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18日 · 台大仁醫賠錢搶救危險孕婦背後其實有個大問題. 黃 靖軒 2016-10-18. 台大醫師施景中昨晚在臉書上分享一段感人救人故事引來大批網友按讚支持。 施景中文中表示,他碰到一位高風險「植入性胎盤」孕婦,由於孕婦是低收入戶,沒有錢支付2萬到15萬元的術中止血治療費。 施景中毅然而然決定幫這名孕婦開刀,並寫道「沒有錢,我們更應該幫」,讓媒體為施醫師掛上「仁醫」的稱號。 在台大團隊的專業幫助下,高風險的手術也順利完成。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inchung.shih/posts/10210978930250606 [/facebook]

  2. 2015年11月17日 · 面對醫師工作過量問題勞動部長卻搬出醫師養成要七年的理由表明不贊成醫師現在即納入勞基法讓這群在第一線搶救生命的專業成為名副其實的血汗勞工。 至今,醫療界五大皆空的危機仍未解除,多數醫生也更傾向避開充滿醫療糾紛的外科,追根究柢,仍是醫生勞動環境遲遲未見改善,等同將全民的健康和安全拖進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本文圖表由 劉子弘 授權刊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首圖來源: Un Bolshakov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過勞死、徹夜值班、超時工作…為什麼這些醫生總被排除在《勞基法》之外? 【醫療崩壞進行曲】一場亂打疫苗的風暴. 從醫師勞動來看——壓榨勞力、低成本,就是台灣認為維持「競爭力」的重要精神! 醫療.

  3. 2020年5月26日 · 表現方式:劇烈胸痛、難以忍受,整個虛弱蒼白、呼吸困難、頭暈想吐、四肢無力、狂冒冷汗。 特徵:血壓多半會下降。 持續時間:通常持續30分鐘以上。 緩解方式:可以吃阿斯匹靈搶時間,但無法真正緩解,必須馬上送醫。 看血壓選擇急救方式!

  4. 2016年3月30日 · 然而近代人權意識高漲,《精神衛生法修法之後強制送醫條件規定必須要嚴重病人同時具有自傷傷人有傷害之虞。 除了要經過醫生鑑定,還得通過委員會的評估,程序相當嚴謹,同時也更加保障病患權益。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表示,應該要放寬修法,將毒癮、酒癮及意圖自殺者納入就醫對象。 諶立中認為,女童命案的嫌犯王景玉從未被確診精神疾病,但有吸毒前科。 曾因吸食安非他命而勒戒一次,這次犯案極可能為吸食安非他命導致大腦損傷,以致幻聽幻覺,才會出現如此殘忍的行為。 (圖片來源:Flickr the euskadi 11 CC Licensed) 過去的歷史斑斑可考,政府官員卻操弄著恐慌藉以達成集權的控制。 這樣的言論,其實是令人非常心寒的。

    • 財團醫院代開刀的真正問題是什麼?
    • 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醫院也在拚業績
    • 也許你還想看這些文章

    長庚或許多財團醫院現在的問題究竟是甚麼? 是有醫師代開刀嗎? 下面先回答:代開刀這件事的真正問題點在哪裡? 這位教授這種行徑真的明目張膽, 無論是他個人樂善好施還是只有自己, 有留下這些紀錄就有被爆的一天, 多的是人要搶該科醫師名單上面第一個的位置。 不過分析代開刀這一點, 小夫們你們想得太簡單了。 在我的原生家庭(住院醫師訓練的醫院), 別說fellow了,連年輕主治醫師上table幫忙, 大老們也會盯得很緊,隨時發出嘖嘖聲, 一個不滿意就把你擠下去。 這就是外科系小醫師們很擔心的「放刀慢」或”delay mature”。 畢竟在三四十年前的醫療上古時代, 多的是前前前前主任完全不知道在哪, 下面的小弟們只好從R3以上就甚麼都會開了。 但是現在醫糾橫行,老闆們愛惜羽毛,越來越多人拿這個做為...

    至於在這一波事件中,真正嚴重的問題是甚麼? 我反倒覺得是一開始的子宮鏡事件。 子宮鏡不是胃鏡,胃鏡和大腸鏡的風險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如果你執行檢查前的準備工作越鬆散, 例如連有用抗凝血劑都不問,那麼甚麼鏡的風險都會提高。但是你把術前的問診簡化,簡化到連有五個月胎兒都不曉得的情況,好處就是「可以生產線化」,可以「最大化翻桌率」。 這個和目前中國壓榨基層醫師的作法也有87分像, 本薪非常低,你一定要生出大量業績才能吃飽。 但是業績怎麼生,不關高層的事。 這時你要嘛安貧樂道,或是等著被踢去鄉下分院, 或是執行一些不合理的臨床流程。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 同樣的環境,會繼續產出同樣的危險醫療。 而且醫院也是第一時間切割你,似乎只有你貪財墮落,但是整家醫院還是很神聖的。 這和產科教授出國這件事情的差...

    林口長庚急診爆 23 張離職單──院方說是「連年虧損」造成離職,這邏輯和慣老闆 87 %像 【虧錢只是個幌子】這才是林口長庚急診室爆發離職潮的真相:組織內的政治鬥爭 這是賣身契?醫勞盟爆長庚用「事前沒說」的合約綁架新醫生,沒在土城待滿四年就要吐薪水 (本文關於長庚代開刀事件分析的引述部分,經《批踢踢實業坊》作者 Imladris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5. 2015年5月14日 ·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蘇清泉表示,聯合會的目標是在二到三年內,再降到每周66小時,並由專科護理師補足人力缺口,夜間可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從事部分醫療行為。 (節錄自 聯合報 2015.5.4) 此舉,卻也引發界人士大戰,有資深醫師強烈反對認為怕累怕苦就別當醫生,反對者卻認為這些大老不食人間煙火。 國泰醫院院長李發焜認為,住院醫師時期的磨練,讓他學會忍受力、耐力,對未來看診、處事態度都很有幫助。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謝炎堯則說,住院醫師的身分和「學生」相似,學生學習沒有理由算工時,「國高中生開夜車準備考試,會說自己超時工作嗎? 」(摘自 中國時報 2015.5.3)

  6. 2020年4月14日 · 根據聯合報報導玉山金低調表示陳昇瑋在假日運動回家途中發生腦出血緊急送醫搶救後不幸辭世。 過去大家一直把心血管疾病當成老年疾病,認為只有 60 歲以上、有肥胖問題的人才要擔心。 但事實上,近年來, 50 歲以下的中風患者逐漸增加。 因此年輕人可不能有恃無恐,以為腦中風離自己還很遠。 關於腦中風的十大 Q & A. Q1:什麼是「腦中風」? A1: 腦部是人體系統的最高指揮官,而腦部的血管,就像是自來水廠的管路,會供應家家戶戶所需要的「養分」。 然而,管路用久了會有雜質沈澱問題,或是水管管壁損壞的問題,造成「水管」沒辦法提供遠端的地方得不到養分, 腦細胞得不到養分的話,就會壞死。 大量的腦細胞壞死,腦功能會發生障礙,也就是所謂的「腦中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