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8日 · 10個勇氣箴言告訴妳:「一切都不遲現在才是綻放光芒的時候! 女人啊~無論幾歲,永遠不嫌晚! By Candy Chung Published: 2022/02/08. JTBC FB(示意圖) 邁入四十歲 、成了某人的媽媽與妻子後,妳是否曾湧上無以名狀的惆悵與虛脫,內心吶喊著:「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在這裡做什麼?...

    • Candy Chung
  2. 2022年1月19日 · 韓國心理諮商師鄭教暎身為人母與人妻她用親身經歷與他人故事告訴每一位跨入四十歲的女人人生下半場請掙脫以下熟悉的陷阱拿出勇氣探索令自己心動的事物

    • 太在乎別人的眼光,成不了大事。很多時候我們在做決策時,都會考慮到「別人會怎麼想我」,擔心受批判、有損自己的形象等。但其實往往最後都沒那麼嚴重,只要你相信自己做的是正確決定,即便事後有閒言閒語,保持沉默、讓時間淡化輿論,或是勇敢回應都是處理方式。
    • 把握當下!別假定自己還有「很多時間」享受人生。20 幾歲的時候,我們總假定自己還有大把青春,可以去完成想做的事,這是一廂情願,歲月是無情的。人們往往等到青春年華逝去後,才真正明白自己在地球上的時間有多麼短暫。
    • 真正的「財富自由」是不靠別人。人們對變老的恐懼,一部分來自金錢。如果你需要依靠雇主,好讓你在帳本上保持闊綽,或在股票市場上站穩腳步,那麼你勢必會對經濟感到焦慮,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恐懼會加劇。
    • 多認識不同年齡層的朋友。除了同學和同事,可以藉由運動、休閒活動認識各種年齡層的新朋友,透過與他們相處,你可以從年紀輕的人身上找到熱情、衝勁;也可以從年長者身上學會沉著,以及寶貴的人生經驗。
    • 和孩子相處愉悅的生活。很多人認為:「養兒養女不防老。」事實上,兒女不防老,要一分為二來看。並不是所有的兒女,都不會管父母養老問題。關鍵看兒女個人的能力。
    • 陪父母渡過晚年的孝順。曾國藩說:「入孝出忠,光大門第;親師取友,教育後昆。」孝順是家庭興旺的徵兆,是言傳身教的典範。如人不孝順父母,那麼兒女,也自然不會孝順。
    • 留住養老必備的財富。養老的必備因素,主要就是“錢”。養老金,房子,存款,都是錢的事情。你自己有錢,可以請保姆,能夠付得起醫藥費,日子再苦,也不會苦成黃連。
    • 投資自己的“健康”。林黛玉,《紅樓夢》裡的女主角。她長得傾國傾城,詩詞歌賦也很精通,是一個才女。可是,她的命不好。六七歲的時候,父母早亡。可惜,林黛玉多愁善感,內心是憂傷的,身體也不好。
  3. 2021年11月4日 · 女人40歲的時候最需要的不是婚姻和孩子而是愛自己」 Encore Editor. 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最容易陷入一個迷途,就是將其他事務作為自己生活中心,並且賴以生存,卻從未為自己而活。 步入中年後,女性更應該明確一點,就是如何更好地富足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價值,將生活變得充實。 要知道這個年齡的女性,婚姻中更多的是習慣陪伴後的親情,孩子也已經即將步入成年,這個時間段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合理運用好每一份每一秒,擁有足夠精力的自己可以去做很多事情。 例如每天堅持運動,不斷地促使多巴胺分泌,讓自己每天都能有愉悅的心情,擁有健康的體魄;又或者是每天堅持看不同的書、了解新奇的事情,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眼界,也會變得越來越有趣。 01 女人40歲是一個分水嶺‍‍‍.

  4. 2021年11月8日 · 擬定45歲女人的自律計劃表有紀律的享受人生! Encore Editor. 女性到了中年身體精力和家庭狀態自然有這個年紀的特點我們該如何規劃這個年紀的自律讓人生更輕鬆順遂呢今天和你一起分享45歲女人的自律計劃表先明白哪些是對自律的誤解: 1. 自律不是要你一輩子做苦行僧,刻板,自虐。 而是通過學會對慾望的. 比如:減肥控制飲食,需要清淡飲食,不是說你這輩子再也不可以享受美食了。 你可以選擇一星期,六天吃清淡的食品,補充充分蛋白質,維生素。 但可以選擇一天去開心的吃自己喜歡的食物,炸雞或著漢堡也可以,只是要知道,適量就好。 2.自律,注重目的,而不是過程. 同樣是減肥為例。 每天做500個捲腹,目的是三個月後肚子恢復,丟掉肚子上的游泳圈。

  5. 2020年9月26日 · 《俗養成記》學會的事. 40的我,學習與自己和解. 《俗》最被網友津津樂道的鏡頭,就是女主角陳嘉玲在回家途中上演的「悲傷五階段」。 眼見自己39還在當特助,沒車沒房就算了,連感情都沒有著落,陳嘉玲忍不住悲從中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 「我已經40了,沒有公司會栽培我,我也沒有辦法轉行了,我能夠做什麼? 」 、 「我年紀大了,沒有力氣談戀愛了,要花多長的時間去遇到一個人,然後進入一段關係。 無論男人女人,到了40都會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就像陳嘉玲當初北漂打拼,無非是嚮往能變身為精明幹練的女強人,但20年過去卻發覺想像與現實落差太大、難掩失落。 很多人其實從學生時代開始,都不太知道自己夢想是什麼,畢業後就是找了份工作做下去,一生就這麼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