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7日 · 對於風險監控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美國國會制定了一項全面的金融監管法規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限制了銀行使用自有資金進行交易加強對金融體系風險的監控及對金融產品的監管並引入了消費者保護措施。 放寬金融海嘯後的中小銀行監管成為風險之一....

  2. 2022年12月6日 · 陳愷新指出由於傳統風險管理流程中並沒有與氣候風險相關的評估因子也就無法掌握氣候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 一旦銀行客戶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有可能間接衝擊銀行的營運。 SAS近日舉辦用戶交流年會與金融業者共同深入探討永續議題。 (圖/SAS提供) 在法規與外在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AI成為金融業做好氣候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

    • 金融機構關係盤根錯節 複雜度遠勝以往
    • 事前總體審慎政策+事後紓困 有效減緩金融危機
    • 預先提出「復原與清理計畫」退場機制
    • 調整業務結構、重新配置資產負債 降低系統風險
    • 不可忽視 銀行授信順循環、槓桿循環問題

    與「大到不能倒」一個緊密相關的議題是「關聯性太高不能倒」,而且可能更形重要;現代金融機構之間的關係網絡盤根錯節,複雜程度遠勝以往,少數面臨流動性危機的金融機構比以往更容易透過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高度關聯性,迅速演變成全面性的金融恐慌。金融機構之間可能透過短期放款、信用擔保或其他金融契約,而產生密切的關聯性,使得個別金融機構的損失快速傳染至其他金融機構,此外也會由於共同曝險(common exposures),引發整體金融體系的不穩定。 如同橋上行人的步調導致橋樑晃動的幅度,當許多金融機構所持資產的共同曝險程度高時,前述的回饋作用使得資產價格如螺旋般急遽下滑,進一步加深危機的幅度。這個自我強化的過程造成高度的關聯性,嚴重威脅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因此,在面臨危機之際,當金融機構之間的關聯性突然快速升高...

    在實務上,我們確實很少見到一國的金融主管當局對於金融危機事件完全坐視不管。這可能是由於政治壓力、利益團體遊說,或是「大到不能倒」以及「關聯性太高不能倒」的考量下,因此,各國金融監理當局在面臨金融危機之際,大多採取全面性的紓困。反對全面性紓困的看法則認為,若政府提供的金融安全網(financial safety net)常在危機期間無限制擴大,會提高市場參與者風險承受的意願與道德危險動機,也為下一次更嚴重的災難鋪路;同時,由納稅人負擔問題金融機構的損失也不具正當性。 近期研究指出,從事後觀點而言,紓困可緩解危機後景氣蕭條的嚴重性。但從事前觀點來看,對於紓困的期待會提高金融機構的曝險,使得金融脆弱性上升。在一些條件下,危機事後進行全面性紓困的好處,或可超過道德危險帶來的潛在風險。也有研究發現,事...

    針對危機事後處理的改革方向,各國金融監理當局一致的目標是盡量降低以納稅人的資金填補問題金融機構的損失,近年內部紓困(bailin)獲得越來越多注意,成為清償與紓困之外的另一個選項。內部紓困是指由股東和債權人負起紓困的責任,不再由納稅人買單;比如說,平時銀行可發行內部紓困債券(bail-in debt),一旦該銀行陷入困境或面臨倒閉,即可將此類債券註銷或轉換成股權,以此方式注入資本給瀕臨倒閉的銀行。然而,如何落實內部紓困,仍有一些問題待克服。又或者只要金融市場有一點風吹草動,內部紓困債券投資人可能早就聞風而逃。 此外,在事前一定有效的復原、重整及清理計畫非常重要,許多國家(包括我國)均已制定立即糾正措施與金融機構的退場機制,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國際清算銀行的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BCBS)與金...

    那我們如何辨識系統性重要銀行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了解系統風險的概念。系統風險所指涉的面向相當廣泛,不易清楚界定。一般而言,系統風險是指金融體系因突發事件,可能導致金融危機致使金融體系崩潰,並對總體經濟會產生重大負面衝擊的風險。影響系統風險的因素可從兩個面向來理解:(1)跨時面向,包括銀行授信順循環現象與槓桿循環等因素,會造成信用與資產價格的擴張與緊縮並加深景氣循環的幅度;(2)跨機構面向,包括金融機構的關聯性,以及大型與高度複雜的金融機構等因素,由於個別金融機構的行為所加諸其他金融機構與金融體系的外部性問題,可能引發整體金融體系的不穩定。而「大到不能倒」與「關聯性太高不能倒」所涉及的問題即是跨機構面向的系統風險。 那我們如何衡量個別金融機構的系統風險重要性?基本上可大略分為「指標基礎...

    目前已完成辨識並公布其D-SIBs清單的國家(包括我國),幾乎都採取「指標基礎衡量法」。「指標基礎衡量法」的優點是簡單明瞭,符合監理實務的需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4項指標都是落後型的指標,主要目的是用來辨識G-SIBs。而這些指標中,關聯性最不易精確衡量而且難以捉摸。由前述千禧橋的例子可知,平時看似無關的金融機構,可能在危機來臨之際關聯性急速上升。為了能及時反映及衡量系統風險上升對於金融機構系統風險重要性的影響,尤其是關聯性短期內的快速變化,可同時採用其他方法(像是計量模型)作為輔助工具供內部參考與日常監控之用。 由於系統風險的來源有跨時面向與跨機構面向,處理「大到不能倒」與「關聯性太高不能倒」之外,也不能忽視銀行授信順循環與槓桿循環等跨時面向的問題。許多研究發現,結合信用與資產價格所形成...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4月20日 · 內控和風險管理是經營成功的關鍵林佩姿:...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2024-03-26 12:3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金融. 2023-12-24 07:00. 評論 投書 國內 科技 經濟. 2023-11-27 05:3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金融. 2023-06-29 07:1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產業觀點 金融 風編輯導讀 經濟 國際財經 證券投資 理財....

  5. 2024年4月28日 · 企業為確保營運之效果及效率營運活動高度使用資訊科技及資通系統協助但多數公司未能掌控自身資安風險環境因應之道以致未能有效配置資安投入資源將效益最佳化。 企業面臨個資外洩和網路安全威脅,個資保護法修正加強了企業的法律責任,最高罰1,500萬元,個資保護法修正強化企業責任。 總統宣示「資安即國安」,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以下簡稱「金管會」)要求上市...

  6. 2020年10月24日 · 陳清祥則以長期協助企業稽核的實務經驗提出完善公司治理制度的建議並鼓勵企業藉著本次疫情危機強化與落實風險管理在掌握創新與轉型契機的同時以穩健厚實的公司體質為未來前瞻部署企業應建立合適的信用管理流程並安排適當的保險規劃....

  7. 2024年2月23日 · 澳洲智庫指出大國衝突及潛在誤判都加深區域危機風險中共武力犯台又是其中的關鍵與潛在危機之一澳洲應採取行動支持中美間戰略層面建立危機管理機制並在不讓步的前提下尋求改善戰略溝通的方案澳洲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