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7日 ·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天下午接受記者電話聯訪時表示,草案即起展開 14 天預告期,蒐集各界意見,但因事涉範圍大,各家醫院醫事系統、程式還有待調整,若相關溝通及調整順利,最快上半年實施。. 李伯璋說,根據健保署推估,3 大部分負擔調整後 ...

  2. 2018年12月18日 · 取消鎖卡政策是為保障國民權益,但那乖乖繳費的台灣人而言公平嗎?.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指出,取消鎖卡政策是希望保障住在台灣的國民權益,台灣人即便惡意欠款,政府也會在10年內從收入中強制扣款,但此政策上路後卻有許多 ...

  3. 2020年11月27日 · 據《中央社》報導,健保署長李伯璋 26 日已證實,擬廢除短期停復保制,出國 2 年內須依法繳保費,出國超過 2 年遭除籍,一律要等待 6 個月或繳清出國期間保費,才可重新納保。

    • 台灣「健保制度」哪裡值得驕傲?
    • 「以健康者彌補不健康者」的健保制度,真的能長久嗎?
    • 推薦閱讀

    看到某些覺青拿健保當台灣之光,同時又要批判醫護人員過勞,就深深覺得「人蠢起來還真沒藥醫」。 總額管制下的健保就是對醫護人員的收入價格管制,價格管制下供給的行為就會出現變化。 在現實裡我們不會看到「短缺」立即出現,因為真實世界裡: 此外,供給行為改變除了量還有質,包括醫護人員供應服務的心態,以及院方要求醫護人員針對健保病患與自費 VIP 高毛利病患的服務內容都會有差異。 最明顯的差異更會出現在「風險貼水/邊際利潤率不同」的科別。風險貼水過少的科別人力供給會逐漸減少;反之則逐漸增加。 同樣的,藥品與某些治療器材在總額管制之下,也會發生供應品質與量的縮水,到最後人民連「選擇的自由」都沒有,因為某些更好的 solution 因為價格管制下難以維持從而根本離開台灣。病患甚至願意自費多花錢也買不到某些藥...

    而此文未談到的問題還很多,例如健保局等公務人員為了處理「因價格管制而起的現象」推出的更多管制措施、更多行政命令,往往只會更墊高總體醫療的行政成本與費用,這些東西不但對醫病都沒幫助,甚至是讓雙方付出更高代價來完成既有任務。經濟學上來說就叫做「浪費/無效率」。 但這些公務員還會以此為政績升官發財領年終。 再者,這種以健康者彌補不健康者的制度,如果是一般商業保險會針對各種狀況去調整費率與條款,透過市價來達到效率;但價格管制下的健保本質上部分類似龐氏騙局,如果不是國家暴力介入,早就倒閉了。 但即便有國家力量,只要整體國家經濟發展不如預期甚至長期衰退,則健保制度早晚還是要破產。(當然我並非聲稱商業保險就是完美,引入交易費用,許多商業保險的走上法院處理糾紛的曠日廢時也是該被考慮的現象) 再強調一次:慷他...

    【義大利媒體為台灣抱不平】台灣參加 WHA 又被拒絕,諷刺的是每年有 10 萬中國人來台就醫 【健保登《華盛頓郵報》並不榮耀】老外來台看病超便宜,讓台大教授忍痛戳破「血汗真相」 【投稿】為什麼台灣醫院願意把錢花在買儀器,卻不願幫醫護人員加薪呢? (本文經原作者 元毓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

  4. 2016年11月3日 · 因二代健保規劃達7至8年,因此預估三代健保規畫至少需要5年。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則表示, 為了減少高薪低保的狀況,三代健保將會以家戶總所得的方向進行規劃 。

  5. 2019年11月27日 · 健保署長李伯璋受訪表示,在醫療體系及支付制度上,健保署會落實分級醫療政策,導引醫院減少輕症服務,實施專業雙審及公開具名,減少爭審案件並發展精準審查,調整隨機與立意抽樣件數占率,並調整各總額回推倍數上限值。

  6. 2015年3月4日 · 健保不倒,台灣醫療不會好?. 《BO 導讀》:全民健保從民國 84 年 3 月 1 日開辦,今年已滿 20 週年,健保的民調滿意度達八成五,這項政策更被政府視為「台灣之光」。. 但健保帶給民眾就醫的便利,卻拖垮醫療財政,並且影響醫院、病患的資源分配 ...

  1. 相關搜尋

    李伯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