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27日 · 和昌大押原本是一家樓高四層的老當鋪,經活化後,改為高級生活用品店及食肆,而原本的當舖就移師至大王東街繼續經營。 發展局的網站提及活化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善用這些歷史建築,為它們注入新生命,供市民大眾享用。 如果政府是以此目標活化和昌大押,我覺得成效存疑。 不知道大家路經莊士敦道時,對和昌大押有甚麼印象? 那種高檔的距離感,草根階層如我根本不敢踏進。 這亦違背了當初活化的理念,而當舖本身是一個讓小市民抵押東西的地方,現在則相反成為高檔餐廳,實屬諷刺! 【延伸閱讀】 【WHY世代】裕民坊──重建真的會更好嗎? 香港不少歷史建築物的活化計劃大多流於形式,保留建築物的外貌,就覺得等同「活化」了建築物。 不過,並非所有的活化計劃都是失敗,同屬灣仔區的藍屋就是成功例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