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食考學.序言. 旅行與美食,向來有著密布不分的關係。. 透過美食探索世界,不管是誰都辦得到,而且讓旅行被賦予了更深的意義。. 2018年5月,我從日本出發,花了半年的時間,周遊世界30個國家。. 3年前,我辭掉了20多年的報社工作,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 ...

    • 何謂地中海飲食1
    • 何謂地中海飲食2
    • 何謂地中海飲食3
    • 何謂地中海飲食4
  2. 2020年9月29日 · 從海洋到海鮮、從海鮮到人體,塑膠微粒大軍正在反撲人類生活,就連食物、空氣都含有微塑膠。 當歐盟、加拿大2021年起禁塑,台灣18年來的限塑政策成效如何?

    • 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 和鮪魚劃清界線
    • 河豚的考驗:弔祭、吃、放生
    • 正視海洋危機

    「世界自然基金會如果把黑鮪魚列入『避免食用』的名單,消費者就不會信任我們,所以我必須小心 拿捏自己的立場。」伊澤喜歡主動選擇自己的戰場:他促使連鎖超市採購經過海洋管理委員會認證的海鮮——只有以合乎環保道德方式捕捉的海鮮,才能獲得這項認證——甚至還說服了連鎖商店販售海洋管理委員會認證的雪蟹和赤鰈。 終生觀察日本的唐納.瑞奇(Donald Richie)寫道:「日本人認為自己善於適應、改善以及合作。他們仰慕的不是自然的事物,而是人類形塑自然的成果。」伊澤同意日本人確實對科技解決自然危機的能力相當樂觀。而且,日本也的確有改善自然的實際經驗。日本科學家最早育蝦成功,日本航空公司也最早發展出厭氧科技,使得活魚能夠在人工冬眠的狀態下運送到世界各地。2002年,在和歌山縣的近畿大學,一位名叫熊井英水的科學...

    不過,我也打算把一種重要的食用魚類排除在我的飲食對象之外。這種魚類就是鮪魚,不只是黑鮪魚,而是鮪魚的各個主要物種,不論是罐裝鮪魚,還是經過壽司廚師的巧手料理過的鮪魚生魚片。經過這趟旅程,我發現鮪魚絕對是最不該吃的一種海鮮。 健康議題還只是問題的開頭而已。各類鮪魚的捕捉方式都相當值得關切。美國鮪魚罐頭上的「無害海豚」標籤並不是良好捕魚行為的保證。在東太平洋,海豚一直都免不了遭到鮪魚罐頭工業的危害。單是2004年,就有1,461條海豚死於巾著網漁船的捕撈活動。不過,這已算是大幅改善的結果了。在「無害海豚」標籤出現之前,海豚遭害的數量經常達數十萬之多。儘管如此,和捕捉鮪魚最常見的延繩釣法比較起來,巾著網的危害又算是小得多了。鯊魚、劍旗魚、海鳥、烏龜都經常誤觸延繩釣漁船的魚鉤而因此死亡。根據永續海鮮...

    我抵達日本之後,許多水中生物都因我的口腹之欲而死。在東京之旅的最後一天下午,我決定給魚兒報復的機會。我接受了一項邀約,打算品嘗惡名遠播而且含有劇毒的河豚。 河豚含有河豚毒素,這種毒素近似箭毒,只要一毫克即可讓30名成人喪命。在東京的800家河豚餐廳裡,顧客享用著香煎河豚魚排,搭配由烤河豚鰭調味的清酒,經過政府認證的廚師則小心翼翼地丟棄有毒的河豚肉,就像處理著醫療廢棄物一樣。儘管如此,每年還是都會發生數起因食用河豚而中毒死亡的意外事件,尤其是堅持一定要吃河豚內臟的漁民。在吃河豚而死的人物當中,最有名的是歌舞伎演員坂東三津五郎。他要求京都一家餐廳的老闆為他送上4份魚肝,結果因此中毒身亡。該名廚師因此遭到吊照8年的處分。 河豚中毒通常在進食後20分鐘發作,症狀包括口乾舌燥、視力模糊,以及全身肌肉癱...

    日本人雖然可能是全世界對於海鮮最貪食無饜的民族,對黑鮪魚和捕鯨行為的矛盾態度也可能讓西方人為之震驚,但這個社會與海鮮的關係既然如此複雜古老,必然有值得讚揚之處。我看過魚販在前往市場的途中到波除稻荷神社前鞠躬致敬,也看到了壽司供應商協會在市場入口的石頭上所刻的文字:「我們以美味的壽司滿足了許多人類,但也必須停下腳步,弔祭魚兒的靈魂。」西方人很少對自己所吃的海洋生物表達出這樣的敬意。有誰看過天主教的主教或猶太教的祭司向市場裡的庸鰈靈魂請求原諒? 世人一旦開始正視海洋的危機,日本人提出解決方案的速度也相當明快。他們必須如此:因為海鮮對日本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我輕撫手上的河豚,然後盡量輕柔地讓牠滑進暗灰色的水裡,看著牠迅速消失在隅田川的水面下。 我最後一次瞥見牠的時候,牠正朝著太平洋的方向前進。

  3. 2020年6月14日 · 總舖師與水腳最漫長的寒冬──疫情下,失溫的古早菜和宴客文化. 疫情期間辦桌場次稀少,總舖師薛孟輝的生財工具只能存放在倉庫中,暫無用武之地。. 1990年代,農民曆見紅的好日,廟口和馬路邊都是「黑松大飯店」──總舖師不論強風暴雨、橋斷路崩,都 ...

    • 何謂地中海飲食1
    • 何謂地中海飲食2
    • 何謂地中海飲食3
    • 何謂地中海飲食4
    • 何謂地中海飲食5
  4. 2017年3月20日 · 改變「顧客至上」的觀念──日本《食通信》的澎湖之旅. 編按:日本第一本附食材,被稱為「可讀又可以吃」的雜誌情報誌《東北食通信》團隊,日前造訪澎湖進行交流,分享如何在消費者與生產者間建立信任及平等關係。. 《報導者》與澎湖《貝傳媒 ...

  5. 〉是一篇看似平淡無奇的散文,描寫了沃克在峇里島時看見一隻母雞所引發的種種隨想。一面帶著三隻小雞找食物、一面領著牠們過馬路的這隻母雞,竟讓沃克不禁與牠產生了認同的情感,她不但揣想著牠的「身世」,也細細觀察牠的身形姿態。

  6. 2023年2月23日 · 飲食作為比喻無處不在,末代沙皇的骨骸裡混了他廚師的骨骸、列寧擁有廚娘象徵了共產革命的變質、麵包代表生命、蘇聯被瓜分得像頭野豬等等,香氣四溢而危機四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