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1日 · 軍事科技的突飛猛進,改變了作戰形態,當世人眼光仍聚焦於匿蹤於天空之無人載具,透過衛星導航飛向目標區執行作戰任務之際,無人載具和相關配合之系統、武器質量,在制海戰場角色已近成熟發展。. 過去數年間,無人載具的軍事運用日益吃重,其 ...

  2. 2020年11月16日 · 本文即針對其研發與性能提升背景、高性能作戰效益、豐碩戰果、未來發展趨勢等範疇,依序做介紹。 研發與提升背景. 「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UAS)的軍事運用,必須制定高標準的研發規範,以及嚴謹的作業程序,方能提高作戰效益與降低任務風險。 1994年元月,美國通用航技(GA)公司獲得研發合約,其中包括12架無人機、3座地面管制站與3套先進遙控系統等。 1994年7月3日,編號RQ-1無人偵察機首飛成功,1995年5月通過作戰測評,隨後在同年7月開始量產並加入美國空軍服役。 2002年,依作戰需求將其提升為MQ-1「掠奪者」(Predator)無人攻擊機,M係多功能Multi-role縮寫字,代表該機除偵察外,亦能攜掛武器進行攻擊任務。

    • 散裝航運未來趨勢1
    • 散裝航運未來趨勢2
    • 散裝航運未來趨勢3
    • 散裝航運未來趨勢4
    • 散裝航運未來趨勢5
  3. 前者著重於無人水面系統的「系統架構」驗證,旨在測試評估無人水面系統與其他海上、空中作戰系統的作戰互通性、情資傳遞及系統鏈結;後者則以驗證「作戰架構」為重點,藉實戰演習想定,檢視無人水面系統與水面作戰艦組合之作戰運用。. 美海軍派出4艘 ...

  4. 2020年5月23日 · 值得期待的趨勢是,「分散式海上作戰」將構建一幅前沿部署具高性能和作戰能力、含無人艦船在內之小型水面艦艇編隊,作為主要嚇阻和作戰主力,而傳統航艦打擊群將保持在反艦彈道飛彈打擊範圍之外相對安全海域,藉以為前沿編隊提供監偵、預警 ...

  5. 2023年8月5日 · 未來共軍無人機威脅將有增無減,應及早研擬對策,有效反制。 國軍除積極結合中科院與國內無人機廠商,協力科研與產製能量,獲得更先進無人機系統外,尚須在酬載系統及武器彈藥持續強化。

  6. 2020年12月19日 · 2020年6月8日,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指出,新型輕型兩棲艦船將根據「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概念執行作戰任務,以支持將陸戰隊的濱海戰鬥部隊,從一地迅速轉移至另一地,快速執行艦至岸際機動。 為此,該型艦除將可能比傳統兩棲艦船來的噸位小,能航行於近海岸線之淺水區外,某種程度是否仍考量隱蔽性(或匿蹤設計)。 美海軍計畫在2023至2026年間採購28艘輕型兩棲艦,計畫是否趕得上美「中」對抗趨勢,同樣令人關注! 當前,不管是大洋的海外預置兵力,還是爭議濱海區域的小群兵力快速投射,滿足「進入」的基本立場,高度一致。 由於新載台設計將比美軍現役兩棲船艦要小,除支持新戰略外,維持相對較低的船隊作業維持預算,或許為另一考量。

  7. 2021年11月15日 · 110年國防報告書中指出,國防部依未來武器系統科技發展趨勢,委託國內學、研機構進行國防科技基礎研究,聚焦於戰機、造船等技術;108、109年編列預算1億9670萬餘元,執行計畫130案;110年預算為1億2740萬餘元,執行「新一代抗彈材料特性分析研究」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