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7日 · 肺氣腫患者的飲食要注意營養補充,從中得到調理和治療。 一般情況下宜清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天飲水量至少2000ml,有利於痰液稀釋,保持氣管通暢。 同時,下面3類食物不能少: 蛋白質和鐵元素. 肺氣腫患者的飲食中應當要多吃瘦肉、動物肝臟、豆腐、豆漿等。 這些食品不僅富含有優質的蛋白質還有豐富的鐵元素,而且又沒有增痰上火的缺點,對增強病人體質非常有利,提高抗病力,促進已受到損傷的組織的修復。 多吃富含有維生素A、C及鈣質的食物. 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例如豬肝、蛋黃、魚肝油、胡蘿蔔、韭菜、南瓜、杏等;有潤肺、保護氣管之功效; 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棗、柚、番茄、青椒等; 含鈣食物能增強氣管抗過敏能力,如豬骨、青菜、豆腐、芝麻醬等。

  2. 2024年1月15日 · 飲食原則. 宜少量多餐,以避免餐後腹脹導致呼吸困難。 每日攝取熱量 (大卡)是平常體重公斤 x 30。 體重較輕病人 (BMI<21),應提高熱量及攝取蛋白質,以改善營養不良;肥胖者 (BMI≧27)應考慮限制飲食來控制體重,以減輕呼吸肌的負擔。 身體質量指數 (BMI)的算法:【體重 (公斤) ÷ 身高(公尺 2 )】。 攝取蛋白質對於病人維持肌肉質量相當重要,應多攝取優質高蛋白質食物。 若合併有腎功能不佳的病人,應由醫師或營養師評估蛋白質攝取量。 (1)高蛋白質的食品:分成動物性蛋白及植物性蛋白。 動物性蛋白質來源:豬、雞、魚、蛋、牛、內臟類、乳製品等。 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黃豆及其製品 (豆干、豆腐、豆腸、素雞等) 。 (2)每日建議蛋白質攝取量:

  3. 造成肺氣腫的主要原因為抽菸,其它還包括呼吸道反覆感染、空氣汙染,或者長期吸入二氧化矽、石綿、煤灰等有害物質,皆為罹患肺氣腫的高危險因子。

  4. 肺氣腫的飲食原則. 1、一般情況下宜進清淡飲食,新鮮蔬菜、水果,如小菜秧、蘿蔔、刀豆、絲瓜、梨、柑橘、枇杷、香蕉柚子等。 常用蜂蜜、麥芽糖。 2、肺氣腫患者痰多清稀、氣短喘息,可吃些帶溫性的食物,如富有營養的雞湯、肝湯、瘦肉、奶製品、蛋羹等,均有補液肺氣作用。 3、肺氣腫日久,喘息加重,口乾舌燥,舌質光紅或光紫,表示肺陰受損。 這時宜選擇滋陰生津的果品或食品,如梨子、話梅、山楂、蘋果、鱉、瘦豬肉、鴨蛋、菊花腦、雞蛋、杏子等。 4、肺氣腫患者陽氣虛弱、痰多清稀時可選服的食療方:冬蟲夏草鴨、冬蟲夏草燉鵪鶉、姜燒豬肉、龍馬童子雞 (蝦仁、海馬、童子雞)、核桃仁炒韭菜、羊肉山藥湯、羊骨湯、懷山藥枸杞子牛骨湯等。 中醫.

  5. 2022年12月31日 · 【本篇學習重點】 足夠的營養、均衡飲食,有助於穩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 熱量來源選擇主要以脂類、蛋白質類為主。 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避免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

  6. 這是一種包括肺氣腫(Emphysema)和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的肺部疾病。因此,透過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患者提升體力和免疫力,下列七點將為你介紹如何幫助患者吃得更健康。

  7. 2022年1月25日 · 吃什麼樣的食物可以保護肺功能呢? 營養師陳扆洵提供以下建議供參考。 肺炎(Pneumonia)是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最常見的是肺臟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而發炎,又以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最普遍。

  8. 食慾不振. 肺氣腫該如何預防? 避免吸菸及吸入二手菸。 有吸菸習慣者,應盡早戒除。 避免在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使用噴霧清潔劑、殺蟲劑、油漆、芳香劑等揮發性溶劑。 烹調過程應啟動抽油煙機,避免吸入過多油煙。 在室內進行打掃時,應戴口罩保護口鼻,隔絕揚起的灰塵。 平時應注意身體保暖,預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刺激氣管粘膜。 多運動,如游泳、散步等,以提高肺活量及肺功能。...

  9. 2016年6月22日 · 肺氣腫患者吃什麼好: 1、增加液體攝入量。 大量飲水, 有利於痰液稀釋, 保持氣管通暢;每天飲水量至少2000ml (其中包括食物中的水分)。 2、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和鐵。 飲食中應多吃瘦肉、動物肝臟、豆腐、豆漿等。 這些食品不僅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鐵元素, 而且又無增痰上火之弊, 對增強病人體質有利, 提高抗病力, 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 3、多吃含有維生素A、C及鈣質的食物。 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豬肝、蛋黃、魚肝油、胡蘿蔔、南瓜、杏等;有潤肺、保護氣管之功效, 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 如大棗、柚、番茄、青椒等;含鈣食物能增強氣管抗過敏能力, 如豬骨、青菜、豆腐、芝麻醬等。 4、經常吃食用菌類能調節免疫功能。 如香菇、蘑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多糖, 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

  10. COPD飲食與營養補充策略. 可以透過以下飲食策略,達到增加蛋白質攝取與足夠的熱量的飲食計畫: 每天安排4-6餐,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1) 增加豆魚蛋肉類與乳品類的攝取,以提高優質蛋白質的攝取量。 (2) 全榖雜糧類是重要的熱量來源,但是需避免攝取過多精緻澱粉。 (3) 增加飲食中烹調用油量,每道菜皆使用植物油 (如:橄欖油、苦茶油等) 烹調,或另外淋上,增加熱量攝取。 (4) 蔬菜類與水果類可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建議適度攝取。 食物製備選擇軟質好吞嚥的食材質地,幫助咀嚼不費力,如: (1) 白飯改成軟飯、多利用蒸煮地瓜、南瓜等質地柔軟的根莖類、將燕麥片沖泡成軟質質地。 (2) 肉類避免帶筋、帶皮的部位,切薄片、剁碎或使用調理機打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