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7日 · 林慧貞. 攝影. 林彥廷 鄭宇辰. 設計. 江世民. 今年3月19日是農地違章工廠2016年5月20日前興建者申請納管的最後期限。 根據 2019年修訂的工廠管理輔導法》 ,一旦過了大限日期卻未申請納管將被斷水斷電無法經營而申請納管者將在轉型輔導下逐步成為正式合法工廠。 經濟部統計,全台約4.5萬家符合納管的違章工廠,截至11日仍有約1.3萬家未提出申請。 在納管期限已經延了兩次,經濟部斬釘截鐵表示不會再延期時,《報導者》實際走訪尚未申請的工廠主,他們為何選擇放棄? 更重要的是,納管大門關閉後,糾纏台灣數十年的違章工廠問題真能迎刃而解?

    • 農遊券申請1
    • 農遊券申請2
    • 農遊券申請3
    • 農遊券申請4
  2. 2022年6月13日 · 農地違章工廠在今年3月21日 納管到期 ,目前已申請納管家數近3.2萬家佔整體應納管違章工廠85%然而全台有1,031家違章工廠位於台灣最精華的農產業群聚區」,依法不能就地合法化只能轉型農業相關工廠或遷廠關廠。. 「農產業群聚區是2019年工輔法 ...

  3. 2024年3月18日 · 依現況雖有些既存的養殖池並未申請容許使用但若根據2023年2月20日修正以前的容許辦法」,只要是一般農業區的農牧用地養殖用地皆可能合法申請室外水產養殖生產設施」(即魚塭)。

  4. 2020年6月22日 · 地工廠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地工廠. 環境永續. 全台有1,031家違章工廠位於台灣最精華的「產業群聚區」,不能就地合法化,只能轉型農業相關工廠或關遷廠,引發34立委連署釋憲、業主多次抗議。 雖然農委會堅持不鬆口,卻也看不見更明確的配套與規劃。 2022.6.13. 環境. 產業. 政治政策. 土地汙染. 食安. 農業. 經濟. 地工廠. 水汙染. 經濟產業. 一沒地、二缺錢、三賭政府不會查──在3月19日納管大限前,《報導者》實際走訪尚未申請地違章工廠,揭開背後的關鍵問題。 業者為何選擇放棄? 第一線公務員有何稽查困境? 糾纏台灣數十年的違章工廠問題將迎刃而解嗎? 2022.3.17. 彰化. 產業. 政府國會. 公務員. 追蹤報導. 地工廠. 新北.

  5. 2024年3月31日 · 農業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農業. 經濟產業. 8年併網面積僅18%,「不利耕作區」推動難關揭台灣地面型光電困局. 在綠能目標壓力下,政府從不利耕作區、低地力地、漁電共生到綠能發展區,一再開放專區做光電,推動最久的不利耕作區,併網面積至今只有18%。 有土地、業者也有意願,為何還是推不動? 光電發展還能倚賴地面型態嗎? 2024.5.12. 環境. 產業. 能源. 政治政策. 農業. 經濟. Podcast. 西部沿海最熱話題「光電」:政府力推、業者搶進,為何台灣「漁電共生」獨步全球卻又一波三折? 這集,一起來從台南七股、雲林口湖的光電爭議背後,了解「漁電共生」政策的來龍去脈,以及在日益複雜的執行細節中,能源轉型該如何繼續走下去? 2024.3.31. 環境. 台南.

  6. 2019年3月26日 · 主導修法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3月22日 對外指出 ,低汙染工廠在改善安全環保設備後將就地輔導創造經濟和環境雙贏經濟部的草案初步定調違章工廠取得特定工廠許可後即可申請把農牧用地變成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就地合法。 且變更地目所需繳納的補償金預計從現行50降到10%。 然而,違章工廠廢汙水長期成為農地上的未爆彈,經濟部以往只限定186個已經被違章工廠群聚的特定區域,可申請將一般農業區中的農牧用地變更成「丁種建築用地」,讓工廠合法化,正是為了避免零星工廠散落在農地,造成汙染風險。 如今開放違章工廠就地合法,環團和地政學者批評,農工混雜除了使農地破碎化、提高農地汙染風險,更破壞了國土分區規劃精神,大開後門。

  7. 中高汙染工廠汙染農地的風險高,《工輔法不允許申請為臨時工廠要求只能遷廠關廠或輔導拿掉汙染製程後才能申請合法化不過2006年經濟部又悄悄開了後門允許這些中高汙染工廠添購汙染防治設備定期回報空汙水汙監控數據取得環保許可文件」,就可申請為臨時工廠輔導合法化。 儀彰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取得臨時工廠登記。 《報導者》在2020年12月實地走訪儀彰工廠,發現偌大的廠房只剩汽車停駐,現場空空如也、沒有任何機具。 楊姓負責人表示,上個月(11月)才賣掉機器,因為最大的客戶外移泰國,且在申請特定工廠登記過程中,不斷被要求加裝汙染監測系統,一台要花費200多萬,還要定時申報,加上下一代不願意接手,乾脆直接將機器賣給客戶,工廠另做打算。 未來他會轉型低汙染工廠,但到底要做什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