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5日 · 在比台灣早面對高齡危機的日本深信醫學是科學長照是人生的日本劇場導演兼照服員菅原直樹選擇以戲劇療癒失智者與照護者讓他們透過共同創作凝聚支持網絡以表演忘記現實壓力更直面彼此不同的世界藉著同理得到療癒及回應人生難題的

  2. 2017年4月26日 · 不去談,就錯失正視它確實發生、並且持續在發生的機會;不去說,被噤聲的人永遠以為是自己做錯,必須對自己的受傷、受害感到羞恥,因為那些傷痛沒有價值、也讓自己變得沒有價值;不去命名這些經驗,所謂的「壞人」和壞的結構,永遠沒有機會 ...

    • 現代家庭關係重組,孩子更需要愛與擁抱
    • 善待嬰兒與新手父母,阻止「媽咪戰爭」
    • 時間與耐心
    • 從個人、機構到司法、兒福體系該做的事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健康長大,讓他們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創傷經歷都能復原(約有4成的兒童會在長大成人之前經歷至少一次可能造成傷害的事件),就必須建立一個更健康的社會。 身為人類的一個幸運之處在於,我們可以學習;記憶與科技可供我們汲取前人的經驗,然而,那些科技──即便是原本應該要使人類團結的技術──正逐漸讓人與人的距離愈來愈遙遠。現代社會的結構愈趨精細,在許多的生活中,大家庭不再是社交生活的基礎。很多人關注「核心家庭的瓦解」,但我相信對於許多創傷個案,引起較少討論的「大家庭的轉變」也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如我們提過的利昂的故事,這當然會深刻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如果一對年輕的夫妻知道如何照顧與扶養小孩,那麼小孩也許就能健康地成長;假如他們難以應付,而且疏於照顧,小孩可能就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了。 有無數個世代,...

    除了上述的行為,我們還能做什麼來避免孩子遭遇創傷、忽視與虐待?怎麼做才能最有效地幫助受創的兒童? 首先,我們需要認清,現有的政策與實踐並未將人際關係視為優先,而當前的兒童福利體制也未能盡到責任。我們必須明白,許多目前用於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不能發揮作用,長期而言還可能讓問題惡化。我們必須了解人類隨著演化而產生的需求,然後努力尋找在現代世界中滿足所需的方式。 首先,我們可以改善對待嬰兒與新手父母的方式。 如先前所述,寶寶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才能正常地發育,而這些新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家人幫忙照顧孩子,才不至於精疲力竭。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男人外出工作時,女人一整天都獨自照顧兒女。男人與女人都努力工作以維持生活,女人們處理家務、同時寸步不離地照顧幼兒,男人們通常會帶著比較大的男孩出外狩獵...

    大腦會隨著時間發展,持續累積重複的經驗,每一次都是強化正向或負向形式的機會。一旦你建立了形式,它就會像凹痕一樣,讓你很容易做出相似的行為,也更有可能反覆實踐。社會腦的鏡像系統會使行為具有傳染力。如同之前所說的,如果你不斷重複的行為是運動、彈鋼琴或友善待人,這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如果你反覆以衝動、激進的方式去回應威脅,就只會得到負面的結果,例如前面提到的利昂,他沒有得到充分的照顧,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做出的種種瑣碎決定,促使他愈來愈偏向不良的行為,距離良好的選擇愈來愈遠。 基於大腦的這個特性,早期介入幾乎都勝過事後治療,不過,介入的方式必須是正確的。 在利昂的例子中,大人為了「幫助」他所做的努力,幾乎都讓他的狀況變得更糟。看到孩子開始出現不良行為時,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會是懲罰他們,但這樣的做法只...

    問題兒童承受著某種痛苦,而痛苦會使人變得易怒、焦慮與衝動。唯有以耐心、關愛與持續的照顧去對待這些孩子,才能改變他們;他們不會奇蹟般地在短時間內復原。問題青少年是如此,3~4歲的受創兒童更是如此。孩子的年齡愈大,並不表示懲罰的教養方式愈適合他們,或是對他們愈有效。 然而,當前的制度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是傾向「快速讓孩子復原」,如果孩子做不到,就對他們施以長時間的處罰。關於受創兒童的計畫與資源應該要清楚,懲罰、剝奪與強迫的方式,只會讓這些孩子再度遭受創傷,使他們的問題更嚴重。 我在工作中學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其中一項是:採取任何行動之前,先花時間好好關心孩子、聆聽他們的心聲。由於人類大腦的鏡像神經生物機制,最能有效幫助孩子恢復冷靜、集中精神的方法之一,就是自己先保持冷靜與專注,再去關心他們...

  3. 2023年8月16日 · 社群媒體上不乏上萬觀看次數的水豚影片當中十之八九強調水豚超萌」、「可愛」、「療癒」。這些影像背後藏著龐大商機動物展演業者的門票定價大多落在150至200元不等

  4. 2021年11月18日 · 「芳儀」,正是少女時的阮鳳儀。 飾演芳儀的素人演員方郁婷,在《美國女孩》中細膩詮釋青春期少女對自由的嚮往、對文化環境的不適應,以及面對母親罹病的恐懼和衝突,雙料入圍本屆金馬最佳女主角與新演員。 (劇照提供/傳影互動) 選擇如此近身的主題,如何保持客觀和節制? 阮鳳儀說,「時間」給了距離,距離拉開了視野。

  5. 2021年5月23日 · 長者自稱組了team團隊),彼此分享祕密跟傷痛然後一起療癒。 課堂上他們談的是死亡,但學的是如何開口、開心,如同死亡不只是年長者的事,學會道出那些難以啟齒的、心裡藏著的,活得不留遺憾,是每個人都想學的事。 《路邊攤計畫》EP05、EP06,隨點即聽: 這是一場名為「死亡咖啡館」的生命教育課,課堂上他們談的是死亡,但學的是如何開口、開心,如同死亡不只是年長者的事,學會道出那些難以啟齒的、心裡藏著的,活得不留遺憾,是每個人都想學的事。

  6. 2023年11月21日 · 余靜萍選擇以拍電影向前走自我療癒也療癒他人,「我覺得電影其實也是這樣讓大家知道世界沒有你想像中的孤獨余靜萍頂著短平頭現身她說在片場總是要戴著監聽耳機頭髮都被壓得變形戴久了就不留長頭髮了攝影這份工作融入她的身形。 談起2018年墜樓離世的伴侶、香港女歌手盧凱彤,余靜萍有一份釋然,她說盧凱彤留下很多愛,她現在仍會回憶起她在台灣替盧凱彤辦的遺作展,好多朋友都來參加,她想讓大家知道彼此不孤單,傷痛沒有不對,但可以往前走,「我覺得電影其實也是這樣,讓大家知道世界沒有你想像中的孤獨。 「不要限制我的創作,告訴我行不行就好」 或許是因為從平面攝影直接轉作電影攝影,不像同行從攝影助理慢慢爬上來,余靜萍在拍片現場沒有包袱,各種拍法都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