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16日 · 威脅擠兌銀行因為必須讓參與者身分曝光其實最能檢證出抗爭者動員能力不過要是香港金融體系應變能力經不起此種考驗東方明珠就真是枉 ...

  2. 2019年9月5日 · 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全名為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是由香港政府提交立法院審議想要解決香港與中國大陸澳門台灣等地的嫌犯引渡問題但因香港民眾對中國司法抱持疑慮又擔心中國當局藉此法案將黑手伸進香港因此今年4月3日該法案在立法會完成首讀在香港漸漸引發抗議聲浪。 (相關報導:...

  3. 2019年12月1日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李立峯教授指出香港社會的抗爭激進化是10幾年長期演變的過程從2009年的七一遊行開始就有少許人士試圖做稍為激烈的行為,「在反送中抗爭裡面6月出現有人拿雨傘路障7月起警民開始有近距離衝突直到8月9月出現縱火扔汽油彈甚至是動用私刑的私了』、砸店裝修』。...

    • 股市、經濟增速、失業率
    • 房價的變化
    • 比非典和金融風暴時更嚴峻?

    香港自1997年主權移交以來,多次重大的經濟下滑均與金融及股票市場有關: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以及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觸發的全球金融海嘯。這些事件令恆生指數大跌,香港步入衰退。 2003年,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疫情,疫症造成299人死亡,全市癱瘓,學校停課,人人帶口罩出門,在疫情嚴重的住宅區,居民需要被隔離。這場疫情令原本試圖復甦的經濟再次走下坡路,失業率上升至自主權移交以來的高峰,突破8%。 兩次金融危機過後,香港經濟重上軌道,經濟增速平穩,同時失業率靠穩,在近年均低於3%。 恆生指數與中國大陸市況愈來愈具關連性,「港股直通車」開始後,大陸資金大舉南下,一度令港股急升,但同樣地,2015年和2016年,當中國股市出現大小型股災時,港股隨之下跌。 201...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經濟指標是香港房價。 1997年之前,香港樓市炒風盛行,但在亞洲金融風暴後泡沫爆破,造成很多「負資產」,即是一些人因為向銀行借高按揭短炒,但房價下跌,令物業市值比按揭貸款還要低,借款人無法還清款項,不能轉賣物業,而變相破產兼負債。 樓市自此經歷多年的低潮。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疫情重災區淘大花園,當年出現「恐慌性拋售」,只需55萬元就可以買入單位,如今,該處最便宜的單位達600萬。 但在撐過2008/09年的金融海嘯後,樓房供應量不足,房價和租金均不斷創新高,人工加幅遠遠追不上房價。 從政府數據也看得到,即便是比較廉價的香港新界小型單位,其房價也上升至四人家庭難以負擔的水平。 根據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的研究,香港連續九年成為全球最難置業的城市,以家...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經表示,香港目前面對的經濟下行比2003年「SARS」或金融風暴時期「更嚴峻」。 美國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對BBC中文表示,不認同目前情況比「SARS」時期差,「其他人可能被嚇倒,但留意數據,知道發生什麼事的人,就知道樓市、股市、就業市場好,難以和『SARS』比較……看失業率,跟SARS時比較差很遠,樓價、股市其實都挺硬,也不是大跌,當年樓價跌幅超過一半,現在根本不是那回事。」 香港整體失業率未見顯著升幅,維持在約3%,但部分受示威活動影響的行業,比如餐飲服務業的失業率大幅上升至6%,為六年來的高位。香港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稱,暫時知道200至300間食肆結業,預料最終會有過千間結業,觸發倒閉潮。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

  4. 2019年11月12日 · 香港反送中抗爭者持雨傘的群眾在街頭與警察對峙。 (美聯社)...

  5. 2019年11月22日 · 2019-11-22 16:53. 人氣. 贊助本文. 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吳叡人。 (盧逸峰攝) 從今年6月以來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一直在與北京與港府的意志頑強對抗香港人每遇周末就上街示威以要求遵守一國兩制諾言的迂迴手法來保護與伸張香港的民主法治。...

  6. 2021年3月16日 · 羅冠聰在記者會上發言表示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香港人難以再組織抗爭行動他認為離散海外的香港人更有責任發聲繼續爭取國際關注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