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0日 · 市面上常見的儲蓄險 6 年期10 年期或 20 年期等保戶如果不是選擇躉繳即一次繳清),那每年每半年每季或每月都必須要繳費等於具有強迫儲蓄的優點幫助沒有存錢定力的人把錢真的留下來。 6年期儲蓄險,前5年解約無法拿回全部本金. 可是要留意,儲蓄險並不是定存,可以隨時領回,失去的只是利息。 當突然繳不出保費,或急需用錢而提早解約,之前投入的本金並不能全數拿回,甚至有些商品可能到繳費期滿,也只會剛好接近繳納的本金。 以郵局的 6 年期還本終身保險為例,如果在前 5 年之間解約,只能拿回84%至89%之間的本金。 因此, 放進儲蓄險的資金,一定要是繳費期間內沒有特別用途,或確保自己未來繳費期間,都可以固定留下一筆錢 。

  2. 2021年4月12日 ·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顯示受惠於近期美台股指數創新高金融市場活絡民眾投資意願增加等因素光是在 2021 年 1 投資型保單的保費就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113.6%。 可以說,這是在儲蓄險陸續停賣後,最熱門的收益型保險商品之一。 然而,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指出, 在過往的申訴案件中,爭議最常見的原因是業者未向消費者充分說明商品資訊,特別是投資型商品和衍生性商品。 過去就曾有 70、80 歲的民眾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聽信理專招攬買下投資型保單,事後才因虧損而悔不當初。 為了因應這類糾紛,金管會規定從 2020 年 9 月開始,65 歲以上的保戶在購買投資型保單時必須錄音、錄影,以確保消費者的權益。 如何避免投資型保單變成虧錢的無底洞?

  3. 2022年6月16日 · 市場利率走升有助利率變動型保單保單用來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利率是變動的利率宣告可享有更多利差空間至於固定利率保單待到利率環境提升後再投保會相對有利升息之後會相對較好的時機

  4. 2019年10月17日 · 這些境外資金是怎麼來的?多是台灣個人及公司在境外賺到的錢,台灣稅局根本不知情,當然沒台灣稅,如果現在誠實匯回台灣,就可適用低稅率。說穿了,這專法根本是「自首減稅」。

  5. 2019年7月29日 · 一張表格掌握財務狀況|經理人. 每年存多少錢、身價有多高?. 一張表格掌握財務狀況. 每隔一段時間,回頭看看這些日子的努力,或許你達成某些當初設定的目標,也可能因為表現良好,受到主管賞識,但別忘了 確認一下這些工作成果,是否反映在「財務狀況 ...

  6. 2019年12月17日 · 舉例來說想用年終獎金投保儲蓄險時應以躉繳一次繳清的方式而不是選擇長年期的保單以免未來公司獲利不佳年終獎金直接砍半就得從其他收入補足保費

  7. 2022年5月13日 · 王浩宇表示,境內基金註冊地在台灣,買賣產生的資本利得,目前免稅,至於基金配息,如來源為國內有價證券,併入利息、股利所得,但每一申報戶享有 27 萬元的儲蓄特別扣除額可抵稅,不過單筆配息超過 2 萬元,將課 2.11% 的健保補充保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