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11日 · 宥勝、吳宗憲,還有拿下影帝的吳慷仁,這些台灣藝人接二連三的「內地內地內地」,加上吳宗憲那段數十年如一日但毫無邏輯的「台灣影視產業問題分析」脫口秀,實在讓人納悶: 台灣的演藝圈,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了? 有朋友問我,台灣藝人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大量使用「內地」一詞的? 我答不出來。 所以我決定來好好研究一下。 查了歷史新聞之後發現,「內地說」的爆發期大約是2005年。 這年,也是台灣藝人在中國演藝事業「開花結果」的時間點。 根據聯合報的「聯合知識庫」,在吳宗憲還沒到中國工作時,他就已經成為「內地人」了。 而且,不只是檯面上的藝人,連幕後的工作人員(電視台主管、編劇、製作人)也已經內化。 有部會首長曾公開表示「內地」一詞並不恰當,但這個首長在短短一年多後,就立刻打臉自己。

  2. 2017年3月6日 · 昔日自衛隊副隊長陳仁悲帶領學弟妹循著舊路徑重返車站並傳承大愛精神。 圖片由中央社提供。 文/ 魚夫. 根據《聯合新聞網》的報導: 高雄市議員蕭永達結合西區扶輪社、雄中、雄女、雄商、雄工與樹德家商,今天舉辦「英雄返校,雄中自衛隊出巡」大遊行,重返自衛隊保護民眾路程,強調公義和平精神。 副市長許立明表示,「雄中自衛隊」是另類的二二八故事,本省籍民眾伸手照護外省籍,是肅殺事件中的難得溫情。 70年前的3月4日,二二八事件正襲捲台灣,雄中、雄女、雄商、雄工4校的本省籍學生成立「雄中自衛隊」,保護了外省族群。 70年後的今天,90高齡的自衛隊副隊長陳仁悲參與「英雄返校─雄中自衛隊出巡」活動, 帶著年輕學子從雄中紅樓出發遊行到昔日軍隊鎮壓的高雄火車站,短短500公尺,百感交集…(詳見 報導全文 )

  3. 2016年8月2日 · 提及父親被迫簽約的過程,葉頌回憶當時父母親正在用餐,四名彪形大漢分別為國民黨情治人員馬葆民、黃魏臺、王德及張開任,配槍並開著兩台吉普車就將父母親帶走畫押,威脅父親簽立買賣證書;並由已過世的國民黨大老郭驥先生擔任簽約代表人,木柵

  4. 2018年2月27日 · 這本書來自管健寫的「你不知道的台灣」系列,這一系列在 PChome 部落格上累積的人氣高達 128 萬,或許你不見得能認同他的觀點,但你多少會好奇他提到的真實故事:我們知道二二八事件,那三八大屠殺又是什麼? (責任編輯:余如婕) 文 / 管健. 先別談二二八了,你聽過三八大屠殺嗎? 解嚴之後每逢二二八,都是台灣人難以脫逃的災難。 因為這些弱智媒體,永遠就只會追逐當年在美國做抓扒仔的總統有沒有被吐口水? 或是殺人屠夫的銅像有幾處還沒被潑漆抹糞? 二 一五年可好了,又多了一個隱性的小蔣粉絲柯 P 當上了台北市長,接不接受另外那個顯性粉絲老馬的「死亡之握」,竟然也成了花邊新聞;這樣被弱智媒體消費化與娛樂化之後的二二八,悲劇早已成了鬧劇。 回歸正題,二二八事件究竟是歷史上的必然? 還是偶然?

  5. 2015年12月23日 · 近期在陸劇方面大多是演精明、善於心機的女王、皇妃型的角色,在于正的《美人心機》當中飾演頗具心機的竇漪房,在與黃曉明合作的《精忠岳飛》中飾演溫柔婉約的李孝娥。 除此之外,在待播劇中還有一部眾所矚目的 《秀麗江山之長歌行》 ,改編自李歆的原著小說《秀麗江山》,在劇中與弘合作,分別飾演男女主角劉秀及陰麗華(請讓本編該一下:本編等這部戲等到頭髮都白了……到底什麼時候要播! )。 而上半年還有一個綜藝節目 《我們相愛吧》 可以看到私底下的林心如,率性及充滿少女心的一面,與古裝劇中的形象大不相同。 很推薦想要多認識林心如的觀眾朋友喔! 陳喬恩》陸劇代表作:錦繡緣、笑傲江湖、勝女的代價、偏偏喜歡你.

  6. 2017年6月30日 · 最新曝光的108年全新歷史課綱草案批露了臺灣史的主題,在「近代國家的成立」這個單元的「臺灣共同體的形成」這個項目, 第一個條目要談「從馬關條約到台北和約」,根據這條課綱,教科書勢必討論臺灣主權與中華民國政府的關係。 然而,在教科書篇幅有限的情況下,要把這個問題弄清楚,需要更多課外的討論與研究。 近年來因為藍綠對立的關係,國民黨對於臺灣主權的主張,就是屬於中華民國,無庸置疑。 而獨派學者的立場也多從國際法角度,強調臺灣主權不屬於中華民國,主張中華民國必須消滅。 然而,除了這兩種角度,有沒有第三種立場,可以拋下意識形態所預設的前提,單純從史料來看待臺灣主權與中華民國政府的關係? 這是筆者所關切的。 一、原本臺灣主權移交中華民國的可能性. 先來談談臺灣主權為何有移交中華民國政府的「可能性」。

  7. 2016年9月6日 · 文/ 陳巍仁. 兒童讀經班或普及各級學校的《弟子規》教學,我是認為應該踩下煞車,絕對不宜用「讀讀也無妨」的心態視之。 我反對窄化的兒童讀經教育,源自教學現場感到的焦慮,附圖這篇文字就是其中一個原因。 這學期教學我曾花了些時間討論經典教育的問題,這位同學非常認真的給了我回饋,在此同時,也讓我明白還有哪些問題尚待解決。 那麼我們就來一一解卦。 今年我在大一做過普查, 在過去「學校教育」中讀過《弟子規》的,約佔95%,讀過《靜思語》的,約佔80% 。 這是很驚人的數字,因為在我們這一代的啟蒙讀物中,根本沒有這兩本書的蹤影。 也就是說,此二書的「典律化」過程,乃是在這二三十年內迅速完成,這裡面當然就有很多蹊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