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27日 · 引述中華食品安全協會理事長何中平呼籲: 「光是營養標示,裡面的鈉就有 1000 多毫克(每 100 公克),那光是吃一包 100 克,就已經占了一天攝取量一半有餘,添加物很多都是化學物質,進入到小朋友的體內,其實它最終都是要靠腎臟去代謝,就怕就傷到他的腎。 看成份表,除了有蒟蒻粉、澱粉、植物油、鹽和各種調味料外,還加了加強型味精「呈味核柑酸二鈉」,每 100 公克的鈉含量就有 1254 毫克,是相當重鹹的食物。 而小朋友的體重比大人輕得多,吃下高鈉含量的食物,腎臟代謝的負擔也比大人多,因此許多家長擔憂,希望賣場下架。 為何「魔芋爽 」會在台灣流行起來呢? 其實跟螺獅粉一樣,在抖音上有非常多的「帶貨影片」,如果是喜歡看抖音的用戶,很容易跟風追流行去訂購嚐鮮。

    • ◎為什麼你需要膽固醇?
    • ◎但我還是很擔心膽固醇會「阻塞」動脈
    • ◎安塞爾‧基斯和脂質假說:錯誤訊息的簡短歷史
    • ◎你的最佳健康倡導者是你自己

    幾十年來,健康專家好意地告訴我們,膽固醇是不需要的東西,或膽固醇太多有礙健康,甚至還開發出專門對抗這個問題的藥物。 接下來的內容或許會讓你感到有趣,因為我將告訴你,為什麼你確實需要膽固醇。先講個簡單的事實:你的身體如果沒有膽固醇,可能無法生存。

    澄清時間

    我認為膽固醇理論表面上真的很有說服力。如果取出阻塞動脈的東西,你會在裡面找到膽固醇,這有可能讓它看起來很像是造成心臟病的罪魁禍首。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複雜程度,其實不僅止於膽固醇。但事實擺在眼前,還有證據顯示某些族群的高膽固醇與心臟病有關,這讓膽固醇假說好像更有道理,我想,至少乍看之下是如此。 ──約翰‧布里法 這在邏輯上看似有它的道理:吃進身體的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阻塞你的動脈,非常像是一大堆油膩的殘渣阻塞廚房水槽的水管。這種畫面很容易想像又生動,但也大錯特錯!因為你的動脈一點也不像水槽底下的水管。我之前查過,正常的體溫大約是攝氏三十七度,飽和脂肪在這個溫度下會融化,這就跟大熱天時把一塊奶油放在門外一樣,過不多久,你就會發現門口有一灘融化的奶油。

    澄清時間

    過去沒有什麼人在乎膽固醇,直到韓戰期間,當時我們發現相當高比例的年輕人有顯著的動脈粥狀硬化斑塊。那時每個人都很激動,開始深入探究這個情況。長久以來我們都知道,這種斑塊除了其他的細胞殘骸,裡面也含有膽固醇。就是從那時起,矛頭便指向了膽固醇。 ──德懷特‧倫德爾 在我多數的心臟科醫師同事看來,膽固醇是心臟病的首要成因一事仍有爭議。如果是在一九六三年,這就有些價值。 ──威廉‧戴維斯 一八五六年,德國的病理學家魯道夫‧菲爾紹(Rudolf Circhow)首先提出人類的動脈管壁內側若有膽固醇累積,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和心臟病。這個想法在一九一三年逐漸受到歡迎,當時有位名叫尼可拉‧阿尼契科(Nikolai Anitschkow)的俄國病理學家發現,餵食兔子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兔子是草食動物,因此生理上無法適應有膽固醇的食物,這個事實從來都沒有被提及)。然而,一九五一年,喬治‧達夫(George Duff)和嘉德納‧麥克米倫(Gardner McMillan)發表在《美國醫學期刊》的〈脂質假說〉(Lipid Hypothesis)一文,真正地啟動了反膽固醇的行動。 〈脂質假說〉吸引...

    澄清時間

    群眾會逐漸分成聰明和愚昧兩邊。聰明的人開始親自打理自己的健康,因為他們已經了解當前我們在做的事並沒有功效。我們的飲食出了問題,因為我們有 70% 的人過重和肥胖,還有二千九百萬個糖尿病患者和超過七千五百萬個糖尿病前期患者,其餘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前期!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所作所為沒有成效,他們開始尋找這方面的其他辦法。DIY保健和自我監控,正是由此開始逐漸成為常態。 ──德懷特‧倫德爾 我絕對大力擁護人們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各自有不同的需要,但是每當談到健康時,醫學界卻視我們如旅鼠。我很理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自願放棄照護健康的個人責任,因為聽到什麼就完全照做,畢竟簡單許多。但是,那個方法顯然無效:科學一直在變,醫學和營養專家確實無法一直跟上。他們怎麼可能知道所有的答案?食品和藥品公司不在乎你的健康,他們純粹想從製造讓你更健康的幻覺中得利。不幸的是,他們並沒有讓你更健康。維護健康的不二法門:如果你想要健康,就該由你讓自己健康!自我學習,然後根據所學行動。自己的健康,最終必須由自己作主。

  2. 2018年3月7日 · 過去舊型的篩檢方式是採化學性檢測」,所以容易受食物影響但現在皆改成免疫法偵測的是人體特有的血紅素因此不會受飲食影響民眾篩檢前不需要忌食

  3. 2024年4月2日 · 社會 綜合. 台中疑爆食物中毒 2人餐酒館吃飯後上吐下瀉送醫. 作者 芋傳媒 發表時間 2024-04-02 21:04. 台中市疑爆食物中毒事件,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林祈烽接獲投訴指出,民眾3月31日晚間與親友到西屯區今鶴義式餐酒館用餐,有2人點用牛肉燉飯後,出現上吐下瀉症狀,其中1人住院治療中。 食安處表示,已責令4月4日前限期改善,並採集環境及食餘檢體送驗。 (林祈烽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社. 分享. 台中市疑爆食物中毒事件,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林祈烽今天表示,接獲民眾投訴親友 7 人前往 1 家餐酒館用餐,有 2 人點用牛肉燉飯後,出現上吐下瀉症狀,其中 1 人住院治療中。

  4. 2024年1月24日 · 除了遵從醫師指示乖乖服藥高憲立強調重點還是在於應節制飲食與飲酒建議選擇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如蔬菜和瘦肉避免油炸和高脂食品同時保持規律運動比方說散步或騎自行車以控制血脂促進心血管健康。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三高 保健食品 心血管 膽固醇 魚油.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電子信箱. 芋傳媒 168195 posts 0 comments. 芋傳媒是由一群追求台灣參與國際、新聞連結事實的網路人所發起的新媒體。 上一篇文章. 電電公會:台商印度布局不足 應深入內需市場. 下一篇文章. 花蓮新城民宅大火 2童送醫不治、2人重傷. 評論被關閉。

  5. 2024年5月6日 · 初瓦及嚮辣西門分店 4 月爆發逾百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其中部分病人檢體驗出諾羅病毒,不過台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2 家餐廳環境及工作人員皆未驗出病原菌,經複查已同意復業。. 台北市衛生局 4 月 5 日起陸續接獲醫院通報,王品集團旗下的初瓦及 ...

  6. 2018年1月21日 · 根據衛福部新版飲食指南中的推薦 1200-2500 大卡飲食各類食物份數,1200 大卡相當於一天 1.5 碗五穀根莖類、1500 大卡一天 2.5 碗、1800 大卡一天 3 碗。 若求營養攝取均衡,建議民眾食用白米飯可以搭配蔬菜或用大豆食品取代肉類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