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凍漲4年後,7月起確定調漲價,以產業、住宅用大戶為主要對象。 消息一出,有企業大老恐嚇將導致產業出走,也有不少撻伐政策錯誤的輿論⋯⋯讓數字回答,價調漲到底帶來哪些實際影響?

  2. 2023年6月25日 · 吳聰敏還指出,2022年,台灣價凍漲,民營廠便曾因為「賣一度、虧一度」而減少供電,加劇台灣的缺危機。 然而,在國際原油價格飆漲下,凍漲政策也導致台電、中油出現鉅額虧損,這些虧損,終究還是得由政府買單。

  3. 2019年6月24日 · 主要在於航仍是官股近半的「半國營企業」,交通部能以「大股東」身分插手;但長榮是百分之百民營公司,過往飛安紀錄算是國內航空業的優等生,交通部民航局現有的政策工具,例如航權分配,都是看飛安與服務,沒有一項評分是與勞資爭議有關 ...

  4. 《報導者》清查勞動部資料發現,過去5年,工安獎常勝軍的國內20大營造廠,竟只有1家無不良紀錄,累積工安違規案件超過500件,7成5發生過死亡重大工安事件⋯⋯. 建造世大運林口選手村的瑞助營造是國內前20大營造商之一,也是過去5年屢屢在各類工安獎得名的常勝軍。 2016年,不僅得到公共工程委員會頒發的「金安獎」,同時也獲得台北市「勞動安全獎」5大獎項,甚至,2017年,還榮獲國內《遠見》雜誌頒發的「企業社會責任獎」、《天下》雜誌頒發的「企業公民獎」, 形象 非常良好。 死了一個工地工人後,卻得企業社會責任獎.

  5. 2023年7月26日 · 7月14日晚間,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左3)與《價值戰爭》共同作者──現任台灣駐WTO常任代表羅昌發(錄影)、李柏青、林建志──以及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邱義仁,參加「21世紀全球『價值戰爭』與台灣的角色:來自台灣的WTO經驗,《價值戰爭》深度座談」。 (攝影/陳曉威) 「我們不應把美中衝突當作一種修昔底德的陷阱、只是『兩強在爭』。 季辛吉後,國際政治永遠在講現實利益、而不講價值;而我之所以講『價值戰爭』,就是想告訴大家,如果理念不同,利益終究也很難是相同的。

  6. 長年來觀察分析全球核能工業狀況的《世界核產業狀態報告》(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 )在今年9月發布了 2021年的現況報告 ,國內的環境資訊電子報也開始 報導 。 如發現2020年核能在全球總發電量的比例創下歷史新低,而國際上核能發電量也自2012年來首次呈現下降。 就如過去的趨勢一樣,核能是個夕陽工業,而核能的新研究,如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all modular reactors, SMRs) 的計畫,結果也讓人失望(註)。 而且與再生能源的成本比較起來,2009年至2020年間,太陽能成本下降了90%,風能成本則下降了70%,但新的核電成本卻增加了33%。

  7. 2018年1月24日 · 計畫延攬的溫啟教授在美國石化業界待過多年,經驗豐富,也做過相關研究。」 在這個計畫中,王詹樣信託基金所贊助的「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溫啟邦是發起人與常務理事,經常出來呼籲菸害防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