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14日 · 熱門文章. 世紀文豪海明威和第二妻子的合照 (圖/wikimedia) 狹義的依戀障礙,指的是無法完整形成「在有所選擇之下,對特定依戀對象的依戀」。 換句話說,有這種依戀障礙的人,不是對誰都無法建立依戀,就是反過來對誰都能親密相待。 後者乍看之下似乎沒有問題,但只要仔細思考就會發現那其實是很嚴重的障礙。...

    • 邊緣型人格有什麽特點?
    • 什麼是邊緣性人格障礙?
    • 如果我自己/我關心的人可能是邊緣型人格,我應該怎麽辦?

    1.什麽都不穩定

    情感上:邊緣型人格的人,情緒在一天中(甚至一個小時中)可能會有多次的劇烈起伏。與雙相情感障礙不同的是:抑郁和躁狂更替周期較長,而邊緣型人格的人,情緒轉變的太快,就像龍捲風,幾分鐘內跌宕起伏,異常刺激。 人際關係模式:在人際互動以及親密關係中,邊緣型人格的人往往無法,或很困難與他人形成穩定且持續的關係。他可能對你忽冷忽熱,前一秒還跟你恩愛有加,後一秒冷淡的不行。

    2. 極度害怕被拋棄

    上述各種不穩定的根源,是邊緣型人格的人對於被拋棄的強烈恐懼。被他人拋棄,對於邊緣性人格的人來說,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也是最無法接受的。他們可能會努力逃避真實或者想象中的被拋棄,「你只要不離開我,要我怎麽做都行」是典型的邊緣型人格特徵。

    3. 衝動易怒

    爆發的憤怒:邊緣型人格的人就像活火山一樣,可能完全沒有預兆地爆發出情緒,而且情緒爆發的後果很嚴重。當他們因為被拋棄而感到生氣、委屈、驚恐和憤怒時,他們會被這些壓迫性情緒所淹沒,從而失去自我控制。有些時候這些情緒完全是不合時宜的,也許一個微小的批評就可能招來憤怒的爆發。 但神奇的是,邊緣型人格那種獨特的、極端的「人格美感」甚至會吸引很多人接近他們。他們隨時散發著一股迷人卻有點危險的氣息,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很有魅力的。在「正常」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比常人更加陽光有活力、善良親切。電影中很多富有魅力的角色都帶有邊緣型人格的特質(參考自殺小隊中的The Joker & Harley Quinn)。 同時,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邊緣型」特質,這些特質並非一無是處。在某些邊緣型特徵水平上偏高,例如「有衝勁」、在社交中可以快速吸引他人並建立關係的能力,也許會在生活中幫助到我們。並且,存在一些類似「敢愛敢恨」和「放縱不羈」的邊緣型特質可能會令一個人顯得更可愛,更真實。畢竟,「真性情」是最吸引人的。

    擁有一些邊緣型特質可能是單純的「性格古怪」,但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卻是另一回事。 以下是美國精神障礙診斷手冊DSM-5對於BPD的診斷標準: 也許看完以上特徵你會想到:「啊,我有一朋友就是這樣的!」或是默默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但僅憑幾個特徵就診斷一個人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是遠遠不夠的。真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他們極端的行為和壓迫性情緒往往嚴重到已經開始影響社會功能,讓他們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而且,精神健康狀態是一個連續的譜係,並非單純只有「患病」或「健康」的兩極狀態。每個人可能都有一些與診斷標準相似的特徵,但千萬不要中了「醫學生綜合症」的招,看完一篇科普類文章就得一種病。所以,不要輕易地對號入座,不要覺得自己或者身邊的人可能有上述...

    正因為邊緣型人格是一種「人格」,它並不需要被「徹底根除」。但是,邊緣型人格所帶來的影響是可以被緩解的。 如果邊緣型特質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正常生活,那麽就需要求助於專業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目前,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被證明對治療BPD有顯著效果。它的研發者,心理學家Marsha Linehan這樣形容邊緣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就像一個身上90%的面積被重度燒傷的人,他們的情緒沒有皮膚保護,輕輕的一個觸碰就會引發極大的痛苦。」 辯證行為療法的目的就是為那些情緒被燒傷的人們重建「皮膚」,讓他們學會疏導自己的情緒,不被如海嘯般情感所淹沒而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對於那些不得不與邊緣型人格接觸的人來說,他們讓人很頭疼,也很令人心疼。 ...

  2. 2018年12月4日 · 1.親密恐懼 fear of intimacy. 逃避型依戀的人們往往對於伴侶之間的親暱行為很抗拒,比如牽手、擁抱、性接觸等等。 甚至有時伴侶對自己表達關心時,逃避型依戀者都會覺得窒息到想要躲開。 逃避型依戀者對私人空間的需求很高,拉近關係會使他們產生一種被控制的恐懼感。 他們在關係中也隨時處於防禦狀態, 準備著關閉自己的「情感閥門」,從關係中撤離 。 (圖/簡單心理)...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8年12月4日 · 1.不要強迫他們. 如果逃避型依戀的伴侶對你若即若離,很排斥你的接近的話,那麼首先不要強迫他們接受。 強迫或者暴怒只會讓他們處於更加激烈的壓力狀態下,變得更加退縮。 2.幫助他們認識並接受自己. 我們能夠做的,是努力去 幫助逃避型依戀者更了解自己 ,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和情感反應的規律,比如在哪種情況下容易讓他們產生迴避,哪些是他們難以接受的親密舉動等等。 (相關報導:...

    • 任意依戀評價1
    • 任意依戀評價2
    • 任意依戀評價3
    • 任意依戀評價4
  5. 2016年10月12日 · 依戀問題,不只發生在兒童身上,社會上也充斥著有依戀障礙的成人,長大後,仍深受依戀障礙影響的偉人亦不少,例如文豪夏目漱石、太宰治 ...

  6. 2018年1月27日 · 迴避型依戀的人們往往對於伴侶之間的親暱行為很抗拒,比如牽手、擁抱、性接觸等等。 甚至有時伴侶對自己表達關心時,迴避型依戀者都會覺得窒息到想要躲開。 迴避型依戀者對私人空間的需求很高,關係的拉近會使他們產生一種 被控制的恐懼感 。 他們在關係中也隨時處於防禦狀態,準備著關閉自己的「情感閥門」,從關係中撤離。 2、假性獨立 pseudo-independence....

  7. 2018年11月23日 · 在著名的依戀理論中,有一個維度的依戀特徵被稱為 依戀焦慮(attachment anxiety) :高依戀焦慮個體在親密關係中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並極度缺乏安全感,他們如此地害怕分離,以至於所擔心的事往往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此外他們還常常為此對伴侶大發雷霆, 用過激的情緒反應來獲得伴侶的關注和愛(Bowlby,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