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玉蘭(學名: Yulania denudata ),別名白玉蘭、望春花、玉蘭花,原產中國中部山野,現世界各地庭園常見栽培,是上海市市花。 中文中慣稱含笑屬的 白蘭 ( 學名 : Michelia x alba )為「玉蘭花」,但實際上兩者為不同種不同屬的植物。

  2. 玉兰 ( 学名 : Yulania denudata ),别名 白玉兰 、 望春花 、 玉兰花 ,原产 中国 中部山野,现世界各地庭园常见栽培,是 上海市市花 。 中文中慣稱含笑屬的 白蘭 ( 学名 : Michelia x alba )為「玉蘭花」,但實際上兩者為不同種不同屬的植物。 形態 [ 编辑] 落葉小 喬木 ,高可達15m。 樹冠卵形或近球形。 幼枝及芽均有毛。 倒卵狀長橢圓形葉子,長10~15cm,先端突尖而短鈍,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幼時被面有毛。 花大,逕12~15cm. 习性 [ 编辑] 喜光,稍耐蔭,頗耐寒,北京地區於背風向陽處能露地過冬。 喜肥沃適當濕潤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5~6),但亦能生長於鹼性土(pH7~8)中。 根肉質,畏水淹。

  3. 臺灣玉蘭花的最大產地在 屏東縣 高樹鄉 ,其次為 鹽埔鄉 [6] 。 在臺灣,在絡繹不絕的車道上向駕駛兜售「玉蘭花」(臺灣慣稱白蘭為「玉蘭花」或「香花」)的賣花人,為臺灣街頭常景(有賣花阿婆、賣花阿伯、賣花郎、賣花女)。 玉蘭花小販,攝於 車城福安宮 。 在 熱帶 、 南亞 熱帶和 中亞 熱帶地區的佛教 寺廟 中常種植白蘭用作 花供 [7] 。 參考文獻 [ 編輯] ^ 1.0 1.1 GRIN.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荷花玉蘭 ( 學名 : Magnolia grandiflora ),又名 洋玉蘭 (中國樹木分類學)、 廣玉蘭 (上海),為 木蘭科 木蘭屬 的植物,原產 美洲 , 北美洲 以及 中國大陸 的 長江流域 及其以南有栽培,北方如 北京 、 蘭州 等地有引種。 供觀賞,花含芳香油。 種名 grandiflora 意為「大花的」。 形態 [ 編輯] 枝幹 [ 編輯] 常綠 喬木 ,高度可達30米, 樹冠 卵狀 圓錐形 ,小 枝 和 芽 均有鏽色柔毛。 葉 [ 編輯] 荷花玉蘭葉卵狀長 橢圓 形,厚 革 質,長10-20厘米,表面有光澤,背面有鏽色柔毛,邊緣微反卷。 花 [ 編輯]

  6. 玉兰 ( 学名 : Yulania denudata ),别名 白玉兰 、 望春花 、 玉兰花 ,原产 中国 中部山野,现世界各地庭园常见栽培,是 上海市市花 。 中文中惯称含笑属的 白兰 ( 学名 : Michelia x alba )为“玉兰花”,但实际上两者为不同种不同属的植物。 形态 [ 编辑] 落叶小 乔木 ,高可达15m。 树冠卵形或近球形。 幼枝及芽均有毛。 倒卵状长椭圆形叶子,长10~15cm,先端突尖而短钝,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幼时被面有毛。 花大,迳12~15cm. 习性 [ 编辑] 喜光,稍耐荫,颇耐寒,北京地区于背风向阳处能露地过冬。 喜肥沃适当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5~6),但亦能生长于碱性土(pH7~8)中。 根肉质,畏水淹。

  7. 臺灣玉蘭花的最大產地在 屏東縣 高樹鄉 ,其次為 鹽埔鄉 [6] 。 在臺灣,在絡繹不絕的車道上向駕駛兜售「玉蘭花」(臺灣慣稱白蘭為「玉蘭花」或「香花」)的賣花人,為臺灣街頭常景(有賣花阿婆、賣花阿伯、賣花郎、賣花女)。 玉蘭花小販,攝於 車城福安宮 。 在 热带 、 南亚 热带和 中亚 热带地区的佛教 寺庙 中常种植白蘭用作 花供 [7] 。

  8. 蘭科 ( 學名 : Orchidaceae ) 植物 俗稱 蘭花 ,是 開花植物 中的第二大 科 [2] ,是最多樣、最廣布的科之一。 花朵艷麗的熱帶蘭花通常叫做 洋蘭 。 洋蘭並不一定是外來種, 大中華地區 亦有豐富的野生洋蘭資源。 [3] 蘭科現有870 屬 ,大約有28,000個 物種 [4] [5] [6] ,和另外100,000餘個園藝家培養的交配種和變種。 中國有171屬1247種以及許多亞種、變種和變型。 臺灣有104屬478種。 所有的野生蘭科植物均被列為《 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 (CITES)的保護範圍 [6] 。 它與 菊科 是開花植物的兩個最大的科,但因成員數量不斷變化而無法確定哪個科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