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30日 ·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九,相傳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在雲林縣崙背鄉有一間天公廟,早上有許多鄉親前往參拜,廟方除了為天公祝壽之外,也送給民眾一個壽桃吃平安,以祈求鄉親們能平安一整年。

  2. 2024年2月18日 · 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高雄美濃的廣善堂每年到了這一天,就會舉辦「送聖蹟」活動,希望透過代代相傳的精神,將美濃崇尚文風的特色保留下來。. 客家人尊重文字,將「字紙」稱作「聖蹟」,每年廣善堂的「送聖蹟」活動,穿藍衫的婦女都會 ...

  3. 2024年3月11日 ·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盤花是六堆客家庄特有的民俗文化,以生活周遭栽種的花卉,經層層疊排放在盤中,敬獻給神明的虔誠表現。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 何金樑:「林業相關的單位送我們的樹,像新丁花這些,我們也布置在伯公邊上,希望每年盤花的花材都能夠用自己種的,誠心誠意的來供奉給自己最敬愛的伯公。 「晉爵晉祿引主祭者上堂行初獻禮。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傳統三獻古禮搭配客家八音辦理祭祀伯公,將客庄日常習俗與客語生活經驗繼續傳承。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 何金樑:「二月初二,伯公的生日,我們往年都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請大家對我們自己的伯公做尊敬的敬拜。 「喔! 了。

  4. 一早廟方工作人員在指揮下,引導載著上千台斤的神豬車輛進入新埔褒忠義民廟廣場,將車輛停放在事先規畫好的位子,廟門口外的民眾由於沒有通行證因此被禁止進入。 民眾 楊先生:「早上很早就帶我太太看神豬,每年和我太太,都有來這裡義民廟拜拜,它今天管制,我沒辦法進去。 」 枋寮庄總爐主 林錦華:「若是開放,全部進來拜的時候幾千人,以前每次都上萬人,所以對那些我們的信士,比較抱歉,在這裡向他們對不起,因為疫情的關係多多原諒。 」 記者 錢薇如:「量體溫 用酒精消毒,還有用實聯制掃QR Code,這些都是現在進入廟內,要做的防疫措施。 」 總統蔡英文,出席活動致詞時表示,今年台灣面對疫情、水情,及風災諸多挑戰,因為全民共同齊心努力、面對,才能守住家園,這就是義民精神的展現。

  5. 2023年12月7日 · 謝平安,是每年在秋季收成之後,依照年例舉行的謝恩儀式,雲林縣崙背鄉的奉天宮,每年農曆10月25日,會舉辦3天的慶讚平安節活動,除了神明遶境之外,也要讓村內的五營兵將休息放假,藉此感謝神明一年來的保佑。 崙背媽祖及信眾在村庄口,迎接北港媽祖到崙背鄉做客,並且一同坐上神轎,在崙背鄉的大小街道遶境賜福,而在前面開道的兩尊神將,脖子上則掛了一大串餅乾,沿路發送給民眾吃平安。 民眾 曾小姐:「這個可以吃平安的, (給誰吃呀),給,分給有緣人吃,對。 崙背奉天宮神務課長 廖東寶:「我們將軍出門就是掛那個餅,要給這些信眾吃平安,像是小孩子不曾看過將軍的會害怕,拿回去騙小孩。

  6. 2021年6月17日 · 文史工作者 周正義:「這個習俗是從原鄉帶過來的,那比較簡單的一種方式,就在自己的廳,客廳,廳堂這邊,就把自己奉祀的神明,就全部寫上去這樣子。 在石門區海邊一座廟宇,叫做十八王公廟,其由來是清朝中葉,17個人因為遭逢海難身亡,當地的練氏族人在收葬時,跟隨17人的一隻狗也跳入殉葬,而說到石門的練氏,來台祖就是福建汀州武平的客家人。 一路從淡水到三芝和石門,汀州客家人還保有具特色的信仰,這些都是重要的文化底蘊,也是在地故事不可或缺的內容。 收藏: 分享: 【吳湘屏 羅弘昇 新北市】 台灣的客家腔調,大家較為熟知.

  7. 2023年3月1日 · 民國68年改建的高雄美濃朝天五穀宮,在歷經地震、颱風等災難,出現了屋頂漏水,整體結構需要修繕的情形,為了避免修繕期間對神明不敬,今天(1日)不少來自各地的信眾,以百人接力的方式,為五穀神農大帝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