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31日 · 「輕鬆煮」蔬菜箱:短期葉菜 任3包、高麗菜 1粒、花果蔬菜 任2盒、根莖類 任1盒、辛香調味類蔬菜(辣椒、蒜頭、葱、薑…) 任2盒、菇類 任2包 「澎湃煮」蔬菜箱:短期葉菜 任4包、高麗菜 1粒 、花果蔬菜 任3盒、根莖類 任2盒、辛香調味類蔬菜(辣椒 ...

    • 先來一市場看看,再評論吧
    • 漁市改建會變蚊子館,用地應給一市場整體規劃
    • 從福岡市場看台北一市改建
    • 一市改建該問第一線從業人員意見
    • 附屬設施設置要務實
    • 多點實際、多就事論事
    • 推薦閱讀

    這幾年,我只要晚上有時間,都會去ㄧ市走走,想多了解現在的果菜批發和市場需求。除了自己去之外,也會帶朋友、記者或有興趣的人去參觀一市。參觀一市的行程,半夜十二點就要到一市集合。從菜車下貨、理貨員理貨編號、拍賣員裁價、農藥檢驗,到三點十分大宗蔬菜開始拍賣,四點水果拍賣,一路看到五、六點才結束。行程相當精實,但這就是果菜市場的日常。 我跟人約看一市場,如果遲到5分鐘以上就不等了,也不聯絡,因為要大家晚上不睡覺,來逛市場到早上5點多,多數的人沒有辦法。比例常是10個約好的人,有2-5個不會到。所以一般人對拍賣市場不了解是正常的,但連拍賣市場都沒來過,也不了解,就在評論,那就是一件很無聊的事。 如果你雨天來逛過一市,你才會知道,為什麼要改建。一個負責大台北果菜批發最重要的市場,也是全台果菜市場批發價格...

    目前一市場是採原地改建,就會有中繼市場的問題。中繼市場最重要的就是維持營運穩定,而且不可以離原本市場太遠,因為市場一遷移,遷一髮動全身,周遭相關業者也要跟著動。所以目前市府採用以漁市場作一市的中繼市場,是比之前討論去堤外中繼還實際。 但我更認為,應該把漁市場用地都撥給第一果菜市場作整體改建。台北漁市目前每天交易量只有80多噸,大都是預約交易,講白一點,誰會在台北漁市買魚,量大的不是自己有船,有漁塭,就是去漁港買,去基隆崁仔頂魚市買,誰會來台北漁市買?現在一直有人提到要把台北漁市改建規劃進來,就我了解目前漁市改建規劃要蓋8層樓,除了當蚊子館外,誰會去?除非給三井(上引水產)經營,我就相信有人。如果只有上引水產經營才有人,那要不要乾脆台北漁市搬走,用地併入第一果菜市場,讓一市場有較寬廣的基地作整...

    至於一市改建該朝什麼方向,北農吳音寧總經理參考福岡青果市場提了修正建議,我認為福岡市場的規劃確實可參考,但一市的位置條件比福岡差太多,會受到很多限制。我2016年曾經參訪剛啟用的福岡市場,他們規劃的滿載容納量是40萬噸,ㄧ天交易量1000噸左右,吞吐量大概是目前一市的三分之二。 但福岡市場是設在填海造陸的工業區,總面積達到14公頃,佔地相當廣闊,甚至有自己的碼頭,可以作出口。而且已經做到全棧板運輸,也作到全場溫控,除了長時間存放的冷藏庫外,作預約交易或拍賣等快速轉運的暫存區也已經是5度或15度的全溫控場地。交易方式與台灣不同,福果公司直接媒合產地跟承銷商的預約交易佔比達九成,現場公開拍賣只佔一成,並且是採樣品拍賣,成交後承銷商再至低溫暫存區取貨。 福岡市場是完整的物流園區,除了交易場地之外,...

    在改建時,最應該問的是供應商(農友、農會、產銷班、合作社、青果社、進口商等)需要什麼?承銷人(盤商、大盤、採購、代採、代拍代喊、零售商、攤販等)要的是什麼?貨運物流從業人員(南來北往,把蔬菜、水果、根莖…運到市場,捆工下貨堆疊)需要什麼?拖工(把承銷人買的菜,拖到指定地點或車輛)他們的需求是什麼?現場工作的北農人員(理貨、裁價、檢驗、拍賣..)他們的需求是什麼?零批場業者(水果、蔬菜攤商)要不要增加熟食區?再來就是現代的拍賣市場,要不要規劃參觀路線或貓道? 簡單講,就是每天一市裡裡外外工作的5000多人,他們負責分流大台北果菜需求的供應,一市改建是不是該問問他們?畢竟現在出來講話,出意見的人,多數一輩子也不會進入果菜市場,就算買菜也不會,意見這麼多是在幹嘛?結果使用的人沒有參與權,設計、監造...

    談到附屬設施,大家可以去市場裡問問,看大家要不要禮堂?餐廳?卡拉OK?儘管隨便去問,看大家需要的是拍賣場、冷藏庫,還是這些一年用不了幾次的幽靈設施。倒是辦公室是門面,可以大一點,不然來參訪的農民和客人要坐哪?還有外界很少知道的駐在員辦公室,駐在員是農會跟合作社派駐市場的人員,要幫產地即時了解拍賣現場的狀況與需求,還有處理突發狀況。他們也很辛苦,空間給好一點,寬一點,大家都人生父母養的。 還有大家在吵的停車場,規劃停車場跟每天最大交易量是相關連的,而不是越多越好。大家知道現在這個四十年的老市場,有多少停車位?只有100多個!你沒有看錯,100多個!那為什麼現在蔬果交易量常到每天2000噸上下,為什麼還是可以交易完成,雖然卡卡的,還是亂中有序?那是因為堤外有2300多個停車位,難道改建後,堤外就...

    面對一市改建的爭議,大家應該想想,北農跟一市場,都是國家的、人民的,具有公眾性,關乎大台北地區民眾的蔬果需求,同時也是全台農友產銷重要的一環。在討論時,多點實際,就是論事,而不要只會罵,自己也不曉得在罵什麼?再爭,也不是為了爭取人民的福利,百姓的幸福,農友的未來,格局就小了! 多問,多看,多了解,才有助事情的解決!

    用一張表格告訴你,北市府跟北農的市場改建案版本到底有什麼差? 用 5 個事件帶你了解,柯文哲為何看到吳音寧就抓狂? 一張台灣地圖帶你看家鄉曾有的「特產」——南部大爆滿,台北市最貧瘠! (本文經原作者楊儒門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

  2. 2021年5月24日 ·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外出採買生鮮蔬果也得擔心受怕,這時,可以直接宅配到家裡餐桌的「蔬菜箱」會是一個好選擇,開放協作社群——零時政府宣言 g0v 這份「宅在家買菜共筆」就能在疫情期間幫上大忙,讓民眾不必再冒著染疫風險 ...

  3. 2018年3月15日 · 全台蔬菜價格並沒有價崩,為什麼北農董總被鬥到快要一起駕崩?. 農村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謝志誠,根據農委會農糧署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與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公開資料,整理了一份簡報,非常清楚地呈現了台灣的蔬菜產量、價格、與市場分布的 ...

  4. 2018年9月18日 · 北農團隊在帛琉最大夜市辦展示會,邀請當地民眾試吃台灣蔬果. 第三日下午至傍晚, 北農團隊更在當地最大的夜市(Ernguul Central Park Night Market)舉辦展示會,邀請帛琉當地居民、以及從世界各地到帛琉旅行的觀光客,齊來品嚐台灣蔬果。. 幼嫩的蘆筍 ...

  5. 2021年6月9日 · 前者從 B2B 模式迅速打造 B2C 平台推出蔬果外送到家,後者則從數據帶領台灣餐廳業者殺出一條新的生路,推出新的餐廳外帶解決方案。 >> 點我訂閱 TO 電子報,不錯過重要消息 <<

  6. 2018年9月10日 · 北市府推動第一果菜市場改建案,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又提出了另一個版本,沒想到這使得雙方爭執不休。 還是不知道北市府跟北農提出的市場改建案到底有什麼不同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