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28日 · 今年金馬學院邀請新生代女演員連俞涵和温貞菱擔綱主演於此同時美術設計已進入場景佈置造型服裝陸續定裝完成再過幾天2組人馬將進入為期3天的短片拍攝電影工作之所以有趣來自於各個崗位各自專注卻又是在共同完成一部作品

  2. 《超級大國民》導演萬仁。 (攝影/林佑恩) 「有些東西,隨著時間的飛快,消失了就是消失了,不可逆的。 」萬仁感慨,搶救電影就是搶救文化資產,「保存影片,有一個最適宜的溫度與溼度,我們明知最好的條件是什麼,但為了省電費,只好再調升個幾度,這雖不是吃的食物,但就像食物一樣,放冷凍跟放冷藏的保存期限就是有差別啊! 被萬仁比喻為食物的膠卷,目前在國影中心樹林片庫的保存狀態,都還是「冷藏」居多。 國影中心片庫目前溫度大多是 18–22 度,濕度大概落在 55,在這樣的狀況下,保存的片子只能維持 60–70 年,意思是,1950 年代左右的影片,可能都命在旦夕了。 只有少部分的已複製、修復過的影片在溫度 6 度、濕度 45 的「冷凍」狀態,但離最理想的保存標準還是有一小段差距。

    • 美國:「居住優先」策略有顯著成效
    • 台灣:3大原因讓政府和社會不去正視無家者居住需求
    • 關注無家者權益的公民團體角色

    事實上,已有眾多證據顯示,積極且優先解決無家者住宿需求的居住優先(Housing First)策略,能十分有效且節省開支地緩解無家可居的問題,尤其是針對長期無家可居者更為有效。在此僅舉兩例:美國猶他州自2005年起,運用居住優先原則推動的相關措施,到了2015年已使長期無家可居的人數從2,000人變成不到200人。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市在2012年推行此策略為主的方案,參與方案者不但相較於沒有穩定住所前有更多收入、更多社會支持、較少被逮捕,而且一年就共省下180萬美元的大筆醫療支出(每位參與者約省下2.9萬美元),其中包括醫院與急診室使用狀況減少70%。 這種始於美國紐約的方案,不以處遇或工作等條件為前提,先提供獨立生活住居,尊重無家者意願,以社區為基礎提供可及性高的支持性服務。在隨機控制設...

    無家者居住需求得不到回應,問題主要出在台灣遊民政策始終被界定為社會救助問題,而非居住問題。政府雖構建一套相對完整、涵蓋廣泛的社福體制,保障極端缺乏維生能力無家者的生命權,但卻無法有效回應所有無家者最迫切的居住需求,而主掌國家居住相關政策的中央營建署與地方都發局,在遊民政策上並未扮演任何角色,甚至也未意識到有此需要。這與國外處理無家可居問題時以「住宅」與「經濟安全」雙軌並重的狀況相去甚遠。學者雖以跨國比較為例提醒政府,但卻不見改善。 現行體制對無家者被剝奪適足住房的基本權利的現象,是消極以對的。個別地方政府雖積極協助租屋並申請補助,但這種協助的前提是穩定就業或具備老人、身障之福利資格,也常限於量能不足與制度排除的問題,而使成效備受質疑。接觸無家者的遊民工作者絕非未體察到此住宿需求,然而,他們努...

    以往,協助無家者的民間力量主要是具宗教色彩或素樸助人觀的慈善團體,團體運作的主力放在提供無家者實質服務或物資,以及驅使他們找工作、住屋以脫離街頭。在過程中,「助人—受助」連帶如本書第五至七章的描繪,不但危殆且對無家者自我形象、尊嚴、彼此信任,產生明顯負面後果。這並不是說外界不需要協助這群身處社會邊緣且經濟極弱勢的群體,但確實應思考如何讓打造的「助人—受助」連帶更為平等、正向且穩定,而你我皆可參與的公民團體在此過程中即扮演關鍵的角色。藉由關注或參與這些公民團體,將能凝聚民眾的進步力量,帶領台灣在無家者權益改善上進入下一階段。公民團體將在以下3個具體面向上起到實質作用: 第一,督促政府採取積極作為,保障無家者權益。 台灣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之所以無法採取積極且適切的作為,究其因在於迎合整體社會保守...

  3. 2019年3月26日 · 主導修法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3月22日 對外指出 ,低汙染工廠在改善安全、環保設備後,將就地輔導,創造經濟和環境雙贏。 經濟部的草案初步定調,違章工廠取得特定工廠許可後,即可申請把「農牧用地」變成「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就地合法。 且變更地目所需繳納的補償金,預計從現行50%降到10%。 然而,違章工廠廢汙水長期成為農地上的未爆彈,經濟部以往只限定186個已經被違章工廠群聚的特定區域,可申請將一般農業區中的農牧用地變更成「丁種建築用地」,讓工廠合法化,正是為了避免零星工廠散落在農地,造成汙染風險。 如今開放違章工廠就地合法,環團和地政學者批評,農工混雜除了使農地破碎化、提高農地汙染風險,更破壞了國土分區規劃精神,大開後門。

  4. 2021年8月16日 · 承接計畫的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分會前會長陳育指出,現行國家制度無法處理水源土地對泰雅族的重要性,因此這項計畫範圍比現行原保地範圍多出近4倍,就是為了要涵蓋水源地,「讓部落的人用傳統智慧自己管理。 除了保護水源區土地,另一項部落和公部門合作的大突破是農耕地。 以往部落有半數以上的耕地在不得開墾的林地上耕種,或是耕種處過陡而違反《水土保持法》,然而,泰雅族祖先過去就經常在較緩的森林種作物,採用燒墾輪耕方式,一塊土地使用幾年後便換到另一處,原地再種植赤楊樹恢復地力。 且鎮西堡許多族人為了保育水土,20年前就開始轉種友善或有機蔬果,但在目前的制度下,在非耕地種植都被視為是違法利用,努力用有機種植的農民,也無法取得有機認證。

  5. 2018年1月14日 · 2009年曾文誠的母親被檢出胃癌,平常一直生龍活虎的母親,短短不到半年突然辭世,讓他頓陷痛苦,才發現自己一切的努力若圖什麼成就,都是希望榮耀母親、讓她洗去「二房」的陰影。 曾文誠說,自己國中時曾發誓永遠不哭,在母親離開那天,再也壓抑不住淚水,「我實在不能接受,那一刻我也才懂了,當你再也看不見她了,你才知道自己有多愛她。 」許久的時間,曾文誠非常低潮,喪親之慟如影隨形。 把「母親」刺在手臂永久紀念. 他沒料到,母親離開對他影響如此之大,久久走不出來。 甚至曾求助專業心理背景的友人諮商,後來友人告訴他,遺忘,不一定是紓解痛苦的方法,其實「你要去記憶」。 從來不曾有刺青念頭的曾文誠,後來在手臂刺下了母親的生日,找到了一種方式,紀念自己最親、也最愛的母親。

  6. 2022年2月16日 · 這戲開排前,我擬了些題目給大家。 內容多指向個人不堪、脆弱、隱晦什麼的,當然也有榮光、野性、浪漫等。 正式開排了,過於思考性的題目和凝重的現場氛圍,讓場面有點僵硬。 吳靜吉索性接口,笑瞇瞇的小眼開始丟話: 「你老家我去過ㄋㄟ,那裡的水果很好吃! 」 「 妳前男友我有印象,很帥對吧? 」 「 所以跟我一樣,你一輩子都沒打過架! ⋯⋯左一句右一句,彷彿並肩躺在沙發上聊天,語速音調之平易,天要下雨下吧、娘要嫁人嫁吧! 這招打開了說故事大門,不設防的敘述者有了舞台和聽眾,陳年往事原就難以歸類,理還亂,但亂就亂吧,看他們生動的述說著那些無須釐清的歷史記憶,教室裡有一股暖流竄動著,吳靜吉悄然退身,我趁勝追擊,抓題進攻──素材的寬度和深度都有了進展,我們一步一步地靠近舞台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