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9日 · 年輕女備孕7年都失敗 暴肥月經半年不來才知三病夾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29歲的年輕女性婚後一心想當媽但備孕7年多來肚皮始終沒動靜加上最近體重暴增月經不規則這才決定就醫檢查沒想到一檢查才知道 ...

  2. 2021年10月23日 · HOME > 健康匯流 > 莫名暴肥8公斤節食也沒用 她喘出劇烈胸痛才知命快沒了!

  3. 2020年10月20日 · 產後暴肥17公斤吃出重度脂肪肝 醫:減5%體重就可甩脂肪肝. (照/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後顧寶寶,也得盯緊體重!. 門診就有一名32歲的媽媽,產後為了照顧寶寶,常常三餐不定、疏於運動,使得體重一路失控,從原本 ...

  4. 2024年2月27日 · 吳佾璇指出最常見造成體重減輕的原因為腸胃道相關疾病惡性腫瘤則約占四分之一內分泌疾病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慢性感染或發炎如肺結核愛滋病自體免疫疾病等),以及心神經系統的疾病藥物的副作用也皆有可能導致體重減輕。 吳佾璇提醒,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約占所有原因的十分之一,比例不低。 建議若家中長輩出現暴瘦情況,除了留意是否是上述原因之外,同時須考慮會不會是嗅覺及味覺的變化,令老人家的胃口變差,因為也有可能是咀嚼與吞嚥功能退化,影響食物營養攝取,或者因行動或社會問題而備餐困難,同時也需要排除脫水、肌少症等問題,另外,老年憂鬱症也可能出現不典型的表現,且常以身體症狀而非情緒症狀呈現,容易被忽略。

  5. 2021年4月15日 · 其實是罕病大警訊. 2021-04-15. 陳 鈞凱. 庫欣氏症 罕病 體重異常. 字級. 罕見庫欣氏症作怪,害婦人體重異常,臉變圓、後頸變厚,無力又高血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飲食正常,體重卻失控飆漲,63歲的張女士就在短短半年內,體重快速增加,穿起衣服來腰部變緊、臉變圓,可是小腿肌肉量卻大幅減少,走沒幾步就腳痠需要休息,還出現高血壓、頭痛、失眠、疲倦無力等症狀,嚇到就醫,才發現是右側腎上腺有顆3.6公分大腫瘤,確診罹患罕見的「庫欣氏症」。 一開始就醫,張女士先經由心臟血管科及新陳代謝科診斷,一一排除腦下垂體疾病後,進一步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右側腎上腺的腫瘤蹤跡,手術切除腫瘤之後,再配合藥物治療,這才在6個月內體重下降7公斤,且不需再服用高血壓藥,體力也逐漸恢復。

  6. 2024年1月21日 · 2024-01-21. 陳 鈞凱.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減重 肥胖.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3歲的何小姐,從小身材就較豐腴,本來也不在意,但體重卻不受控制地攀升,最高峰時一度達到114公斤,深受其擾,只好求助減重特別門診,幸運的是,接受縮胃手術的半年內,藉由自身努力及手術協助,成功降至59公斤,達到了理想體重,且曾經一年沒有月經的她,也順利擺脫「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月經週期規則,並在一年半後自然受孕,成功迎接兩位可愛的小女兒,產後也無明顯復胖。 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暨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林逸峯表示,國人不孕症問題日益嚴重,其中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就是造成無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7. 2021年4月15日 · 上皮性囊腫是一種良性的腫瘤劉國威指出全身的皮膚都可能發生特徵是觸摸有顆粒結節感大小由幾公釐到數公分不等外觀呈堅硬球狀囊壁為正常表皮內容可能為角質物結晶或是膽固醇會單顆或多顆同時發生且隨著時間逐漸變大。 治療多先以藥物改善發炎情況,嚴重者須切開引流,讓內容物流出,待發炎緩解後再手術切除。 為什麼會發生上皮性囊腫? 原因可能與外傷、體質、飲食習慣等有關,像這類案例,正好發生於鼠蹊部皺摺處,就可能因為反覆摩擦,加上清潔不易而感染發炎,若長期未治療,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不可輕忽。 劉國威強調,鼠蹊部腫塊千萬別輕忽! 因為據統計,在鼠蹊部發現腫塊有3成都是惡性腫瘤轉移造成,因此一旦發現胯下腫塊且外觀有變化時,應該積極就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