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0日 · 2020-12-20 14:21. +A -A. 加入收藏. 俗語:「吃湯圓才會長歲數」,這話其實其來有自據傳最早是源於周代到漢初當時以冬至始為歲首一整年的開始),一直傳到現今冬至不免俗一定要吃湯圓更有象徵團圓的意義週一21就是今年度的冬至」;不過自己煮湯圓的話有什麼技巧避免煮出破湯圓? 而湯圓也可以用電鍋來煮喔! 鍋子瓦斯自煮湯圓. 湯水先煮好. 湯水分開煮,才不會攪拌的時候弄破湯圓。 水量要多 滾水就下. 水夠多的話,避免湯圓黏在一起造成湯圓破裂。 鍋鏟比湯匙好. 煮湯圓時,用鍋剷輕輕推動湯圓,可避免湯圓黏鍋。 點水. 稍微膨脹浮起時,用鍋剷背面壓一壓,會讓湯圓的熟度均勻。 湯圓不久煮. 湯圓煮熟時,蓋上鍋蓋悶5分鐘,讓湯圓更為軟Q。 電鍋煮湯圓.

  2. 2019年12月19日 · 冬至到了許多人都會吃湯圓應景但4顆包餡湯圓熱量就等於一碗飯想要吃得健康不會有太大負擔可以怎麼做? 衛福部提供了幾個小撇步,教大家如何健康煮、聰明吃! 衛福部指出,如果吃了4顆包餡的甜、鹹湯圓,或30至35顆直徑1公分的無餡小湯圓,熱量約280大卡,等於吃掉一碗飯,也等於60公斤的人慢跑半小時、或走路(4公里/小時)1.5小時消耗的熱量,且湯圓內餡多少會添加奶油或豬油,烹煮調味時也會額外加入糖份,若是油炸小湯圓,再沾上煉乳、花生粉一起吃,就會吃進更多油脂與糖的熱量。

  3. 2018年3月2日 · 冬至一定要吃湯圓輕咬一口軟Q的外皮綿密的芝麻餡花生餡馬上流出來滿口湯圓甜香心裡也充滿幸福的感覺湯圓雖然好吃卻不易咀嚼不易消化提醒年長者食用時務必小心為上

  4. 2019年12月18日 · 冬至將至來碗熱呼呼的湯圓溫暖又應景但市面上有些湯圓不符合規定例如有些白色湯圓添加禁止使用的防腐劑若大量食用易造成肝腎負擔另外紅色湯圓也要注意是否添加非法著色劑以免有致癌疑慮南投縣衛生局日前抽驗市售湯圓發現有一件產品不符合食安法其白色湯圓的防腐劑去水醋酸含量超過合法使用標準已被衛生局查出並開罰業者。 湯圓禁添加去水醋酸,大量時增肝腎負擔. 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去水醋酸」是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但僅限於使用在人造奶油、乾酪、乳酪等食品,且添加量限於0.5%以下 (每公斤限量為0.5公克以下)。 針對湯圓 ( 澱粉 )食品,禁止使用「去水醋酸」當作防腐劑。

  5. 2021年2月25日 · 農曆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依過往習俗人人都會來一碗象徵團圓幸福的湯圓你可能會疑惑冬至吃湯圓元宵節也吃湯圓同一種東西不僅吃2次還有不同的名字到底要怎麼煮才不會肚破腸流」,又為什麼小孩子最好別吃紅色小湯圓呢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9年2月15日 · 傳統冬至所吃的湯圓並非包餡湯圓而是將糯米粉和水混合並染上紅色直接搓製成紅白二色的湯圓搭配糖水甜湯或是鹹湯食用現在常吃的包餡湯圓則是分別做好糯米粉糰和餡料再把餡料包入糯米粉糰中搓成球狀。 現在的湯圓餡料口味豐富,甜鹹皆宜,無論是紅豆、花生、 芝麻 ,還是抹茶、豬肉等,都能成為湯圓的餡料。 相較於元宵, 湯圓 製作使用糯米粉糰,含水較多,成品的表面較為平整,口感也較為細膩。 在製作時,還能在糯米粉糰中加入些許油脂一起揉製,讓粉糰的質地能夠更加光滑、不黏,更容易搓揉。 無論是湯圓或元宵,吃得開心健康最重要. 無論是冬至或元宵節,消費者往往是藉由購買市售的冷凍 湯圓 來慶祝節日。 不過,在享用湯圓的好滋味的同時,也需要注意湯圓的熱量其實不低,吃太多人也會變得更圓!

  8. 2019年12月21日 · 冬至之後白日漸長夜晚漸短氣候將由寒冷轉為溫熱人的身體狀況逐漸轉為陽氣較盛冬天人體潛藏在身體裡的能量在這個時節進步因此在此時進補可扶正固體培育元氣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和營養的吸收以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故有所謂俗諺:“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之說法。 現代人精神壓力增加、生活方式改變,吃多、動少,代謝不佳阻礙氣血運行,血氣運行受阻容易滯留體內,產生代謝廢物,加上現在人營養過剩,大多不適合過度使用傳統的進補方式。 常見的薑母鴨、羊肉爐等補法,其實是適用於過去農業社會勞力耗損較多又營養不良而產生的虛證。 現代人勞心多過勞力,當然進補的方向大不相同,進補的時候也不需要再使用過多的肥甘厚味之品。 慢性病別亂進補! 四神湯老少皆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