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20日 · 翻開長榮與華航的歷年財報,長榮2018年營收達到1,799億元、華航則為1,707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進一步檢視兩家航空的稅後淨利,長榮稅後淨利是65.5億元,華航17.9億元。

  2. 2019年2月14日 · 一場6億元的勞資談判課. 華航機師罷工全記錄. 2019.2.14 最後更新. 2019年2月8日,是台灣航空運輸和勞權抗爭歷史的一天, 國外稀鬆平常的航空業罷工首度在台灣上演。 過去3年,機師工會2度通過罷工投票,控訴華疲勞航班人力窘迫、升訓制度不夠透明、打壓本國機師工作權及工會會員、甚至薪資結構也不如長榮航空;而爭取與資方簽定「團體協約」,前後開了18次會議都無進展,更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他們決定展開行動,選在大年初四正式罷工。

    • 長榮航2618 歷年走勢圖1
    • 長榮航2618 歷年走勢圖2
    • 長榮航2618 歷年走勢圖3
    • 長榮航2618 歷年走勢圖4
    • 長榮航2618 歷年走勢圖5
  3. 2019年6月24日 · 航和長榮都是上市公司,股東依法選出董事,董事再選出董事長;不過,半國營的華航,過去董事長多是「政治任命」,今年初機師罷工後,府院高層主導下,撤換罷工事件處理不佳的原董事長何煖軒。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長榮空服員罷工 歷時17天落幕,工會從最初提出的8大訴求,到放棄禁搭便車、勞工董事兩大關鍵;面對長榮資方先以「 勞工董事 」訴求違反《勞資爭議處理法》向工會提告、並求償5.78億反制,更拖至第9天才以6項對案上談判桌,最終再被逼出同意3年不罷工的 ...

  6. 【獨家專訪】 一場罷工,讓她們成勞資拔河的「人肉繩索」──長榮「18金釵」的告白. 時間回到6月20日下午2點,長榮空服員接獲工會即將4點罷工的簡訊,機場空橋一頭是執勤的通道、另一頭是通往支援罷工的方向,2,000多名工會成員中,沒有人比BR722、BR871、BR180三個班機的組員更煎熬,她們的班機在罷工開始後第一時間起飛,但報到時間卡在罷工之前,“To be, or not to be? 18名率先做出奔向罷工那頭決定的空服員當下沒有想到,這竟然真的成為人生一次「生存,或毀滅」的抉擇──她們成為了談判卡關的「18金釵」、勞資拔河的「人肉繩索」。 「這輩子到目前為止,這段時間是最痛苦的一段日子! 」從罷工變曠職的18名成員,接受《報導者》獨家專訪,陳述人生最漫長的13天心路歷程。

    • 長榮航2618 歷年走勢圖1
    • 長榮航2618 歷年走勢圖2
    • 長榮航2618 歷年走勢圖3
    • 長榮航2618 歷年走勢圖4
    • 長榮航2618 歷年走勢圖5
  7. 2019年2月14日 · 今年(2019)2月8日大年初四,國人還沉浸在9天年假中,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華分會凌晨12時02分宣布,於當天清晨6時啟動停飛罷工,台灣民航史上首次機師罷工閃電展開,持續長達7天之久,並首開直播先例,讓全台民眾同步參與勞資集體協商的過程,可說整個 ...

  8. 不同於半年前長榮與華航分會串聯,這次發動機師罷工只有華航,長榮並沒有跟進。 長榮機師、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李信燕認為,關鍵在於資方的態度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