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27日 · 當一個人失去他愛的人,安慰他時記得別說「節哀順變」. 爸爸生病了。. 他腰痠背痛了一整年,本來以為是在辦公室坐太久、工作太忙碌的文明病。. 直到某天上午,上班突然腹部劇痛得誇張,趕緊送醫後,醫生告訴我們,爸爸患上末期直腸癌,且癌細胞已經 ...

    • 24歲,接下沉重家業
    • 進退維谷的處境,練出企業家少見的「忍耐」
    • 用對人,讓有創新能力的人能出頭

    不同於台灣一般企業家第二代,都是父母逼、推著孩子出國念書,嚴凱泰隻身赴美,卻是 14 歲的他,向萬般不捨的母親「求來的」,當時一同念書的同輩雖然羨慕他的優渥生活,但也不時指著路上跑的裕隆汽車對他冷嘲熱諷,「我當然知道裕隆有問題,可是我怎能一起跟下去罵?」嚴凱泰回憶,這樣的不平使他近 20 年背負著一種屈辱,雖然「別人是生病時吃蘋果,我是生病時不吃蘋果的」,但從他懂事起心頭就沒有「小王子」的尊榮,「極端的虛榮、極端的悲哀、與極端不平等,」他說:「我如果不離開台灣,一定會崩潰!」。 但即使隻身在美,他仍不時想著「如何救起裕隆」,從小的經驗讓他理解到:瞬間的發狠振作,難以讓裕隆振衰起弊,因為太多的員工是「短視的好人」,革命必先革心,但要這些叔叔伯伯認識新世界,可比父親「要為中國人的車子裝上輪子」那...

    當時兩件任務讓他進退維谷,使他在公司裡抽大量的白長壽香煙,下了班深夜還喝上一個月達半打的白蘭地。其一: 是各路老員工紛紛來「進忠言」,卻少有人聽得下他的分析和道理(一位老同事除了告訴他「現金快不夠了」,也告訴他:「你回來,實在看不出你對裕隆有何貢獻」);另一則是台灣政府運籌加入 GATT(今日 WTO 前身)已成定局,早晚管制進口車的門檻保護傘會撤除,彼時銷售數已被福特和南陽超越的裕隆,長中短期前途可謂一片蒼茫。 他每天幾乎 5 點半準時下班,「辦公室裡處處無解,」他說:「所有的會議都得不出結論,為什麼?因為大家對裕隆要做什麼事毫無共識,R&D 說我們要自己造車,給我 20 億,財務部說:我沒錢!每天這樣的事不斷循環,不如回家。」 那段日子幫他 練出了三十出頭歲數人少見的「忍耐」功夫,而當時...

    要問他經營的過程裡,真正得意的成就,「 我不斷地用對人,或者讓有創新能力的人出頭。」幾乎所有在裕隆重生過程扮演攻堅和後勤支援的大將,都對嚴凱泰(即使小上他們幾多歲)的領導豎起拇指。「他對你搏盡感情,但對 performance 的要求,也絕不手軟,」一位工廠主管透露:「長期相處就能體會--他是真心對你好。」 當時裕隆集團水平事業群之一,專攻汽車融資貸款的裕融公司總經理陳力雄,辦公室一台治療椎間盤突出的復健治療椅,就是嚴凱泰送來的禮物;來往大陸奔波的同仁開刀時,他更是焦急地安排主治醫師;而在母親吳舜文眼中,嚴凱泰也是個很細心又重情感的人。如有一次她便提到,有一次她要找東西而翻了嚴凱泰的抽屜,看到他把父親寫的信一封封保存得很好,因為「後來他父親能跟他說的話很有限,」她說。 現在的許多同事認為,正...

  2. 2009年6月30日 · 一遇到阻礙困頓就怨天尤人的「受害者心態」,對個人和組織都會造成損害。 美國「領導力夥伴」公司(Partner In Leadership)提出了水平線的「受害者循環」模式,一方面可用來檢驗自己及周遭人是否落入「缺乏當責」的狀態,另一方面則是隨時提醒自己,是否已被受害者心態侵襲或蒙蔽,喪失了改變現狀、勇於負責的能力。 在下圖中,水平線上稱為「當責階段」(accountability steps),共有4個階段,由下往上依序是:正視問題、擁有問題、解決問題和著手完成。 相反地,落在水平線下的人,則是一碰到問題,就以逃避、推託、漠視的心態去看待,淪入「受害者循環」。 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說:「問題不是你不知道,而是事實並非如此。

  3. 2013年8月23日 · 假設停損點是15%開市1小時就驟跌17%卓越交易員會立刻出脫持股一般交易員則會繼續緊抱等行情回升。 「賠錢,是因為不願意縮手,」《為什麼練習100分,結果50分》指出,卓越交易員能自制地停損出場,所以損失的錢不會超過賺到的錢。

  4. 2019年12月5日 · 今年是誠品書店的 30 周年,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在「2019 誠品年度閱讀報告」裡分享這幾年的經營心得,總歸一句:「書店有 100 個賠錢的理由,但沒有一個賺錢的模式。. 」(延伸閱讀: 2019 誠品暢銷書排行!. 《蔡康永的情商課》奪冠,10 本好書你都看過了嗎 ...

  5. 2017年7月18日 · 誠品的源起,是因為我的生命中有很多機緣。 我有一點宿命論,我一直認為,每一個生命來到這世界,總有他特定的任務,我相信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我能和年輕人分享的,也僅限於我個人有限的生命經驗。 面對人生或事業,其實是要從哲學的 ABC、從了解自己開始,你是誰? 你從哪裡來? 你要往何處去? 我是一個後知後覺的人,我到了 30 多歲,才開始問自己這些問題,或說是被迫問這些問題,因為我有所謂的先天性麻煩症候群(先天性心臟病),假使我還能重見陽光,生命被迫歸零後,什麼是你最重要的選擇? 什麼是你來這一趟,應該要完成的? 賀大新攝影. 我心裡明白,我崇拜的人,不是政治家、不是事業經營者,我崇拜的是弘一大師,我敬佩的是史懷哲,我景仰的是赫曼赫塞。

  6. 2021年12月28日 · 丈夫驟逝臨危接班她如何逆轉危機穩坐市占第一? 創業 40 年,成功由農業轉型「農企業」 在經濟起飛前的台灣,養雞絕對稱不上產業,但家家戶戶都會養個幾隻,是幫家人補充營養或貼補家用的微型生財工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