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5日 · 台積電位於南部科學園區的晶圓 14P7 廠昨天14 發生停電意外法人估計可能影響至少上千片晶圓金額將逾新台幣 1 億元不過應有保險理賠另外相較於地震會造成破片機台移位停電影響程度較輕微全球晶片吃緊之下台積電停電會對產能造成多大威脅南科昨天因有新建廠房的包商不慎誤挖地下纜線導致台積電南科晶圓 14P7 廠無預警停電,另有聯電等多家廠商廠房壓降。 台積電南科晶圓 14P7 廠於傍晚恢復正常供電,由於當前全球半導體產能嚴重吃緊,台積電產能滿載,各界高度關注台積電所受影響,憂心恐將使得晶片吃緊情況進一步加劇。 市場有諸多揣測,傳出台積電受影響的晶圓數量 3 萬片至 6 萬片不等,影響金額在數億元至 10 億元以內。

    • 2022 年科技 5 大市場
    • 2022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仍會成長
    • 鴻海的電動車布局
    • 元宇宙與低軌衛星
    • 推薦閱讀

    業界預期,5G、人工智慧(AI)、電動車、低軌衛星、元宇宙等 5 大市場應用,將帶動今年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邁大步。 台灣經濟研究院調查廠商分析,半導體和資通訊業界看好 5G 和人工智慧(AI)帶動需求,且預期今年COVID-19(2019 冠狀病毒疾病)Omicron 變異株疫情可望趨緩,不過原物料和晶片缺料、美中貿易戰、疫情變化仍是今年觀察重點。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期,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成長力道持續走強,規模將攀上 1140 億美元新高,其中半導體前段(含晶圓製程、晶圓廠設施和光罩設備)和後段(含組裝、封裝和測試)設備需求成長帶動,SEMI 預估前段晶圓廠設備今年規模到 990 億美元,較去年 880 億美元成長 12.4%。 今年晶圓代工產能預估持續滿載吃緊,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指出,加入車用晶片後,半導體成熟製程持續不足,產能短缺「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加上市場需求成長速度,超過晶圓廠擴廠增加產能速度,半導體產能不足狀況就會延續。 封測大廠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表示,今年全球半導體產能持續吃緊,不過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有 53 個晶圓廠正在規劃中,對於未來半導體的量與質都有影響。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持續擴增南科廠 ...

    在電動車領域,鴻海集團攜手品牌車廠 Stellantis 布局車用晶片,最快 2024 年量產,旗下工業富聯也與車用半導體廠恩智浦(NXP)策略合作。鴻海與中國汽車品牌商吉利集團雙方旗下子公司也合資成立山東富吉康智能製造,布局積體電路晶片、智慧控制系統、智慧基礎製造設備等。 鴻海今年上半年將在台灣正式銷售電動巴士,今年下半年在美國、泰國、中東等地的電動車產線與專案陸續啟動;其他台灣廠商在電動車和充電樁零配件布局也持續擴展。

    在元宇宙應用,宏達電、廣達、積極擴展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裝置,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布局元宇宙基礎設施、專業工作站、AR/VR 裝置、遊戲主機等產品;體感設備大廠智崴推出第3代飛行影院設備,強攻元宇宙遊戲。 在低軌衛星,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分析師曾巧靈指出,包括印刷電路板、天線、射頻元件、低訊降頻器、纜線與電源供應、以及系統組裝等廠商,切入地面設備製造端;印刷電路板、天線、太陽能電池、遙測、推進馬達與散熱片等零組件,切入衛星製造。

    【英特爾執行長會不會躲在辦公室哭】蘋果棄用英特爾晶片後,2021 年業績直直飆 中國派出科技巨擘研發晶片,志在拿下「晶片自造」強國寶座!從資金投入跟研發進度一比,台積電可還有勝算? 《路透社》:台積電的「矽盾」成功拉美抗中,但台灣仍處在「火線上」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半導體資通訊看好2022景氣 但缺料疫情仍待觀察〉。首圖來源:Rob Bulmahn)

  2. 2021年1月7日 · 確保原料供應、快速配送這 2 國產 2014 靠導入科技管理建立電腦行控中心各混凝土廠可靈活跨區調度大幅提升生產效率跟供貨速度吳志仁說以台積電南科廠來講國產在台南高雄的 8 個廠互相支援產能利用率能維持在 8 5 以上 ...

  3. 2020年10月15日 · 一名業界人士指出聽到台積電決定要興建南科六廠相當驚訝一方面當時全球只有兩座十二吋晶圓廠而且都正在興建中一座是英特爾的另一座是西門子的 Infineon。 這種全球最先進的製程台灣並非沒有能力開發只是台灣一向跟在大廠後面供應產能一九九八年半導體的景氣正從谷底開始爬升台積電卻讓競爭者喘一口氣的時間都沒有台積電還在六廠配置第一條十二吋晶圓生產線也是全台灣第一條點一三微米銅製程的生產線。 泥濘的地表,馬上被一部部載來了鋼筋和水泥的卡車,劃下深陷的輪胎痕跡,台積六廠所需的高拉力鋼筋共三萬四千噸,等於可以建兩千五百戶國宅。 第一批台積電人員約三十人,在資深建廠工程師林俊吉、處長劉人名率領下進駐,臨時搭建的兩層樓工寮就是「戰爭臨時指揮所」。

  4. 2021年12月27日 · 國內投資方面台積電竹南先進封測廠將在 2022 下半量產系統整合單晶片SoIC);中油高雄煉油廠舊址將設立晶圓廠2022 開始動工預計在 2024 量產 7 奈米與 28 奈米製程。 海外投資方面,在中國的南京廠擴增 28 奈米新產能,預計 2023 年中達月產 4 萬片的規模;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 5 奈米廠第 1 期興建中,預計 2024 年量產;台積電也將在日本 熊本縣 設立特殊技術晶圓廠,預計 2022 年開始建廠,2024 年生產 22 奈米及 28 奈米製程。 ♦ TO 推薦閱讀: 台積電設立廠務學院,至今已培養 1800 位半導體新人才!

  5. 2022年9月19日 · 台積電促建的國內第一座民營再生水廠台積電南科再生水廠於今19日正式通水這是全球首度將工業再生水用於半導體生產台積電也指出他們將持續與政府合作不排除於竹科和中科興建再生水廠使台灣廠區有望於 2030 年再生水替代率達 60%

  6. 2020年11月12日 · 由於台積電在南科設置先進製程晶圓廠成為全球最大的 EUV極紫外光基地為了協助客戶實現先進製程晶片的量產並提供最即時和完備的支援ASML 已於日前宣布在南科成立 EUV 技術培訓中心。 ASML 臺灣暨東南亞區人資總監劉伯玲認為南臺灣的科技潛能將不斷提升(圖片來源:ASML 提供) ASML 臺灣暨東南亞區人資總監劉伯玲表示:「電子束檢測設備生產工廠也將設在南科,並配置研發支援技術團隊,預計在 3 年內成長到 350 人的規模,屆時 ASML在臺灣的研發人員總數將達到 500 人以上。 ASML 落腳南科,是外商看好南臺灣發展潛能的具體展現。 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頂尖業者起而效尤,在南科形成科技含量更高的半導體聚落。 此趨勢,也將吸引新一波的專業人才移居臺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