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3m papr呼吸器 相關

    廣告
  2. Browse our wide selection of reusable respirators, cartridges and filters, masks and more. Depend on Uline – your #1 source of PPE, first aid and safety products.

    • 3M Fit Tests

      Meets OSHA testing requirements for

      performance. Enough for 200 tests.

    • RZ Pollution Masks

      Innovative mesh design. Beyond

      comfortable & cool.

  3. 提供各式工安護具、疫情防護器材,榮獲WTO安全指定,各種規格、顏色全面供應。 代理uvex、sperian安全防護器材,針對各式疫情、工安防護完整防範!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日 · 3M空淨95日 好空氣優惠四方案量身訂做 為提供民眾出遊居家都能呼吸好空氣3M推出空淨95日限時優惠活動於線上線下通路包含momoPChomeYahoo購物中心3M官方旗艦店特力屋等通路提供以下4種好空氣方案讓你全方位防堵室內外空

    • 重症醫生從加護病房中看到呼吸監測的需求
    • 改良「聽診器」,讓 Ai 全天候陪在病人身邊
    • 開發 Ai 連續呼吸邊緣運算技術,如何避免誤差?
    • 新科技協助醫生,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
    • 臨床人員親自投入研究,從需求出發不怕沒有市場

    身為聿信創辦人的許富舜,其實也是一位「重症醫師」,他在醫護現場多年以來一直遇到的問題就是:加護病房通常有血壓偵測、心率監測器,可為什麼與許多疾病直接相關的「呼吸」,卻沒有「呼吸監測」呢? 呼吸聲音是顯示一個人健康狀況很重要的指標。「一個聽診器約 500 克重,醫生一整天都要掛在脖子上,那是因為我們隨時隨地都想知道你的呼吸狀況。」許富舜以醫生的角度來說明呼吸聲音的重要性。比如說,當病人的氣道開始發炎時,最初的徵狀不一定是發燒、且 X 光片也不一定看得到,但是他的「呼吸聲」會開始出現細微的變化,如果此時沒有人發現,拖下去成了可能會併發其他疾病,變成更危險的狀況。 可是,醫生很難 24 小時監控病患的呼吸,這也成了他創業的引子。2018 年,許富舜召決定投入研發一款可以隨時監測病人呼吸的工具。當然...

    一般情況下,醫生能透過聽診器判斷病患是否有呼吸不順,像是從病患的呼吸聲是「咻咻」聲還是「呼呼」聲,找到氣管堵塞的位置。只是,呼吸異常不一定是持續不斷的現象,它可能只出現一下,例如呼吸中止症,可能只出現在病患睡著的狀態,而醫生不大可能在病發時馬上進行觀測。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些人致力於破解呼吸聲細微的變化,有些人則研究心電圖,試圖讓心電圖能同步監測呼吸,而許富舜的做法卻是直接改良「聽診器」。 聿信想到的辦法,是利用近十年才出現的電子抗噪技術,將聽診器變成一個貼在病人身上的小小貼片,「連續錄下」病患的呼吸聲。不僅如此,為了處理大量的聲音資訊,聿信再開發 AI 呼吸監測設備,讓 AI 直接做到過濾出異常聲音,抓出來提供給醫生。 目前市面上還沒有能做到連續監控呼吸的裝置,聿信的產品則已經做到將「呼...

    許富舜現場演示了怎麼使用聿信的聽診貼片,實測 AI 如何判定呼吸異常。 只見他拿出一支手機,打開 App,將傳輸線接在手機底端,傳輸線另一端連著一個圓形的小貼片,許富舜將貼片按在同事喉嚨側邊,接著手機畫面跑出規律的呼吸頻率。畫面中穿插著 AI 的偵測提示,如果出現阻塞音,螢幕馬上能看到泛紫的頻譜,可以迅速找到哪一段呼吸出了問題。 但在建立資料庫時,要怎麼告訴電腦哪些「異常」的呼吸聲?哪些是正常的呼吸? 聿信在建立資料庫時,首先找來臨床人員共同參與標記,將呼吸聲音依照「共識率」區分,從 50 萬筆資訊中篩選出 20 萬筆至少 5 分鐘以上的聲音,再用這 20 萬筆的呼吸資料,用深度學習訓練出精準的 AI 分析平台。 聿信開發整套微型聽診貼片歷時約一年的時程,並再透過8個月建立 AI 分析平台。...

    在 2010 年,許富舜曾嘗試將 iPad 導入行政工作,當時他還只是個住院醫師,因為很喜歡研究新科技,就動念將診療記錄應用到 iPad 上,後來他還自己組團隊、掏錢研發,最終連台北榮總、台大都導入使用。當然,這次的經驗讓他也認識許多科技界、新創圈的朋友,對未來他創業成立聿信有很大的幫助。 許富舜明白身為加護病房的醫師,所面對的都是生死一瞬間的決策。「只要我不做事病人就會死。」他稱呼這樣的執著「悲觀進取」,意思是瞭解現實、做最壞的準備,但同時保持努力。他也將這樣的精神落實到經營創業團隊上,冀望打造出高效的開發速度上。

    目前,聿信的產品已經取得台灣 FDA 認證,也有許多家醫院導入使用,聿信的下一步則是打算爭取美國的「software of medical device」(SaMD)認證。 現在市場上另一家做監測呼吸產品的公司,像是 3M 近期投資的數位聽診器 Eko,不過 Eko 主要的產品是做心臟雜音檢測,將聽診與心電圖結合,和聿信的聽診貼片面向不太一樣。 聿信不只要改良醫生現在用的聽診器,未來還要讓貼片可以裝設到任何有喇叭的設備上,包括手機、智慧手環、其他穿戴裝置。 許富舜說,假如未來蘋果想將這套技術與 iOS 平台上的「健康」App 整合,例如用 AirPods 來當作測量呼吸的工具,聿信還可以提供硬體、軟體的校正,成為一個「認證平台」而不只是「開發者」。 許富舜認為,聿信是最能理解醫療現場需要的幫...

  2. 2019年4月18日 · 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科技報橘 TechOrange》16 日首次揭開台灣創業推手「台灣創新創業中心」( TTA) 的神秘辦公室,但我們不只要開箱 TTA, 更精選 5 大新創 ,與讀者一同了解:這些最強大的團隊是怎麼煉成的?. 聿信醫療(Heroic ...

  3. 2015年4月24日 · 「糟糕。 好像不夠…」患者用力的吸著氣,每一口氣都把面罩上的儲氣袋吸得乾扁,我一面安撫著說:「不要著急! 已經有氧氣了,慢慢呼吸」一面仔細觀察病患,同時也把甦醒球握在了手中… 在幾次的吸吐後,感覺患者紓緩許多,但還是無法言語,我將患者手指上接上血氧機,數據出來是100,「有這麼快嗎? 」,再度懷疑是換氣過度,我掰開了患者緊握的拳頭,要求手指張開動一動,感覺還OK,不像是所謂的「蓮花指」現象,而且這時患者也能開口說話了:「快點…送醫阿,還在幹..什麼? 」「是啊,可以送醫了」這時我才敢放心回駕駛座開車,同時叮嚀同車的役男要注意病人,惡化了要趕緊讓我知道。

  4. 2020年4月6日 · 肺炎Pneumonia是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最常見的是肺臟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而發炎又以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最普遍。 若致病原在下呼吸道引起肺實質的發炎反應,患者會開始有呼吸困難、乾咳等症狀;若是發生在免疫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者、孩童、老年人身上,容易產生中耳炎、腦膜炎、敗血症等死亡率較高的合併症。 圖片來源: heho. 因此, 護肺飲食的關鍵在於「預防併發症及體內營養失衡」 。 例如咳嗽會消耗許多能量,若加上發燒、倦怠導致食慾不振,患者就很有可能體重快速下滑,沒有足夠體力治療,讓死亡風險大增。 十種維持熱量與體力的食物,養好你的肺! 陳扆洵認為, 在感染肺炎前有較高的免疫能力,也就是平時就保養好肺部,即便感染也比較容易戰勝疾病。

  5. 2017年7月12日 · 1、對於末期病人而言,他們體力的衰弱往往來自於本身的疾病逐漸惡化,如癌症、糖尿病、腎衰竭等等。. 再多的營養進去,其實身體也無法吸收。. 2、國外的研究已經證實,末期病人有沒有放置鼻胃管和生命的長短,其實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3、每個人都應該 ...

  6. 2017年4月19日 · 經過 21 天如果還是無法脫離呼吸器而且沒有其他需要 ICU 治療的部分,就會照健保規定轉到 呼吸照護中心 (簡稱RCC),這裡可以住42天第21~63天);再無法訓練脫離呼吸器就是轉到 呼吸照護病房 (簡稱R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