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0日 ·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自2019年12月底中國傳出疫情後,全球已170萬人感染、10萬人死亡。 台灣1月20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月21日出現首例病例,這支新型冠狀病毒侵台83天,至今(4月11日) 已有385例確診、6人不幸死亡 。 不只台灣,全球疫情都迅速進入大噴發期。 台灣的病例也從一開始境外移入個案以中國、港澳為主,轉變到近期主要來自歐美返台留學生、旅遊團,確診症狀、臨床表現都有所不同。 因應疫情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政策不斷更新,有些甚至翻轉了前期防疫措施,例如,到底口罩能不能用電鍋乾蒸後重複使用? 除了咳嗽、流鼻水,還有哪些症狀需注意? 《報導者》整理出3大類、共6項指揮中心政策改變及說明,並由專家學者一一解析,釐清政策轉變前後的考量和疑慮。

  2.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發展瞬息萬變,《報導者串接即時更新的病例資料庫以多媒體地圖圖表解釋疫情最新發展更看見台灣本土防疫和科研進展

  3. 2021年6月11日 ·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發展瞬息萬變,《報導者串接即時更新的病例資料庫以多媒體地圖圖表解釋疫情最新發展更看見台灣本土防疫和科研進展

  4. 2023年1月17日 · 林彥廷. 設計. 江世民. 數據分析/柯皓翔;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陳思樺、黃鈺婷. 2020年1月21日開始台灣進入了漫長的COVID-19新冠疫情時代口罩隔離快篩封境足足3年之久。 你還好嗎? 身邊的親人還平安嗎? 疫情3年,大家都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也被迫建立起新的生活守則和態度。 過去3年,光是官方統計數據,全台即有逾920萬人感染,平均每2到3人就有一人確診;更有1萬5千人不幸罹難,新冠病毒極可能是2022年國人第三大死因。 每一個數字底下,都是我們一起走過的路和必須面對的挑戰,《報導者》統整疫情爆發以來7個關鍵數據,解析數據下台灣防疫的利弊、以及與國際的差異。 數據1:感染率39.2% 與英美日相當,但實際感染人數可能為官方統計2至3倍.

  5. 2021年1月20日 · 一年前的今日2020年1月21日),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正式襲入台灣一名55歲女台商由中國武漢入境時出現發燒咳嗽症狀抵台後主動通報身體不適由機場檢疫人員安排就醫採檢後確診為台灣首名病例但因患者未隱瞞症狀加上台灣提早啟動的邊境防疫手段成功攔下這名個案未進入社區。 隨著疫情由武漢快速蔓延到全世界,台灣防疫壓力也持續上升。 一年後的今日(2021年1月21日),全球確診人數已達9,685萬人、207萬人死亡,全球五大洲皆有病例,最新難題是多種變異病毒株出現,又提高了傳播速率。

  6. 2020年2月25日 · 既具有SARS全體人類沒有抗體的威脅感又具有流感高度傳播效率,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或新冠肺炎帶給世界最大的難題是沒有一個標準的防疫策略指引特別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喪失公信之下各國防疫各自為政。 如日本幾乎採取放掉輕症的「流感派」。 而台灣與美國則堅持選擇高規格防疫的SARS派」。 當疫情趨勢開始由境外移入轉向社區感染,勢必要面臨全面防堵與重點減害的防疫換檔決策,其中,如何精確控管「重症」高危險群風險,關乎下一階段防疫成敗。 2月20日傍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在記者會上 宣布 ,由中央研究院、台大團隊合作,運用血清抗體檢測技術,發現一名浙江台商血清抗體呈「弱陽性」,藉此推定16日確診且死亡的白牌車司機感染源。

  7. 2020年2月20日 · 沒有被用上可能代表兩個結果: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或新冠肺炎疫情止住了或者原廠藥的藥廠吉立亞在需要的時刻供應台灣足夠的藥物。 2團隊半個月達陣,合成藥物純度97%. 中研院「瑞德西韋」合成團隊,團隊負責人為化學所副研究員陳榮傑(中)。 (照片提供/中研院) 但為完成這項以「不使用為前提」的任務,中研院和國衛院團隊在2月初開始,日以繼夜輪班趕工,進行「瑞德西韋」合成。 本週二(18日)《報導者》團隊走訪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藥物合成進度已近8成、在最後結晶純化和擴大量級階段,團隊放下原本手邊計畫案全力衝刺,甚至打算在實驗室裡擺一張床,24小時全天守候;院長梁賡義、副院長司徒惠康當天特別給團隊打氣。 同一時間,中研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榮傑領導的年輕多國籍團隊,也在趕進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