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有接受長期照顧服務必要之失能老人,應依老人與其家庭之經濟狀況及老人之失能程度提供經費補助。 前項補助對象、基準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2. 老人福利機構提供居家服務及日間照顧服務者,其規模、面積、設施、人員配置、資格、登錄及繼續教育,準用長期照顧服務法及其相關法規之規定。 第 6 條

  3. 可查詢各縣市政府服務提供單位,服務項目包含失智症居家服務、失智症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失智症老人團體家屋,老人福利機構設置失智症專區等。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家庭暴力防治中心

  4. 一、長期照顧(以下稱長照):指身心失能持續已達或預期達六個月以上者,依其個人或其照顧者之需要,所提供之生活支持、協助、社會參與、照顧及相關之醫護服務。. 二、身心失能者(以下稱失能者):指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致其日常生活需 ...

  5. 一、居家式物理治療:. (一)物理治療師法第十二條及第十七條規定之業務。. (二)疼痛之物理治療、慢性傷口輔助性物理治療、環境改善評估與諮詢、照顧者及服務對象之教育及諮詢。. 二、居家式職能治療:. (一)職能治療師法第十二條及第十七條規定 ...

  6. 老人保護工作指引手冊. 資料來源: 保護服務司. 建檔日期: 111-12-20. 更新時間: 111-12-20. 為提升全球對老人保護議題的重視,聯合國於2011年將每年6月15日定為「世界老人虐待警醒日」 (WorldElderAbuseAwarenessDay, WEAAD),顯示老人保護已是國際重視的人權議題。. 我國 ...

  7. 內政部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在82年便超過7%,進入高齡化社會,而後受到戰後嬰兒潮世代陸續成為65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