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25日 · 整起事件震撼國際。 瓦格納集團一日叛變 逼近莫斯科200公里後撤軍. 瓦格納傭兵集團反叛 蒲亭稱如背後捅刀警告叛國罪. 克宮: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不會被起訴 將赴白俄羅斯. 「華盛頓郵報」指出,瓦格納譁變目前情況似漸平息,普里格津以「避免流血」為由宣布撤軍。 克林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經白俄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斡旋,普里格津與蒲亭達成協議後平息事態。 培斯科夫並說此前對普里格津提起的刑事控罪將撤銷,普里格津本人將轉赴白俄。 但這場事變仍代表對蒲亭領導力的重大挑戰,俄國侵略烏克蘭戰事進程也可能因此變化。 以下綜合華郵、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分析事件來龍去脈與今後影響。

    • 戰機和飛彈
    • 火箭和大砲
    • 集束彈藥(Cluster Munitions)和熱壓式武器(Thermobaric Weapons)
    • 烏克蘭軍火庫

    俄羅斯軍方使用戰機以及「口徑」(Kalibr)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全境設施。「口徑」是精準武器,但在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和第二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被這種飛彈鎖定的烏克蘭軍事設施和政府大樓,離住宅區很近,結果造成平民傷亡。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俄羅斯戰機所攜帶飛彈,這些戰機在針對軍事設施進行攻擊時,也會傷及無辜。 為了攻擊重要目標,俄羅斯軍方還動用射程達500公里的伊斯坎德飛彈(Iskander),且攜帶威力更強大彈頭,能摧毀大型建築物和一些強化設施。有報導指一些伊斯坎德飛彈是自俄羅斯盟國白俄羅斯境內發射,白俄羅斯也是俄軍入侵烏克蘭的集結地。

    蘇聯時期設計的「格勒」 (Grad)、「龍捲風」(Smerch)和「颶風」 (Uragan)等多管火箭發射器,能齊射威力強大火箭,摧毀集結部隊或軍事裝備。在人口密集區使用這種武器,必然會導致重大傷亡並嚴重破壞民用基礎設施。 俄羅斯軍方還擁有大量蘇聯時代強大火砲,奇特的是這些大砲以花卉命名,如203公厘「牡丹」(Peony)自走砲以及152公厘「風信子」(Hyacinth)和「金合歡」(Acacia)自走榴彈砲。

    烏克蘭官員指控俄羅斯使用集束彈藥,這類武器用來對付廣闊區域內敵軍部隊和武器,在人口密集地區使用這種武器必然會造成大量平民傷亡。 集束炸彈、火箭和砲彈在空中炸開,釋出「子彈藥」(submunitions)或「小炸彈」(bomblets),散布大片區域,同時擊中許多目標。 除了一開始帶來的衝擊,小炸彈有很高比例成了未爆彈,隨後很長時間都會造成人員死亡或殘廢。 熱壓式武器是由一個燃料容器和兩個分開的爆炸裝藥(explosive charges)組成,第一個引爆後會分散燃料顆粒,第二個則引爆空氣中散布的燃料和氧氣,從而產生極高壓和極熱爆炸波,在圍閉空間(enclosed space)內製造出半真空狀態。這種武器對圍閉空間內的人員特別致命。 美國五角大廈先前宣稱,在烏克蘭境內發現俄羅斯熱壓式武器機動發...

    烏克蘭軍方主要仰賴與俄羅斯軍方同樣的蘇聯時期製造多管火箭發射器和榴彈砲,但未擁有俄羅斯的伊斯坎德彈道飛彈和「口徑」巡弋飛彈等精密長程精準武器。 烏克蘭軍方擁有蘇聯時代「托奇卡-U」(Tochka-U,亦稱「圓點-U」)短程彈道飛彈,但與俄羅斯最新武器相比,這種飛彈雖擁有威力強大彈頭,但精準度差。 除了老舊蘇聯時代軍火,烏克蘭還獲得大批西方武器,如美國製「標槍」(Javelin)反戰車飛彈和肩射式「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烏克蘭官員稱,烏軍利用這些武器對入侵俄軍造成重大傷亡。 烏克蘭軍方還使用土耳其於衝突爆發前提供的拜拉克塔(Bayraktar)武裝無人機。烏軍曾發布一段拜拉克塔襲擊一支俄軍車隊影片。(譯者:楊明暐/核稿:劉學源)1110304

  2. 2024年5月4日 · 第一層是軍事。 史基比茨基說,經過數月政治角力,美國國會終於通過軍援預算,但軍援得歷經數週才能抵達前線。 即便軍援抵達,這也不意味烏克蘭必定能有效抵禦俄羅斯。 第二層是資訊戰。 史基比茨基舉例,俄羅斯試圖妨礙烏克蘭動員,並挑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掌權正當性。 澤倫斯基的法定任期在今年5月20日結束,但烏克蘭憲法允許在戰爭時期延長總統任期,未明文規定延長期限。 第三層是俄羅斯竭盡所能在國際間孤立烏克蘭,包括透過俄羅斯在各國經營的網絡。 此外,烏克蘭的軍事動員面臨不少難題,包括之前長達數個月的國內政治角力和基輔當局的猶疑不定。 儘管自去年12月起情況稍有起色,史基比茨基不敢過度樂觀、宣告危機解除。 烏克蘭官員擔憂,新一波兵員將普遍缺乏戰鬥動力。

  3. 2023年5月3日 · 俄烏戰爭已超過一年,特派員鍾佑貞這次重返烏克蘭,在西部城市利維夫(Lviv)的訓練場,一探烏克蘭國土防衛軍(Territorial Defence Force, TDF)的日常訓練。 戰事不見盡頭,人人嚴陣以待。 國土防衛軍的人數早已超過當地的法律規定不分年齡性別職業這些沒有軍事背景的平民也有上戰場的決心。 他們在訓練場上播放著一首歌曲,它的意義,是大家不約而同的默契。 原來一首歌,竟然也能救命? 戰火下的烏克蘭,究竟是如何訓練民兵? 台灣又該如何借鏡? 後製團隊:中央社影音中心. 剪輯:黃信源 | 文字:鄭惠文. 立即收聽: 【 Firstory 】 【 Apple Podcast 】 【 KKBOX 】 【 Spotify 】 【 Google 】

  4. 2024年5月11日 · 延伸閱讀. 俄軍強攻烏克蘭東北 澤倫斯基:整個前線都在激戰 美國:對烏克蘭新增4億美元軍事援助 彌補戰爭兵員耗損 烏克蘭國會通過法案允許囚犯從軍 烏軍被迫撤出東部3村莊 總司令示警情勢將惡化 澤倫斯基:俄恐加強攻勢 烏克蘭只接受公正和平 澤倫斯基敦促盟國 運用一切手段逼俄羅斯和平談判. 帕夫柳克. 烏國防部研究所:含氮量11.5%硝化纖維素即可製火藥. 澤倫斯基. 西班牙迎澤倫斯基簽防衛協議 允提供約350億軍援 澤倫斯基籲習近平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 中國避答. 最新戰況. 俄再奪哈爾科夫州1村 澤倫斯基稱防空武器僅夠所需的1/4. 2024/05/18 22:41. 烏克蘭哈爾科夫州再遭俄軍猛轟 已撤離近6000人. 2024/05/13 22:43.

  5. 2023年2月20日 · 經數週血戰,烏克蘭在盧甘斯克地區最後一個主要據點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淪陷,但自此之後,俄軍在占領頓巴斯地區上就無太大進展。 2022年8月. 烏克蘭在赫松地區發起反攻,藉由西方提供的武器系統支援,例如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簡稱海馬士)鎖定俄軍基礎設施打擊。 烏克蘭也對俄軍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空軍基地發動攻擊。 2022年9月. 烏克蘭軍隊發起快速反擊,奪回東北部哈爾科夫州(Kharkiv)絕大多數聚落,取得戰場主動,之後也奪回烏東頓內茨克州重鎮利曼(Lyman)。

  6. 2024年3月12日 · 華爾街日報今天這段10分鐘的影音新聞,找來兵推3位領銜人之一的CSIS高級顧問坎西恩(Mark Cancian)實際演示,讓外界一睹智庫的紙上兵推樣貌。 畫面顯示兵推共分3張地圖,2張是東亞區域地圖、1張是台灣全島,3張地圖都由六角格組成,與坊間戰略遊戲棋盤相似。 兵推分紅(共軍)、藍(美、日、台)方,攻防採回合制,會有小方格的棋子,每枚紅、藍色的棋子上標有機、艦剪影圖案,代表攻守兩方動用的各型武器與部隊。 其中一個吸引目光的畫面,是兵推地圖美軍在阻擊共軍進犯時,派出F-22匿蹤戰機在台灣南、北兩側,潛艦在台灣西南的南海方向,轟炸機則在台灣東側。 坎西恩說美軍的海空兵力的任務重點,就是突破共軍海空包圍台灣、阻擊共軍兩棲登陸船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