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7月16日 · 總工時減少 50%,AI 助手支援店長、提升管理效能. 有正職還能天天更新自媒體、年讀逾 300 本書!. 劉奕酉高產出的祕訣:斷捨離. 比爾蓋茲 2024 夏季書單:其中一本與他的童年相關,還推薦了諜報劇?.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 ...

    • 「十項全能型」創業家:追求完美而不願授權,組織就長不大
    • 「親上火線型」創業家:自己當英雄,但團隊成員沒戰力
    • 「自走砲型」創業家:頻繁改變方向,搞得部屬很累
    • 「情義至上型」創業家:以人為重,拒絕裁撤不適任員工

    這類創業家通常是技術或特定專業出身,功夫扎實。公司第一代(甚或是至今每一代)產品或服務,基本由他一工一斧打造出來。他總是考慮周詳、思維縝密,能宏觀也能微觀,想的是別人想不到的、對模糊不清的狀態總能理出個頭緒,像「十項全能」選手一樣,什麼事都略懂,但都懂得比人家通透。 這類創業家最大的「坎」,就是容易有「確保完美的傾向、與不容一點失誤或失敗的情結」,所以常見的現象是, 老闆成為瓶頸,大小事情集中在頂端,別人無法上手。但授權,不就是「把別人做的一定沒有你好、甚或很可能做砸的事情交出去嗎?」,企業想做大,能不授權、分權嗎?

    與這類創業家一起,好像什麼夢想都能實現。他通常光芒萬丈、耀眼奪目、能量巨大,總是親上火線、無懼於任何挑戰,正如電影「神力女超人」一幕中,黛安娜眼神堅毅的衝出壕溝、無懼無畏的挺進無人區的漫天砲火,此氣勢鼓動了盟軍參與而一舉突破對峙僵局。 但這類創業家的最大「坎」,恐怕是作為「英雄」的那個自己。 這種非我不可、一定要自己上場的性格,說到底,是在追求自己「被認可、被認同」的需要;也或者,這是種成長停滯-「不願隨著職位角色的改變,轉換工作的重點、該貢獻的產出」。 有一些經營多年、甚或上市的企業,老闆永遠是最關鍵的業務大將,而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充其量是個業務助理。

    這類創業家總是務實、機動、靈活,無時無刻都在對著目標放砲、不打下敵營陣地絕不輕言放棄,他好像24小時都在工作、滿世界飛行都不嫌累。 這類創業家的「坎」在於,他總是「頻繁的變更方向」,至少外人看起來是如此。 我曾經聽一個營收超過百億台幣的創業家,這樣回應高管團隊對他頻繁變更目標的抱怨:「你們總是說我常常變策略、變目標,但在我心中,我的目標就像『北極星』一樣,從沒變過。你們認為的改變,都只是我為了達到最終結果而做的調整罷了。」 因為他「自走」:自己走、走的快、想到就走,不善溝通、沒耐心去共識、心中沒團隊,正如一句經典:「自己一個人走的快,但一群人走的遠」,這句話,是他最大的「坎」。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坎」,這類創業家,一旦「自走」到極端,很可能一切皆可拋,不達目的不罷休、只求功成、萬骨可枯。雖說...

    輔導企業超過十年的過程裡,我驚訝的發現,第一代創業且成功上市的企業家,沒有一個,內心是不柔軟的。這與企業家表面強悍、霸氣的形象相反,但卻極為真實,試想,一個不在乎創業團隊、不懂團隊、不照顧一起努力共創事業的同仁,他如何能聚的了人才、如何能讓團隊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因此,讓「士為知己者死」,正是這類創業家的魅力。 但恰恰是 這份對情義的重視,會成為這類創業家最大的包袱。他們面對好友或家人親戚的不適任,往往因為一同創業、不得不留,即使那些人的能力已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還是要留下。簡言之,易被老人綁架、易受人情箝制,將是他最大的「坎」。 回顧文章一開始的創業家小陳,他更像是自走砲型+十項全能型,更多的以自走砲型為主,事情為重、死盯著目標,常常是顧不上團隊;創業老闆李董則像是情義至上型+親上火線型...

  2. 2015年1月6日 · 以主廚的工作為例,為了協助主廚更有效率地控管食材,楊秀慧要求總部將食材分類成:牛羊雞豬蝦、烘焙類、蔬菜類、水果類、海鮮類與雜貨類等幾個項;再列出完成每道菜的標準損耗與成本,將它設計成一張成份表,讓員工有所依據。

  3. 2017年9月12日 · 這就是這個故事的情節。. 不管是誰,在工作與人生當中,肯定曾經默默告訴自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這句話擁有強大的力量,一旦你開口說出來,就會在瞬間失去了奮鬥的力量。. 如果你說出沒辦法,然後就放棄,一切就結束了。. 當腦海中浮現這句話的 ...

  4. 2018年8月9日 · 2018-08-09. 數位時代 陳君毅. 加個零 +0. 一檔活動,粉絲數衝 10 萬! 中國行銷大咖用「爆款公式」創造流量甜蜜點.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中國的社群經營領先台灣相當一段距離,除了內需市場龐大、讓流量變現潛力遠大於台灣之外,渠道也相當多元。 儘管以微信為最大宗,其他如微博、今日頭條、抖音、快手也都不斷砸錢投入資本戰,希望能成為領域中的獨佔平台。 在眾多平台林立,不斷瓜分使用者注意力的情況下,能夠脫穎而出的內容與行銷策略都具有極強的標竿性。 而在上周日(8/5),由加個零創辦人張嘉玲所舉辦的「中國營銷大咖的商業進化論」,就邀請到了中國內容經營、增長與知識付費的專家到台灣。 而對於這場行銷與內容的盛會分享中,有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

  5. 2018年2月11日 · 過年期間總有的迎新送舊,身為中階小主管除了得熟悉新人,還得關照舊人,電影台屢屢重播的姜傳奇大戲《讓子彈飛》,教你怎麼帶兵擒心。 商業

  6. 2016年11月12日 · 坐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國泰置地廣場6樓的新辦公室,微風廣場董事長廖鎮漢看著對面興建中的南山廣場大樓。. 在不景氣的環境中,廖鎮漢逆勢搶下承租權,覺得爸爸廖偉志對自己拿下這個點應該會覺得很驕傲,只可惜爸爸已經看不到這座巨大購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