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月21日 · 台灣藝人周子瑜道歉事件由於牽涉到嚴肅的國家認同問題是台灣這一陣子的網路新聞焦點更引來兩岸網友爭論不休。 到底,台灣人該天天在網上和各路愛國憤青鍵盤激戰? 還是從此和大陸人不相往來? 潮網總經理駱呈義,是Facebook社群與新浪微博的台灣廣告代理商,也深諳兩岸社群文化差異,卻有不同建議:「你沒有必要喜歡大陸人,或同意他們,但是至少應該正確理解對方。 怎麼說? 潮網駱呈義認為,從此事件衍生的許多爭執中,都可看出台灣人平常不太看微博,以至於對於中國大陸網路文化理解太片面,造成誤解。 例如,許多台灣網友以為,大多數大陸網友都關心這事件,並且跟隨黃安起舞,要求周子瑜表態國家認同與道歉,其實並非如此!

  2. 2021年5月9日 · Facebook於今年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發生暴動後,封鎖美國前總統川普的Facebook和Instagram帳號,Facebook內容監督委員會與也在美東時間5日宣布維持封鎖川普帳號。 近年來,Facebook內容審查愈來愈嚴格,一不合規定就會被禁言,台灣網友也發展出「你今天『被祖』了嗎? 」的幽默鄉民哏。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Facebook用戶無預警被刪文,已引發愈來愈多用戶不滿。 Facebook特地成立新監督委員會,由20位律師、教授和其他領域專家組成,將為用戶對Facebook所做的決定提出上訴,並解釋Facebook眾多詳盡規則。 自去年10月開始受理案件以來,監督委員會已收到22萬多份用戶上訴,並發布八項裁決,其中有六項裁決推翻Facebook最初決定。

    • 列維曾9次訪問祖克柏,受邀到祖克柏家中
    • 早期筆記追蹤創業初期祖克柏
    • 筆記本裡的祕密
    • 真實世界的「戰國風雲」

    在新書《臉書:內幕故事》中,列維回顧他在2006年就注意臉書的發展。 當時「社群媒體」一詞,尚未席捲全球,所謂「網路2.0」概念也屬萌芽階段。在那個時候,所謂的「網站」絕大多數都是企業等「組織」所擁有,以個人為單位生產資訊,放上網路,還是剛剛萌芽的概念。就在這個時候,臉書悄悄席捲美國大學校園,列維第一次造訪祖克柏,進行第一次貼身採訪。 從2006年3月到2019年7月為止,列維共九次親自採訪祖克柏,有時在臉書辦公室,有時在咖啡廳,有些時候,他更受邀到祖克柏家中。

    多次親身採訪,讓他擁有其他同業眼紅的第一手訊息,在《臉書:內幕故事》一書中,列維更展示了他保存了祖克柏早期筆記影本,成了他分析祖克柏的重要資料。 據了解,祖克柏使用大量筆記本,除了幫助自己思考,有時候,他更會將與工作內容有關的筆記本影印下來,用膠帶貼在同仁電腦上,當作「指令」。 這些筆記,無論是文字或是手繪圖稿,在8吋乘以10吋的頁面上沒有一筆塗改的痕跡,顯現出祖克柏絕頂的紀律和專注力,除了過人的腦袋,每一筆都深思熟慮。

    列維保存的影本是一本名為「改變之書」(祖克柏自己命名)的筆記,在裡面,祖克柏詳述了當時才剛剛要起步的「開放註冊」(open registration)計畫,當時仍以大學生市場為主體。 但「開放給所有人註冊」,意味臉書正準備從一個美國高中生、大學生為主的市場,邁向世界。祖克柏手繪出註冊的頁面, 並在頁面上寫下他對於開放臉書給所有人可能導致的問題,例如隱私的顧慮。 祖克柏有標註筆記日期的習慣,那一頁,標註的是2006年5月29日。 在那之後,臉書如同祖克柏計畫的,這個社群媒體不僅跨出校園,也跨出美國,然後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累積了全球25億的使用者。 但一如他當時詰問自己的「這樣一來,臉書還是安全的嗎?」快速成長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社群媒體後,「隱私安全」愈來愈受到關注。 接連而來的,的確是愈來愈多針...

    現任臉書全球行銷解決方案副總裁Carolyn Everson, 早先任職於微軟,2011年被挖角到臉書,主掌臉書的廣告銷售。在接受列維訪問時,她坦承剛開始她以為老闆「應該」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但不久後她就改變了想法,「(臉書)公司很多事情還沒有搞清楚,所有事情都是全新的,而他們仍在建造當中。」 列維寫道,祖克柏還是青少年的時候,就是文明帝國系列(Civilization)和「戰國風雲(Risk)」等遊戲的玩家,他很可能就是這樣去想像世界的。「這世界就是他的真人版戰國風雲,他從一國攻向另外一國,這雖然並不意味著一點都沒有理想主義,但他或許相信臉書是善的力量,但背後驅動的卻是競爭和權力,或許就是這樣,才讓他在一路上無視於各種警告訊號,終於來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他是無辜的嗎?還是他其實無止盡地...

  3. 2018年9月20日 · 去年台灣書市,橫空出世了一本熱賣15萬本的超級暢銷書《情緒勒索》,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畢業的作者慕姿,其實只是個畢業四年、年過30才決定轉換跑道的心理諮商界新星。 大學讀政大新聞系、畢業後繼續就讀政大廣電所的慕姿,在「擅長但並沒有熱情」的新聞領域待了七年,只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讀得崩潰卻還一路讀下去。 直到畢業工作時,在八八風災現場,看到災民在破磚瓦下只因為有人陪伴,依然能綻放笑容,觸動了靈魂深處:我想要做能夠幫助別人的工作。 這一次,慕姿不再像20出頭時隨波逐流,仔細檢視現實各種可能性,勇敢踏出舒適圈,在國北心理諮商所華麗轉身。 只因想寫劇本 一股腦考報政大新聞.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當初為什麼會讀政大新聞系和廣電所?

  4. 2016年7月4日 · image source:520.be 說起Candy Crush,真可謂FB遊戲界的大明星啊! 簡單好上手的消除遊戲、可愛又夢幻的糖果畫面,讓平常不愛玩遊戲的廣大女性族群也玩的不亦樂乎、廢寢忘食。 玩 到後來關卡變的越來越複雜,遊戲中也有一些道具可以稍微緩解一下沒有糖果能消的僵局~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

  5. 2020年5月8日 · 50歲是人生折返點! 心理師:人生不需完美,但需要完整. 接受,是一切療癒的開始. 50+. 加入追蹤. 2020-05-08. 瀏覽數 126,400+. 文/蔣德誼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人過中年,你如何面對生命的不圓滿?在台灣推廣「敘事治療」近20年的心理諮商師志建,鼓勵人們用故事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坦然面對生命中的傷痛和缺憾。 他以旅行比喻50後的心理功課,像到了導遊召集的集合時間,是時候折返了。 「年過半百,要知道自己人生的折返點到了,要記得回頭,否則你會回不了家。 」學習當一個完整的人,比完美更重要。 從張老師熱線,踏上心理諮商之路. 大學念的是和心理毫無相關的航運管理,並非科班出身的志建,是在暑假參加張老師義工儲備訓練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心理輔導」。

  6. 2005年9月1日 · 2005-09-01. 瀏覽數 34,750+. 女兒方在陽光燦爛的8月天呱呱落地,中星資本國際董事總經理兼合夥人丁學文與年代電視台財經主播玉琴夫妻倆,滿懷喜悅地迎接小生命。 生產前,兩人為女兒挑選衣服,拿起每一件小巧的嬰兒服,想像著粉嫩的小手、小腳伸展、舞動,心中漾起如夢似幻的幸福感。 如今抱著兩千八百公克的小寶寶,他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女兒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快樂長大。 和所有第一次當爸爸的人一樣,叱吒商場的丁學文,開始擔心諸如女兒吃奶吃不好、會不會冷著或熱著等問題。 鐵漢柔情,丁學文心中有個聲音,「有機會的話,我很想多些時間,每天陪她好好長大。 頂客族也可能改變. 結婚之初,丁學文與玉琴決定過不生小孩的頂客族生活。 沒想到六年後,兩人卻改變心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