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14日 · 你可能聽過他評論過無數動人心魄的球賽,但最高潮迭起的其實是他的人生賽局,57歲的曾文誠,甫完成一場徒步環島的壯舉,外在展現的是驚人的意志與體能,但每一步既艱難又堅定的800公里長征,環繞的不只是台灣的土地,在他內心迴盪沉澱的,還有對母親綿長的思念。 冷靜不只是曾文誠評球的風格,也是他性格的基調,若以世俗標準,工作與志趣完美結合、在媒體快速翻轉的巨浪中能早一拍轉場、交棒,是個「控球精準」的人生勝利組,把人生任務分割成三個階段:第1個25年努力學習、第2個25年努力工作、第三個25年努力做自己,先發、中繼、後援,「換投」果敢決斷。 但唯有親人,會讓他情緒調度「失控」,特別是母親。 「1931.12.20」,曾文誠拉開衣袖露出手臂上顯少曝光的刺青,這串數字是他母親的生日。

  2. 大外宣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大外宣. 評論. 熊貓如何滲透大象之國:拆解中對泰政治作戰的多路攻勢. 中國在泰國的主要滲透對象包括官員、與北京關係密切的王室成員、高階軍官、樞密院及華裔泰人菁英;二級受眾包括有影響力的記者、社群媒體使用者及學者;三級受眾則為一般公民。 有趣的是,中國似乎不太重視泰國宗教領袖⋯⋯. 2024.4.28. 中國. 教育. 外交. 政治政策. 美國. 泰國. 社群媒體. 經濟. 書摘. COVID-19. 國際關係. 言論自由. 媒體. 大外宣. 軍事. 共產黨. 國際兩岸. 專訪齊邁可:中共眼皮底下挖真相的中國報導任務. 「我們不需要無條件喜歡中國、或信任中國政府,但在這不可預測的時代,『理解中國』並掌握中國國內的真實社會情勢,確實至關重要。

  3. 2015年12月19日 · 這就是我的樂器! 但的確當時就很有流浪歌手的感覺。 騎摩托車把手風琴放在踏板前面,很卡,我從北投我家騎到東興路電台,下了班再從電台騎到公館。 那時的門票大約150~350元之間,演出費是店家與樂團對拆,即使如此以前還是會帶full set(四、五個樂手的完整編製),表演結束後每人一、兩千塊分一分,當時也不會介意,就覺得這點錢也很夠了。 對年輕人來說很需要舞台,因為玩音樂真的太好玩了! 女巫店表演時的感覺就是「自在」,小空間,人不多,但感覺都是自己人,可以很放心做自己。 (攝影/余志偉) 在女巫店表演時的感覺就是「自在」,小空間,人不多,但感覺都是自己人,可以很放心做自己。 尤其在這裏可以做原音樂器的表演,在其他地方就比較偏向搖滾樂、重金屬。

  4. 2021年7月9日 · 2020年中職曾是全球唯一開打的棒球賽。 (攝影/林彥廷) 去年中職開幕賽前,兩隊球員在場上練習。 (攝影/林彥廷) 就算7月中下旬可以復賽,中職也要面對比去年更嚴峻的挑戰。 圖為去年工作人員在觀眾席布置觀眾人形看板。 (攝影/林彥廷) 【Long Game】專欄介紹. 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後,短短一週內,中職從嚴禁飲食、閉門比賽到全面停賽。 如今中職積極提交防疫泡泡方案,希望儘早開打減少損失,但觀察去年以來國際職業運動的狀況,有哪些關鍵與考驗? 台灣是否能承擔起風險?

  5. 2022年12月1日 · 在寂靜的世界開出角球──從女足看見台灣足球行銷突破與困境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2020年COVID-19疫情最嚴峻期間,台灣女足木蘭聯賽是全球少數開放觀眾進場的運動聯賽。 圖為木蘭聯賽中近年經營得有聲有色的台中藍鯨女子足球隊。 (攝影/余志偉) 世界足球原本即男女待遇失衡,連足球強國也引發諸多討論,台灣足球亦然。 但台灣女足自1970年代 木蘭隊 曾開創絢爛時代下,一直以來,在國際賽場上更接近「世界」中心,明年(2023) 女足世界盃(FIFA Women's World Cup) 2月的「10搶3」附加賽資格,更有機會繼1991年後第二度進軍世界盃。

  6. 2022年8月9日 ·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立即支持.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一直以來都是個大哉問,今天兩位「櫃父母」媽媽來節目分享,在發現孩子是同志後,她們從承認到真正接納的10年「出櫃」心路⋯⋯.

  7. 2022年1月9日 · 設計│黃禹禛. 專案管理 |洪琴宣. 編輯│張詩芸、陳思樺. 《報導者》跟著愈來愈多從非洲、東南亞被仲介誤導來台的外籍生,親見他們被迫上著聽不懂的中文課,7成時間得在工廠打工甚至打黑工,陷入債務的惡性循環與生活困境。 學生淪為學工的情況,已讓台灣蒙上人權剝削的汙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