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4日 ·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今4日指出防疫政策臨時從清零大轉彎到不知所云的新台灣模式與保單原本估算的基礎偏離致獲利不再疑是這波保險公司斷尾的原兇財金專長的李貴敏今在臉書貼文表示金管會官員甫在立院公開保證民眾不會買不到防疫保單結果民間企業拒絕為政府在國會殿堂的公開承諾買單。 這雖然是企業自保的反應,但也揭開了國王的新衣,就是民間企業對於政府的無知、無為、無感再也難以忍受;才不惜犧牲商譽,斷尾求生。 她強調,保險公司是在商言商,然而政府究竟有多無心、無能或與無感,才會對於民眾的無助及民意代表的聲聲呼喚置之不理? 如果政府官員活在現實生活,「難道看不到收受保費和實際理賠數量的重大差異? 也不知道爭議接二連三爆發?

  2. 2021年2月22日 · 2021-02-22. 胡 照鑫. 保險 法定傳染病 防疫保單. 字級. 分享.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不散全球確診病例已超過1.06億例台灣居家隔離人數也逾1.2萬人次衛福部疾管署今年一月將 COVID-19 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大幅提高國內民眾的保險意識,除了年初大家瘋搶的防疫保單,現在富邦人壽推出國內首張法定傳染病定期健康險「富邦人壽金放心法定傳染病一年定期健康保險」,國泰產險則是規劃專屬性的防疫商品,一次涵蓋「隔離」、「確診」及「住院治療」,讓民眾更安心。

  3. 2022年9月25日 · 2022-09-25. 編輯部. 壽險 富邦 美元.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官隆/ 台北報導. 今 (2022)年是壽險辛苦的一年遇上了疫情防疫保單慘虧國內國外股市債市也在崩賠了夫人又折兵防疫險理賠災情重創國內金控業者和泰產總經理7月下台中再保總經理兆豐產總經理陸續在89月離職防疫保單之亂讓3位產險總經理丟官創下了國內產險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場災情。 國內產險業者努力的自救,國泰、富邦、新安東京、和泰、中信、兆豐等6家產險辦理增資總計800億元,金管會統計截至9月5日,國內防疫險、疫苗險保單已理賠超過800億元,每週70億元理賠;近2年防疫保單理賠金額近830億元,過去2年保費收入約126億元,理賠金高達保費的6.5倍。

  4. 2022年5月18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屈彥辰台北報導 台灣疫情漸趨嚴峻防疫保單爭議隨之而生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今18日表示他看了幾天防疫保單的爭議很多人扯到指揮中心的逐步放寬政策是圖利保險公司他認為已經簽約的保單不管是不是防疫保單都 ...

  5. 2022年5月19日 · 隨著新冠疫情升溫近期引發全台防疫保單之亂」,保險公司任意解約引發眾多保戶民怨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19日搬出數字指目前760萬件保單中理賠共4.99萬件僅佔不到0.66%平均每張理賠3.6萬元總數才17.9億元根本沒有保險公司講得那麼可怕。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舉行記者會,藍委表示,近期保險公司以情緒勒索、民粹的角度恐嚇社會,想盡辦法將防疫保單理賠降到最低、甚至不用理賠,政府大權在握,根本不知人間疾苦,也不在乎保戶權益,防疫政策一變再變,惹出眾多民怨,顯然保險公司沒有做好風險控管,也不見行政院出面處理。 藍委賴士葆說,從109年開放防疫保單迄今,包括去年有效承保510萬件、今年新增250萬件,扣掉100萬件還在審核當中,有效承保共670萬件。

  6. 2022年5月9日 · 2022-05-09. 陳 鈞凱. 證明 防疫保單 陳時中.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後延燒出防疫保單理賠亂象在保險公司要求下民眾湧向醫院要診斷書讓衛福部長陳時中今9日把砲口指向保險業者強調業者必須有履約的義務不管數額大小一下要這樣的證明一下要那樣的證明已引發民眾恐慌,「有一點在擠兌」,對醫院來講壓力都很大而現在正在忙的時候。 陳時中上午出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備詢,民進黨立法委員吳玉琴就認為防疫保單亂象,已經到了指揮中心必須要出來說話的時候。 吳玉琴說,保險業者現在不甩金管會以數位健康證明取代診斷書的要求,已經衝擊到醫療量能,大家擠著到醫院要診斷,保險業者不能在確診少時大賣保單、確診多了反而要求一堆。

  7. 2022年4月11日 ·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針對台產防疫保單理賠爭議向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保險局長施瓊華質詢防疫保單理賠爭議施瓊華表示兒童確診家長陪同隔離不須理賠林楚茵指出近來本土疫情再次延燒許多家長被迫陪同未成年孩童一起匡列隔離然而防疫保單理賠卻出現不同見解的爭議要求金管會面對相關爭議應該通案處理盡速做成評議結果。 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家長陪同確診者之隔離是「自願」被隔離,不在契約條款內的理賠範圍,因此不能理賠。 並舉例過去評議中心也有案例是父母確診但需要照顧小孩,因此而陪同隔離的小孩決議不理賠。 林楚茵接著追問,隨著防疫指引滾動修正,「在宅照護」的措施並不再過去保單理賠條款中,是否會因此產生更多理賠爭議。 施瓊華回應,保單都有針對確診出險,所以即使沒有醫療行為,還是有一定保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