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99課綱的學測102年施測之自然考科範圍基礎物理基礎物理A基礎化學基礎化學基礎生物(1)、基礎地球科學

  2. 學科能力測驗 (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 [3] ),簡稱 學測 ,是在 中華民國 舉行的一種大型 考试 ,用來鑑定學生是否具有進入大學的基本常識。 而固定每年七月舉辦的 分科測驗 則是用於大學分發入學。 有別於過去的 聯考 ,學科能力測驗用於中華民國的 大學多元入學 新方案,其成績僅定位在中華民國各 大學 校系檢定學生的「門檻」:依其特色、需要,先訂定學科能力測驗的標準,只有通過此一標準的考生,才可以參加中華民國的「大學甄選入學」或「大學考試分發入學」。 也就是說, 大學 校系幾乎都是依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的高低,作為該考生是否能進入該系就讀的唯一依據。

  3. 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 (英語: Advanced Subjects Test [1] ),簡稱 指考 ,為 台灣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中三大 入學考試 之一 [註 1] ,由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舉辦,自2002年 聯考 廢除後開始實施至2021年,考試科目共10科。 指考在111年度(2022年)起改制為 分科測驗 ,考試科目由10科減為7科 [2] [3] [註 2] 。 簡介 [ 編輯] 設立背景 [ 編輯] 2002年指定科目考試准考證. 2002年(民國91年), 中華民國教育部 為減輕學生的壓力,以及 大學聯考 造成教學不正常,因此廢除聯考、改用 多元入學 方案,指定科目考試即為其中一環,給考生進入大學的另一管道。 另一個主要管道為 學 的申請入學。 測驗目標 [ 編輯]

  4.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 (英語: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 ),簡稱 基測 、 國中基測 ,為 中華民國教育部 過去曾為 國民中學 九年級 學生 舉辦的學習能力測驗,目的在 學生 升學 時利用成績供各高中、 高職 參考。 基測從2001年(民國90年)開始舉辦,用以取代 聯考 。 在2013年(民國102年)舉行最後一屆,之後由 國中教育會考 取代。 舉行年數為12年。 測驗科目時程及測驗日時程表 [ 編輯] 第一日考科: 英語 科、 自然 科、國文科、 寫作 測驗. 第二日考科: 數學 科、 社會 科. 考試遲到15分鐘不得進場應試. 考試未滿30分鐘不得提前交卷離場. 歷史演變 [ 編輯]

  5. 在光學 顯微鏡學 中超高解析度顯微鏡學是一結合多項技術的專有名詞此技術讓影像解析度能超越 繞射極限 [1] [2] 。. 根據1873年 恩斯特·阿貝 的研究 (特別是對於寬場光源),光的 繞射 會造成傳統光學顯微鏡解析度的極限 [3] :一 數值孔徑 N.A.,且入射光 ...

  6. 數學分析 ,也稱 分析數學 、 分析解析學 (英語: Mathematical Analysis ),是普遍存在於 大學 數學系所的一門基礎課程。 大致與非數學系所學生所的 高等數學 課程內容相近,但內容更加深入,一般指以 微積分 、 無窮級數 和 解析函數 等的一般理論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它們的理論基礎 [註 1] 的一個較為完整的數學學科。 [1] 數學分析研究的內容包括 實數 、 複數 、 實函數 及 複變函數 。 數學分析是由微積分演進而來,在微積分發展至現代階段中,從應用中的方法總結升華為一類綜合性分析方法,且初等微積分中也包括許多數學分析的基礎概念及技巧,可以認為這些應用方法是高等微積分生成的前提。

  7. 自然頻率 (natural frequency),又稱 特徵頻率 [1] (eigenfrequency),是指一個系統在沒有外力或是 阻尼 的情形下,會傾向於 振盪 的 頻率 [2] 。 概述 [ 編輯] 當一個彈性體受激發產生自由振動,便被稱為 自然振動 ,且往往傾向於一個或一組特定的 自然頻率 。 自然振動與受外力帶領的強制振動 (forced vibration)不同,後者會跟隨外力所給予的激振頻率 (forced frequency)。 若是激振頻率接近、甚至恰等於自然頻率時,振幅將會增長許多倍,這個現象稱為 共振 且因容易使結構疲勞斷裂而惡名昭彰。 [3] 在一個 彈簧-質量系統 中, 有質量 m 以及彈簧勁度 k ,其自然頻率的公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