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8月21日 · 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與休士頓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的學者發現,有一個很簡單的念頭能夠幫助你:使用「我不想……」(I don’t)而非「我不能……」(I can’t)拒絕誘惑。

  2. 2016年10月5日 · 至於如何智慧有誠意的婉拒邀請,可以參考以下「T-V-B-S」法則: T:Thanks. 首先先感謝對方對你提出邀約。 能夠在對方的邀訪名單,表示你在對方心中占有一定的份量,因此,一定要先懷抱感謝之意。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V:Very. 接著表達你很開心能夠接受此次的邀約。 開心有情緒的渲染功能,向對方表達你開心的情緒,讓主人感受到真心的回應。 B:But. 但是很遺憾的是…。 此時婉轉而誠懇地將你無法出席的理由告訴對方,像是「家裡有事」、「今天身體剛好有點不舒服」…。 即使是「善意的謊言」,也不要編一個不實際的謊言(如「要出國好幾天」)。

    • 認知到所有事,都是「兩個人」的決定
    • 既然最後都要和好,不如別把事情看那麼糟
    • 別借「溝通」之名,行「抱怨」之實

    大部分的事其實都是兩個人的決定,比如兩個人說要去旅行,一直拖拖拉拉不肯花時間找機票、訂房間。有一天,其中一個人終於決定要訂機票,發現只剩候補,憤而開火:都是你啦!現在沒有機票了啦! 什麼事都怪對方,我反而覺得是對自己的人生毫無掌控能力,才會認為都是對方的錯。比如兩個人出門回家發現忘記關冷氣。這時你要說什麼?你要怪出去的時候,「誰」應該檢查冷氣?「誰」是關門的人?最後一個碰到冷氣遙控器的人? 有時候發生一件不好的事,我們會急著把手指指向另一個人,那甚至是無意識的。如果你認為自己該為人生大部分的事負責,且許多事你都能做決定讓它發生或不發生,那需要抱怨的事會少很多。

    兩個人就算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如果不是要分手,就是要繼續在一起。除非你抱怨完一堆是要說,那我們分手/離婚吧,不然抱怨完了也是要和好。 某位男士常常跟我們這群朋友抱怨他老婆如何如何,大家都很同情他。但我覺得,是你自己要娶她的,想必她除了你講的這些缺點以外,也有你喜歡的優點。常在那位男士走後大家還在可憐他,覺得他被老婆欺負得好慘,我反而覺得事情沒有他講的那麼糟。她還是你老婆,你有想過你讓大家覺得她是一個怎樣的老婆嗎?

    兩人關係有問題的時候,我通常最先建議「溝通」。不過溝通跟抱怨的差別很多人都分不出來,覺得溝通是跟對方講我對你有哪些不滿(這是抱怨)、溝通是告訴對方自己有多麼委屈(這還是抱怨)。 也許對方的想法和你不一樣,所以他對關係/這件事/自己的期待也不一樣,自然會發生摩擦。發生問題時,先「溝通」而非抱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以下摘自部落格留言區提問:

  3. 2011年9月19日 · 運用方式是故意先提出無理的要求,待對方拒絕後再說出真正的要求。這個技巧又稱為讓步法;在第一個要求遭後,退一步提出第二個要求,如此一來,被要求者便會因為先前的拒絕而在心理上感到虧欠,所以比較容易答應。

  4. 2016年12月14日 · 以下用2方法,教會你如何瞬間就提升自制力,遠離誘惑: 方法1 思考次要訊息、分心做別的事 米歇爾在後續的實驗中發現,想要控制腦中對於誘惑熱切的盼望,有個更簡單的方法「乾脆不要注意它就好了。

  5. 2020年9月26日 · 當我們生命早期總是接收到被拒絕與忽略的經驗時,自然會以相同的方式對待自己。 如果你不曾感受被疼愛,就會一直在親密關係中尋找被愛的感覺,造成有些人對關係執著、放不下,或透過不斷討好另一半來感覺安心,以為只要付出得夠多,就能有被 ...

  6. 2016年11月4日 · 日本工作術女神勝間和代強調,人可以透過自己的行為舉止告訴對方,希望對方如何跟自己相處、如何對待自己。 如果一個人總是表現出畏縮、缺乏自信的樣貌,甚至企圖討好對方,別人自然認為這是你期待的相處之道,形成不對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