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臺灣大學招生組 相關

    廣告
  2. 不僅在手眼協調、自我管理及專注力中獲得加強,也能在提升五官的知覺、藝術欣賞及團隊生活的能力. 主題式STEAM課程/豐富的繪本故事/藝術課程培養美感/蒙特梭利自我訓練,全面啟發孩子的學習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1日 · 台大的案例,看來稍有幫助。 但還有兩個要考慮的新問題產生: 問題一:會不會最能從多元入學受益的,還是非都會區中最優勢家庭的孩子? 駱文沒有學生家庭社經資料,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我也沒有統計資料,但以台東為例,教育界普遍的觀察是──在台東,每年繁星進 頂尖大學 的,醫生及老師的子女顯著偏多。

  2. 2023年7月13日 · 自2021年起,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校方陸續宣布「不再代收學生會會費」,要求學生會不得再使用校內場地,並勒令學生會遷離校園內的辦公室,阻礙學生會運作;原先附屬於學生會之下的學生社團可 ...

  3. 少子化衝擊國內大專校院的招生,後段私立大學生源快速減少,部分面臨退場的私校在陸生來台受阻後,廣收外籍生、新南向產學專班成為他們的招生浮木。. 2019年接連爆發建國、育達等科大,與掮客、仲介聯手招生,送外籍生到工廠擔任廉價勞工後,這股野火 ...

  4. 2022年1月9日 · 從2021年9月開始,《報導者》團隊深入調查失控的高教技職國際招生,我們跟著這群外籍生走進教室、進到CNC車床工廠、隱形眼鏡廠、腳踏車零件廠、食品加工廠裡,目睹一個個仰慕台灣、於是背債來台讀書的年輕生命,在教室裡被迫上著聽不懂的中文課 ...

  5. 2023年9月27日 · 學生怎麼想? 隨著疫情逐漸解封,鎖定台灣青年的兩岸交流重新啟動,國台辦將這股趨勢定調為「大交流年」,不只主題更軟、範圍更廣,也持續向下扎根。 (設計/吳政達) 今年7月,台北市某高中一個近千人的家長群組裡,一則招攬學生前往中國交流的訊息引發諸多討論。 這項針對高中生所舉辦的「華人青年大專暑期交流計畫」,旨在鼓勵對音樂、文化與電競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到上海感受「真實產業環境」,5天活動全程免費。 這則訊息很快引發論戰。 群組裡,有家長認為不應該運用學生事務群組作為私人活動宣傳途徑,有人直批是對岸一貫的統戰操作方式;也有家長認為上海與台北是姊妹城市,不必以敏感的政治視角來看待單純文化交流。

  6. 2019年9月28日 · 陸生、港生關係比傘運期間更緊張. 根據教育部 統計 ,陸生來就讀大專院校人數從馬英九政府時期逐年攀升,105學年度達高峰41,975人,於蔡英文政府執政後逐年回落,107學年度共有29,603位陸生。. 來台讀書的港生人數則在2012年逐年攀升,加上台灣放寬大學單獨 ...

  7. 2018年5月14日 · 當前台灣的高等教育面臨了許多問題,我們能夠理解人口的變化使得台灣大部分大學的領導者只能將招生視為最重要的面向,然而對於少有招生困擾的學校如台大而言,我們認為長期以來領導者的同質性,使得學校很難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政策(當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