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10日 · 1.加強培育照顧服務人力委訓作業由地方政府統一辦理並協同勞動部擴大培訓人數鼓勵中高齡及二度就業人口投入強化培訓與就業媒合機制2.與教育部共商調整大專校院長照相關科系照顧服務員課程並納入實習課程促進產學合作鼓勵學校結合服務單位開設實務課程並由業師教授。 3.規劃提高照顧服務員實質薪資待遇,刻正規劃居家服務給付及支付制度,針對服務對象之差異性及服務提供單位特殊性給予加成。 4.規劃照顧服務分級,推動照顧實務指導員制度,及輔導照顧服務員有機會成為「照老闆」強化職涯發展。 5.藉由電子網路、傳播媒體、平面文宣等多元管道,並邀請照顧達人到各校巡迴講座,提供角色楷模,強化社會大眾對長照服務人力專業形象,增進社會大眾對照顧服務員角色正確認知。

  2. 2017年9月29日 · 中國生命集團創辦人劉添財之子台灣受恩總經理劉庭軒表示全世界高齡化趨勢明顯儘管很多人仍將照護視為公益事業但高齡人口愈來愈多對於便利舒適的養老服務需求必然成長不過劉庭軒也向本刊直言不論是政府私人企業對於養老服務的第一個想法無非是找塊空地蓋一棟樓搬來幾張床成立養老照護機構。 但是,「這個作法,與一般照護機構的作法類似,較無特色,且長輩也多會抗拒,而我們想打造的是,有尊嚴的、能受到溫暖照護的長照中心。 」劉庭軒說。 也因此,劉庭軒為公司命名時,分別自祖父母名字中,取了「受」、「恩」;同時引用天主教教義中的Stipendiary (侍奉精神),制定經營方向,強調以「侍奉」 (服務)長輩的心,成立了台灣受恩。 運用iBeacon 首創智慧居家長照系統.

  3. 現在台灣的雇主總有兩個共同的抱怨,一是他們不到人,找到人很快地他又辭職,離去了;二是千禧年的工作者總是不認真、不負責,過分自我膨脹,太高傲了,整天等人稱讚他們,態度與從前的勞工刻苦耐勞差太遠了.其實現在的雇主,特別是傳統產業的雇主,都已七老八十,有些更是90歲的高齡 ...

  4. 高齡服務經驗自1978年開始因過去推入居家的早產兒照護開始接觸到長輩服務1995年成立日間照護中心而在2004年因應社會需要轉型為失智專門照護。 「就在這個當下,每3秒鐘就有一位失智患者。 」聖功醫院社區健康部主任羅玉岱表示。 院方長年提供各式醫療協助,累積相當多元豐富的照護經驗,「但是,醫療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因此,聖功醫院和聖功社福基金會同樣強調社區在健康促進上的角色。 基金會社區發展部主任蕭淑媛表示,「每一位長者不一定都會成為個案,而長年社福工作以來發現,補破網的效益有限。 」因此基金會強調提升社區組織功能、注重關懷據點的志工培力,以預防性工作為主軸的概念也將帶入爺奶幸福村。

  5. 依照產業類別製造業負責人的高齡化尤其明顯也許豐富的歷練確實有助於企業穩定但隨著年齡增長對產業創新接受度逐漸趨於保守思想逐漸固化健康亮紅燈等疑慮又面臨最爲迫切的問題誰來接班」。

  6. 事實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就曾在今年初以台灣企業老闆年齡居華人世界最老為題點出台灣企業家找不到接班人的困境陳來助解釋台灣特別獨有的接班問題」,雖然各國都有企業傳承問題但沒有任何國家像台灣一樣幾乎在同一時間大量 ...

  7. 從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後規劃進台積電當工程師,到成為國泰人壽業務處長,陳冠傑的人生在25歲時大轉彎,卻也在26歲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除了有份「好玩」的工作,陳冠傑還有豐富的休閒生活,他為自己設定30歲的目標,是達到年薪300萬元,最後朝國壽總公司高階主管的位置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