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

      • 如果有暈眩或頭昏的問題,一般可以到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兩個科看診,耳鼻喉科通常是處理「眩」(感覺在轉)的問題,而神經內科則常處理「暈」的問題(暈暈的感覺)。 如果年輕的患者有暈眩問題,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如果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則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9月17日 · 老年暈眩原因. 一、 動脈硬化 動脈內皮反覆受傷結痂,經年累月的鈣質沉積,攔截血液中膽固醇,形成斑塊,壓縮動脈容量,管壁失去彈性。 若發生在內耳動脈,前庭半規管缺血,功能受損,出現持續性暈眩;橢圓囊缺血,耳石斑受損,耳石鬆脫,掉進半規管內,出現姿態性暈眩。...

  3. 2022年2月25日 · 以年紀來看年輕人如果出現眩暈問題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若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則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 ,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問診2大方向: 林志遠說醫生評估時會從問診開始了解病患的問題主要是」? 若是「眩」的問題,則詢問是否伴隨其他耳朵的症狀,例如耳朵脹脹的、聽力變差或是「眩暈」會隨頭部轉動而引發等,這一類的問題,通常是周邊內耳所造成的眩暈。 從神經內科學的角度而言,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幾乎所有會運送到腦的訊號或東西都會導致頭暈。 例如:眼鏡度數不對、血液內成分不平衡如不吃早餐造成血糖太低、血管太窄如腦血管狹窄、小腦出現問題、本體感覺變差、睡眠不足等,都會引起眩暈的感覺。 眩暈竟是裝支架惹禍 還得了憂鬱症.

  4. 2022年2月22日 · 用症狀簡單判斷. 一、頭暈: 感覺頭重腳輕、像在船上搖來晃去,合併手腳無力、視力模糊、講話不清楚等症狀. 優先考慮:神經內科. 眩暈改變姿勢時頭暈目眩天旋地轉噁心嘔吐. 優先考慮:耳鼻喉科就診. 三、暈厥: 忽然失去意識,可能是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藥物所引起的低血壓,以及迷走神經性昏厥等等. 優先考慮:心臟內科. 如果有暈眩或頭昏的問題,一般可以到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兩個科看診,耳鼻喉科通常是處理「眩」(感覺在轉)的問題,而神經內科則常處理「暈」的問題(暈暈的感覺)。 如果年輕的患者有暈眩問題,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如果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則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圖/艾蜜莉. 內容原文: 你是「暈」還是「眩」?

  5. 2018年9月18日 · 林志遠就臨床經驗建議如果 年輕的患者有暈眩問題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如果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則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 ,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耳鼻喉科醫師診療過程中,主要是假定神經內科的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沒問題,所以主要檢查內耳相關功能;而神經內科醫師則是從內耳、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全方位來評估病患。 掛什麼科看症狀. 頭暈: 感覺頭重腳輕、像在船上搖來晃去,合併手腳無力、視力模糊、講話不清楚等症狀. →可優先考慮神經內科. 眩暈: 改變姿勢時頭暈目眩、天旋地轉、噁心嘔吐. →可優先到耳鼻喉科就診. 暈厥: 忽然失去意識,可能是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藥物所引起的低血壓,以及迷走神經性昏厥等等. →需要求診心臟內科. 延伸閱讀: 檢查眩暈症 竟然要「耳朵灌水」檢查!

  6. 2023年4月13日 · 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張世倫表示暈眩症是前庭感覺系統出了狀況如耳石脫落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等問題: 耳石脫落 : 又稱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當快速改變姿勢時會發作,如:下床、蹲下、彎腰、抬頭時等,通常暈眩時間短暫,約1分鐘左右會消逝。 前庭神經炎: 前庭神經因為病毒感染而發炎,通常會有噁心、嘔吐、盜汗等現象,有時症狀較大會沒有辦法走路,或直接被送往急診,發作時間長可到數日。 梅尼爾氏症 : 主要症狀為暈眩、聽力異常、 耳鳴 等,女性發作比率比男性高,是因為內耳淋巴出現代謝障礙而導致的問題。 腦幹及小腦問題: 可能是因為 中風 (腦血管疾病)、腫瘤、退化等原因,發作時間可能持續數日,並伴隨口齒不清、顏面神經麻痺、失去平衡感。

  7. 2022年1月26日 · 醫說明耳石脫落原因) 暈眩症與一般頭暈差別在哪暈眩看什麼科一般我們的頭暈通常會感到頭重腳輕頭昏腦脹但眩暈卻是伴隨晃動感或旋轉感的頭暈現象。 由於眩暈來得又快又急,往往猝不及防,患者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突然感覺「周圍環境晃動旋轉」,嚴重者更合併噁心、嘔吐等症狀,讓人恐懼萬分。 這時可以看神經內科或耳鼻喉科來找出原因。 高血壓、高脂血、糖尿病是高危險族群 較易有腦部循環障礙. 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症或糖尿病患者較易發生腦部循環障礙,如果醫師懷疑患者可能是這類型疾病引起的眩暈時,便會為患者安排抽血或頸動脈血管超音波的檢查,必要時也可能加做頸部X光、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磁振造影血管攝影等,以判斷是否有腦血管病變、退化疾病或腫瘤引發眩暈的可能。 當暈眩症發作時如何自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