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你因這沉重議題而想得出神,一隻店忽焉躍過,扯亂思緒線頭,你望向櫃檯後方,店員羞澀地朝你眨眨眼,你想和他聊一本書,他卻把你引進閱讀蹊徑:從一片葉到一棵樹,進而是一整片森林。. 2016年11月起,《報導者》在每週末推出書評專欄,由閱讀 ...

  2. 2023年1月29日 · 根據農委會統計進入各地收容所的流浪犬貓數已遠遠超過在養占可留容比例」,以截稿前的台北市數據為例犬隻為160%貓隻為183%但該所認養犬貓數卻從2019年的1,681隻逐年下降到了2022年111月則減少為1,288隻為近3年來最低。. 由於收容所大量 ...

  3. 2016年11月14日 · 在地傳真〉. 吳毅平/城市新住民──街. 美式量販超市裡,一名婦人用2輛推車載了8包如同水泥袋大小的貓飼料。 好奇地問她到底是養了幾隻,她回答這是用來餵街貓的。 她每天從台北羅斯福路一段一路餵到新店。 在一個跟有關演講會上,主持人調查聽眾家裡養了幾隻。 一位大學生模樣女孩說10隻。 大家都不可置信地看著她,細問之下才知那些其實是她在住家附近餵養。 對她來說,那些就是她養的貓愛貓的人愈來愈多,根據一項非正式統計,台灣養家庭數已超過養狗家庭。 如果單以數量計算,口數必定遠多於狗,因為許多養人家裡都不只一隻。 而如今走在街上,要看到流浪貓的機率比流浪狗高得多,街貓的實際數目則根本難以計算。

  4. 2023年4月19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民間狗場篇. 5年近萬收容動物流向民間機構,是公私協力還是公私無力困境轉包? 在公立收容所收容滿載情況下,2018年以來平均每年有1,700多隻由民間狗場、大量飼養戶或動保團體認養。 圖為位於屏東台灣狗人協會犬舍。 (攝影/楊子磊) 從滿是營養不良而皮包骨、傳染性疾病蔓延民間狗場轉往公立收容所黃犬,卻不幸在爆滿公立收容所中再度受傷濺血。 (攝影/陳信安) 犬隻在公立收容所及民間狗場中轉送,是從未消停現象。 圖為過去私人狗園被迫拆遷,部分犬隻將被移轉至其他狗場情形。 (圖片提供/劉盈如) 一籠多犬、收容飽和,是許多公立收容所在零撲殺後實況。 圖為台北市動物之家高齡犬隻。 (攝影/楊子磊)

  5. 2016年8月17日 · 余志偉. 文/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專注於文學作品中人與動物關係之研究). 動物保護. 台灣動物保護運動發展至今,轉眼已經約20年。. 這20年來,在某些議題推動上,可能讓默默耕耘多年人仍感失望,但無可否認是,相較於 ...

  6. 2023年4月19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零撲殺上路六年:當生命不再倒數十二夜,流浪犬何處為家? 2023.4.19 最後更新. 農委會2015年修正《動物保護法》,宣布自2017年2月6日起,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禁止撲殺「經通知或公告逾12日而無人認領、認養或無適當之處置」動物,為牠們留下一線生機。 然而野外遊蕩犬仍生生不息繁衍,並不會因為零撲殺政策,數量就自動減少。 過了6年,這些動物都到哪裡去了呢? 抱著這樣疑問,《報導者》和專注在動物議題媒體《窩窩》合作,從收容所到街頭,逐一找出這些動物去向,以及分析政策造成影響。 零撲殺政策實施後,以犬隻影響最大。

  7. 2020年1月18日 · 媽是由愛心媽媽簡稱而來(稱呼男性則為爸),在動保領域中是指喜愛流浪狗、並會給予牠們食物或收容照顧一群人。 「動保怎麼做都對,怎麼做都不對。 可是有些動保組織、政府、甚至民眾,對媽卻是抱持著負面印象,造成這現象背後因素眾多且複雜,但也因此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於是開始用攝影記錄這位長年收容照顧流浪狗的愛媽,也希望能夠實際地認識瞭解她,並讓更多人知道那些關於媽、關於狗園故事。 「流浪狗是社會問題,養牠不是好玩是不得已。 位於新店兩山間鐵皮屋傳來不絕吠叫聲,這裡不只是流浪狗安身處,也是楊香這輩子無法置之不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