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影響因素. 睇埋: 通貨膨脹. 以下呢啲因素都被指會影響金價: 通貨膨脹 :當一個 經濟體 有通脹嗰時,啲人好多時會爭住買金,諗住買黃金可以保值,佢哋噉做就會推高金價,而經濟形勢一穩定返,好多人就會想攞啲錢去投資,爭住賣咗啲金佢,就會搞到金價短期噉下滑 [註 4] [5] 。 央行 放金:如果一間央行手上揸住大量 外匯儲備 而經濟順利發展,央行好多時會想放咗手上嘅黃金佢—噉係因為黃金係一種「死」嘅資產,一味淨係可以儲,唔似得例如 債券 噉可以產生回報;而央行放金就表示金嘅供應升,價值就會跌。

  2. 白銀投資 ( 粵拼 : baak6 ngan4 tau4 zi1 )顧名思義係指用 買 賣 銀 —亦有叫「 白銀 」—嚟做一種 投資 :自古以嚟,銀就一路都有畀 人類 攞嚟整 珠寶 同 雕像 等嘅物品,而且價值僅次於 金 ;人類對銀嘅 需求 會不時上上落落,所以銀嘅 價格 ( 銀價 )亦會跟 ...

  3. 想搵日常買賣用實錢嘅話,請睇 通貨 。. 廿一世紀初喺唔同經濟體裏面流通嘅 銀紙. 喺 經濟學 上, 錢cin2*4 ( money , 粵拼 : man1 ni4 ), 星加坡 、 馬來西亞 有人嗌做 鐳leoi1 ,古代 漢人 有稱之為 泉幣 , 定義 係指任何响一個 經濟體 內普遍俾人接受可以攞嚟 ...

    • 定義
    • 經濟影響
    • 投資策略
    • 簡史
    • 睇埋

    喺經濟學上,投資嘅嚴格定義係指「消耗資源嚟換取一啲資產,而嗰個個體噉做嘅目的係想等自己第時多啲錢使」:一個個體進行生產活動會得到資源,而佢可以用呢啲資源做消費-即係消耗呢啲資源嚟即時噉滿足自己嘅需要同慾望,又可以用啲資源做投資-消耗啲資源嚟長遠自己嘅利益;舉個簡單例子說明,一個人做嘢賺到錢(得到資源),佢可以 1. 將啲錢使嚟買一啲即時滿足到自己需要同慾望嘅嘢,好似係買餸嚟滿足自己「要食嘢」嘅需要,即係消耗資源得到「餸」呢樣能夠即時噉有價值嘅嘢-消費; 2. 另一方面,佢又可以將啲錢使嚟買貨(假設佢有充分理由信呢啲貨會升值)再喺一段時間之後,靠賣走啲貨嚟賺利潤,即係消耗資源得到啲會喺一段時間後提升自己利益嘅資產-投資。 順帶一提,有關消費同投資之間嘅對比,可以睇吓延遲折扣嘅概念。

    喺廿一世紀嘅世界,投資對經濟增長嚟講好重要: 1. 一盤生意要增長就實要用資本,例如家陣有間工廠想要提升自己生產效率,等自己第時賺多啲利潤,噉佢哋首先需要做嘅嘢就係使錢嚟得到多啲生產用嘅資本(例如係機械同工人呀噉),令到成間工廠嘅生產量提升,而喺呢個過程當中,佢哋需要資金-「買新嘅機械」同「請新嘅工人」等嘅嘢冚唪唥都係錢。 2. 生意增長嘅過程會引致交易嘅發生,產生經濟增長(生產多啲嘢,滿足多啲慾望)嘅動力,例如間工廠由整生產用機械嘅廠嗰度購置機械,甚至乎研究點提升生產效率-當成個經濟體入面嘅人同埋組織各自為咗令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擴充自己嘅生意嗰陣,就會令到個經濟體入面有更加多嘅經濟活動,產生更多嘅經濟價值,提升個經濟體嘅生產能力。 响上述嘅呢個過程當中,好似買股票等嘅金融投資活動會令到啲上市...

    投資策略係金融學等領域上好受關注嘅一個課題。廿一世紀初嘅投資策略通常都仲係經驗之談-主要係由玩投資玩得多嘅人諗,「有乜嘢投資行為大機會會令自己賺到錢」,「有乜嘢投資行為大機會會搞到自己有損失」,並且靠呢啲經驗嚟教人「投資嗰時要守啲乜嘢法則」。 喺廿一世紀初,比較常用嘅投資策略有以下呢啲: 1. 價值[歐 16]投資:指個投資者集中買認為係價錢低得滯嘅嘅股票;採用價值投資嘅投資者認為,靠金融投資賺錢嘅重點在於「市場上嘅第啲投資者唔能夠準確噉評估啲公司嘅潛力」-佢哋認為自己要做嘅嘢係用基本分析對見到嘅上市公司作出分析,由呢啲分析嗰度搵出第啲人唔識珍惜嘅公司嘅股票,買入呢啲股票,而等到呢啲股票一如自己預期升嗰陣,自己就有賺。好出名嘅「股神」巴菲特[歐 17]就好鍾意用價值投資呢種策略。 2. 增長...

    嚴格嚟講,最廣義上嘅投資早喺文明起源打前經已存在:喺人類發明文字之前,世界各地嘅人都已經或多或少噉有農業,亦即係話佢哋要做出「手上有嘅蔬果,而家食咗佢好吖,定係應該攞去種,等自己第時有更多蔬果呢?」噉嘅決策-「將啲蔬果攞去種」經已可以算係投資嘅一種。 金融投資呢家嘢嘅起源係喺中世紀(5 至 15 世紀)嘅中後期:金融投資最早可以追溯到去伊斯蘭黃金時代(大約 8 至 14 世紀嘅伊斯蘭世界),當時嘅伊斯蘭世界喺經濟同科學等各方面有巨大嘅發展,佢哋開始有咗啲原始嘅金融工具,例如係俾若干個投資者將自己嘅資本交俾一個代理,然後個代理跟手就攞啲資本嚟做貿易,賺到利潤就會同啲投資者分,不過損失咗啲資本嗰陣個代理就唔使孭乜嘢責任;呢種安排可以話就好似係原始嘅股票同債券噉-投資者將資本交俾一個做生意嘅人,盤...

    證券詐騙:例如龐氏騙局[歐 22]就成日畀人用嚟呃啲冇乜投資經驗嘅投資者;喺最基本嗰種龐氏騙局下,行騙嘅人會呃啲投資者,話有個好正嘅投資機會,誘使投資者將錢交畀佢,然後行騙方會再搵第啲投資者,並且同後者講相同嘅嘢引誘後者畀錢,跟住行騙方就會將新嗰啲投資者嘅錢畀返去打前嘅投資者度,話嗰啲錢係盤投資賺返嚟嘅-如是者,佢就呃到愈嚟愈多嘅人。
    金融市場(股市)
  4. 内文: 黃金投資. 睇埋: 投資型硬幣 同 金條. 金幣係 黃金投資 其中一種最常見嘅形式:自從 人類 文明 早期開始, 黃金 一路都係一種有價值嘅 資產 ,成日畀人攞嚟做 通貨 ;黃金嘅一種重要特徵係本身就有價值,唔似得 銀紙 噉—銀紙有價值係源於啲人信個 經濟體 ,一旦啲人對個經濟體喪失信心,例如 政府 亂咁印銀紙,銀紙就可能會突然間冇晒價值;相比之下,金可以用嚟造 首飾 同埋 電子元件 等嘅物品,所以永遠都梗會或多或少有啲價值;除此之外,金又有個好處,就係 市場流通度 夠晒高,可以話放就放,唔似得例如 房地產 噉吓吓都要搞一排(例如約時間 睇樓 )先至放得到。 而啲人要買黃金做投資,其中一種最常見嘅方法就係去 銀行 等嘅地方購買金幣。 不過,買金幣都有小心提防假嘢。

  5. 1949年6月15號台灣省政府公布「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新臺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台幣,明訂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 1950年6月21號 行政院 發布命令,國幣單位保留 銀元 本位,而記帳單位自1950年7月1號起改為新臺幣,銀元同新臺幣以1949年12月29號最後牌告匯率固定為1銀元=新臺幣3元。

  6. 通縮(英文:deflation),又叫做通貨緊縮,係一個經濟術語。喺經濟學嗰度,通縮係指商品同服務嘅總體價格水準跌咗 [1]。當通貨膨脹率低過0%(即係負通脹率)嘅時候,就會發生通縮。 隨住時間嘅推移,通脹會降低貨幣嘅價值,相反通縮就會增加貨幣嘅價值(越遲買,啲嘢越平),咁即係話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