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統一碼 ( Unicode ),又叫做 萬國碼 同 單一碼 ,係一種 國際標準 電腦文字 編碼 ,用來畀 電腦 儲存同交換 文字 訊息。 電腦要將文字編碼,即係每個字畀個 數字 佢。 響未有統一碼之前,世界各地都用唔同嘅編碼,搞到好難互換資料。 有時同一種語言,咁多種編碼都無辦法包括晒日常生活要用字。 整統一碼出來,就係畀全世界嘅電腦有一種共用嘅編碼,可以好方便咁交換資料。 現時統一碼嘅發展係由 統一碼聯盟 負責,佢嘅同ISO/IEC有好緊密嘅聯繫。 統一碼同國際標準 ISO/IEC 10646 係一致嘅。 統一碼嘅出現,幫助 軟件 可以進一步 國際化 同 本地方化 。 亦都容許唔同地方嘅文字擺埋一齊。 屬於2類 : 電腦編碼. Unicode.

  2. 歷史. 中華民國教育部 爲咗推動國字標準化政策,由1973年起開始整理國字,直到1982年頒佈「 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 」4808字同埋「 次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 」6341字。. 之後又經多次局部修改,最新一次修改係1998年。. 後來又頒佈 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 ,規定 ...

  3. 考生需要自行向報讀高校申請豁免部分科目嘅入學考試。 如果申請成功,有關科目嘅成績顯示係「獲豁免」。 錄取準則. 「四校聯考」冇訂立考試分數線,考試結果只係用嚟報考四間院校入學考試筆試部分嘅成績參考。 除咗審視考生嘅考試成績,各院校仍然會按各自訂立嘅錄取準則,並綜合考生其他校內外表現等因素,進行錄取。 另外,各院校仍會維持保送、免考試同面試等現行嘅政策。 考生可以自行按「四校聯考」考試成績報考有興趣嘅院校。 所以,「四校聯考」嘅成績並非唯一錄取方式。 考試費用. 報名費為每間澳門幣250蚊,如果向全部高等院校報名,只需繳交澳門幣1000蚊。 考試場地.

  4. 歷史. 喺中學會考開設之前,英文中學嘅公開試都係 香港大學 舉辦,分別係初級試(Junior Local Examination)、高級試(Senior Local Examination)同埋港大入學試(Matriculation Examination)(後兩者試卷一樣,但要求唔同)。 佢哋嘅主要目的係篩選學生入港大,學生報考科目少,未能全面考核中學學業成績,唔係理想嘅中學畢業考試。 1932年2月2號,教育局議決設立中學會考,以取代呢三種考試,而中學會考繼續由 香港大學 主辦。 港大嘅全港中學畢業會考(Hong Kong University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1] )喺1935年6月首次舉行 [2] 。

  5. 唯一個情況超咗齡都可以破例,就係留一次六年級。. 中學有中等學校同大人學校,讀中等學校,如果啲學生做錯太多功課、考試唔合格,曠課太多次,或者讀半日,下年就要留級,但係原則上最多留一次級,如果超齡之前都未讀嗮中學,可以喺一間成人學校 ...

  6. 112 係111同113之間嘅自然數。 佢係一個雙數。 呢篇同數字相關係楔位文。歡迎幫維基百科擴寫佢 呢版上次改係2024年3月25號 (禮拜一) 11:24 嘅事 ...

  7. 幾個實驗室、四個網球場同一座標準足球場相繼落成,並喺校園內豎立一座聖約翰·喇沙嘅塑像(保留至今)。 學生人數於 1935年 增至805人,去到 1939年 更達1060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