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 和制漢字 作 匁 )是中國傳統 度量衡 質量單位 之一。. 一錢等於十 分 ,10為1 兩 ,1000為1 貫 。. 實際質量於各地不同時代皆有變化。. 一錢 兩 的十分重。. 「匁」字的由來在有兩種說法,一說因為「」在 日語 中與「 泉 」同音,因此日本人 ...

  2. 實際質量. 原 香港法例 ,1884年第廿二條,一分是2/15 安士 。 现在香港法例规定一錢等於1/10兩或者十 ,1/160 司马斤 ,即3.77994克 [1] ,現仍常用於 中藥 處方。 金銀等 貴金屬 交易用「 金衡 錢 (mace troy)」,等于「金衡兩」1/10,转换为十進制等于3.7429克 [1] ,比普通錢略輕。 在台灣通行的 台制 中,1台斤為16台兩,1台兩為10台錢;另1台斤為600克,故1台錢為3.75公克。 [2] 。 日本在 明治 二十四年(1891年)所公佈的度量衡法中規定1錢為3.75克。 现在 新加坡法律 规定,一兩是1 ⁄ 安士 、一斤是 ⁄ 常衡 磅,所以一錢等於 ⁄ 兩或 ⁄ 斤 ,即3.77994克 [3]

    • 現狀
    • 換算
    • 市值重量單位體系
    • 參見
    金門及馬祖:十六分之一市斤,即32.5克。
    香港及澳門街市:十六分之一司馬斤,即約37.799克。貴金屬買賣使用「金衡兩(tael troy)」,即37.429克。
    新加坡巴剎:一兩為11⁄3安士,等於十六分之一斤,即 37.7994 克。
    折合桿秤制:1司馬兩=1.197713漕平兩(16兩制)
    折合市制: 1司馬兩=0.74857市兩(10兩制)
    1金衡兩=1.203354金衡盎司=37.42849791克
    1公斤=26.45547175 司馬兩

    下表依據民國18年(1929年)《度量衡法》第六條,1930年1月1日施行,直接法定的換算用粗體。中華人民共和國1959年發布改制之前也沿用之。 1粒,有說有重量,無重量,想有單位數,可以0.0000000000000000000000無限個零1克-,有或可以說,有(無)(0)是個單位量

    銀元:一種以銀製的貨幣,重量固定,一般不須論秤
    英兩:即安士
    「兩」和「両」都是數字「二」的別稱,前者在中文中常用,後者日文中常用
  3. 现在 新加坡法律 规定,一兩是1 ⁄ 安士 、一斤是 ⁄ 常衡 所以一錢等於 ⁄ 兩或 ⁄ 斤 ,即3.77994克 [3] 中国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 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 ...

  4. 順治通寶東一厘錢一厘錢重一錢二分五厘所謂一厘是指每文錢折白銀一厘 江南局造光緒元寶銀幣,標重「1錢4分4厘」 厘 ,也作 釐 ,一個傳統的中國重量單位,一釐為「 分 」的十分之一,「 錢 」的百分之一,「 兩 」的千分之一。

  5. 換算. 折合 杆秤制 :1司马两=1.197713漕平两(16两制) 折合市制: 1司马两=0.74857市两(10两制) 1金衡两=1.203354金衡 盎司 =37.42849791克. 1公斤=26.45547175 司馬兩. 1公斤=26.71760973 金衡兩. 市值重量单位体系. 下表依據民國18年(1929年)《度量衡法》第六條,1930年1月1日施行,直接法定的換算用 粗體 。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9年发布改制之前也沿用之。 1粒,有說有重量,無重量,想有單位數,可以0.0000000000000000000000無限個零1克-,有或可以說,有 (無) (0)是個單位量. 历史演变. 中國. 參見. 銀元 :種以 銀 製的 貨幣 ,重量固定,一般不須論 秤.

  6. 據原香港法例1884年第廿二條一斤為1 1 ⁄ 3 常衡 即3斤等如4磅)。現時香港法律規定一斤等於一百分之一擔或者十六兩即0.60478982 公斤 [5]。 同樣,新加坡法律規定一斤為1 1 ⁄ 3 常衡 磅,等於十六兩,即0.6048 公斤 [6]。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