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2日 · 1. 感染了新型肺炎的很多時候有發燒、咳嗽、氣喘;另外有肌肉酸痛、關節酸痛、身體乏力,部分人有肚瀉。. 2. 發燒很特別的,入院時有四成四人發燒,入院後才有八成九人發燒,所以有時在社區,病人沒有發燒,但有咳嗽,傳播性已在社區存在。. 3 ...

  2. 2020年7月16日 · 【Now新聞台】英國有研究發現,部分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只有出疹一個病徵,而不會有發燒等其他徵狀,呼籲大眾提高警覺,並要求英國當局將皮疹正式列為新冠病毒主要病徵。

  3. 2020年4月2日 · 【Now新聞台】多個國家都發現,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出現頭痛癲癇,甚至精神錯亂等神經系統症狀。 有專家認為,病毒有可能直接入侵大腦,令腦部受損,但強調仍需進一步研究才能下結論。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4月28日 · 最受基因影響的病徵包括發燒、肚瀉、急性精神昏亂、失去味覺和嗅覺;相反,與基因無關的病徵包括咳嗽、聲沙、無胃口、胸口和腹痛等。 領導今次研究的教授形容這個病毒「很奇怪」,不同人口的病徵有差異,並非隨機出現,亦非取決於你接觸過誰或居住在哪兒,而是有先天因素。 他相信一個人的染病機率以至病情的輕重,某程度上由基因控制。 研究團隊希望透過進一步探明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機制,與基因以至免疫系統或腸道菌的關係,能找出方法準確估算最高感染風險的人口,從而有效分配醫療資源,亦有望協助研發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 【Now新聞台】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有不同症狀,甚至有人零病徵,有科學家透過研究雙胞胎患者,發現病徵差異一半情況與基因組成有關,推斷染病的機率以至病情的輕重可能由基因控制。

  6. 2020年4月3日 · 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為大家解答。 1. 有些病人入院時沒有缺氧,有少許燒、咳嗽,完全沒有缺氧,肺片沒有異樣。 這些個案給予支援性治療,處方退燒藥,毋須抗病毒藥物。 2. 相反,病人有呼吸道徵狀,肺片或電腦掃描看到有明顯的肺炎,加上有少許缺氧,便處方抗病毒藥物。 3. 香港主要用蛋白酶抑制劑,加上利巴韋林,部分早入院的個案也要使用干擾素,直至最近引入瑞德西韋。 4. 瑞德西韋是注射劑,亦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方案是較嚴重患者入院後,夾手指氧氣含量是94%以下會使用注射劑,比較五天和十天的分別;相對病情較微的,夾手指氧氣含量是94%以上,亦會用瑞德西韋研究方案,比較五天和十天的分別,亦有第三部分,可以與香港現時使用的蛋白酶抑制劑、利巴韋林或干擾素做一個比較。

  7. 2020年2月10日 · 由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領銜撰寫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周日在網上發表。 論文回顧了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共1099宗病例,近四成四為武漢當地居民,其餘都是外地人,當中兩成六人近期未有去過武漢或曾接觸武漢人 ...

  8. 2020年4月1日 · 【Now新聞台】英國有研究發現,近六成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失去味覺及嗅覺,認為這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特殊病徵,建議無故失去味覺嗅覺的人自我隔離及接受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