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除息
    • ㄔㄨˊ ㄒㄧˊ
    • 釋義:
    • 股票術語。除息日時,上市股票的前一日收盤價,減去公司配發的現金股利,稱為「除息」。如除息前的收盤價為二十元,現金股利為二元,則當日的參考報價為十八元。
  1. 2018年7月9日 · 過去新創因面額限制,少有投資願意冒風險. 過往新創業者要籌資,都必須受到股票面額 10 元的限制,降低投資人投資新創公司的意願與機率。. 台灣近幾年來跟全球其他國家新創公司相比,籌資相對困難,原因之一便來自股票面額限制。. 包括美國、新加坡 ...

  2. 2015年5月31日 · 「停損」個投資用語,英文Stop-Loss,意思是當你投資失利,走勢造成部位損失時,你得忍痛「 斷尾求生 」。 減少手中的部位甚至出脫,以免遭遇更嚴重的損失。

  3. 2015年7月13日 · 聊聊房貸裡的數學。. 「本金定額攤還法」與「本息定額攤還法」常見的兩種房 貸方案。. 專有名詞對內行人來說很方便,對外行人來說非常 困擾,每個字都認得,但合在一起就看不懂。. 某種程度就像 不喜歡數學的人看到方程式一樣。. 我們用個小故事來 ...

    • 「威脅」還是「漏洞」,有什麼差別?
    • 攻擊者到底是誰?
    • 資安威脅越來越大,越早了解成本越小
    • 參考資料來源

    在英文上,威脅是「Threat」,漏洞則是「Vulnerability」,也有人翻成弱點。 首先要注意,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漏洞是產品因為設計不良、操作不良、沒有更新,而產生出可被攻擊的「弱點」。可以想像成地震後牆壁出現裂痕,如果想要擊垮牆壁的人,可以主力攻擊這條裂縫。 威脅的範圍比較大,只要是「威脅」到用戶使用,都能稱作威脅。包含駭客從網站竊取數據、企業內部偷取數據給別公司、雲端備份被不小心的管理者關掉,甚至誇張一點的,機房突然淹水、失火,也都算是威脅的一種。延續上一段的地震案例,「地震」本身就是「威脅」。 這邊再多解釋一個「Risks」,風險,風險跟威脅很像,但有一個觀點點的不同:風險通常是指傷害發生的「可能性」。專家 Miessler 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說明: 當我們要談論風險時,通常...

    最近最常聽到幾種資安事件,包含駭客在暗網洩漏台灣身分證資訊、中油遭勒索病毒癱瘓 APP 支付工具。對企業來說,我在明、敵在暗,除了要防範事件發生,也需要釐清這些攻擊者到底是誰。 資安專家 Miessler 將攻擊者分成六種:激進駭客(Hacktivists)、資安犯罪者(Cybercriminals)、氣憤的內鬼(Disgruntled insiders)、國家、粗心大意的員工、自然災害。 資安部落格 SecBuzzer也點出,雖然無法管制暗網出售各種資料,但因為按網中的情資「直接來自駭客」,因此反而對資安監控專家來說有利,可以分析、搜集資料,企業可以自行組織內部的分析人員,也可以將這方面的需求委任的資安團隊,在有必要的時候深入探索案網駭客圈。

    資安大廠趨勢科技在年度報告中提到,光是 2019 上半年,趨勢就偵測到 268 億次日常威脅,包含: 1. 家庭網路威脅,目前家庭的智慧裝置,在 2019 上半年,出現 1.05 億次攻擊; 2. 端點威脅,來自 Email 的威脅約有 260 億次,佔了網路威脅的 91%; 3. 行動裝置威脅,在缺乏安全性的公共 Wi-Fi 網路,使用者的裝置有可能遭人預先植入惡意程式,目的可能是竊取個人資料、登入憑證、顯示廣告、植入勒索病毒…等。 了解名詞是認識資安圈的第一個前哨準備,一步步累積、探索資安常識,正如許多資安專家所說,要是企業老闆覺得資安部署太貴、不需要,我們要記得的只有一件事:資安防護,只有越早開始成本才會越低。

    Daniel Miessler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reats, Threat Actors, Vulnerabilities, and Risks SecBuzzer |資安人必看!SecBuzzer 暗網情資整理(2020 年 1、2 月號) 資安趨勢部落格 |2020 要留意的五大資安威脅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4. 2020年11月27日 · 良性實心腫瘤的特徵. 假使在超音波下,腫瘤看起來不水泡,而是實心的樣貌,就要更注意是否有惡性的樣貌。 如果我們在乳房超音波下, 發覺這個腫瘤個漂亮的橢圓形,而且扁扁長長,也就是寬度比高度來的長,與周邊有明確清楚的界線,超音波迴聲紋理顯示內容物呈現很均質,就會讓人比較放心 。 當具備這樣的特質,其最有可能纖維腺瘤,無論摸得到或摸不到,應該可以先用追蹤的方式,三到六個月後再看腫瘤是否有變化即可。

  5. 2019年5月24日 · 所謂「讓情緒休息」指的是 承認、面對並處理你所有的感受,不讓超載的情緒壓垮自己 。 當你需要舒緩情緒時,找到一些方法讓自己發笑;焦慮不安時,找到你信任、有同理心、不做主觀批判的人傾吐;在人際相處中感到被輕視、被誤解、不被尊重時,主動發起對話與溝通解決衝突,而不是選擇隱忍;面對新任務、新挑戰而時猶豫不決時,問問自己:是什麼讓我感到恐懼。 3. 社交休息法. 我們都需要被重視、被愛以及歸屬感, 在缺乏深度情感聯繫時,即使在很多人身邊,你也會感到孤獨 ,而孤獨也被科學證實與腦神經、心臟健康受損有關。 Dalton-Smith 提倡的「社交休息法」指的是 遠離那些帶來負能量、在關係中只索求而無法給予情感回饋的人 。

  6. 2018年4月25日 · 在 中,請填入你心中浮現的形容詞,不需要思考太多,憑直覺寫就可以了 。. 限制時間3分鐘。. 這段時間也是之後閱讀時的重要關鍵,請務必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怎麼樣都想不出要寫什麼,請暫且在空格中填上「想不到」,再繼續看下去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