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凌越進銷存好用嗎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28日 · 林奇芬認為定期定額是很的投資方法,她舉自己兒子為例,每個月強迫投資的比例達50%,並分別投入5檔基金,藉此自動累積一定金額的資產,也讓每月可花費的錢相對縮減,連帶減少衝動性購物的機會。 股票型基金怎麼選? 美股、台股哪個更有競爭力. 至於要選擇什麼金融產品投資? 相較於保守的定或儲蓄險,林奇芬建議以共同基金、ETF等「股票型基金」為主,由於股票的投資報酬率高於債券,且除了有專業經理人協助,基金還有助分散風險,可以更快達到存款目標。 而美國身為資本市場中心,長遠來看會有穩健成長,台灣過去被視為單一股市的新興市場,相對美股而言,穩定性較低,但台股近年表現受科技股帶動,競爭力提升不少,近5年表現更是令人驚豔,長期投資台股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 只靠政府勞退根本不夠! 掌握4321法則存好退休金.

  2. 2024年4月21日 · 2024.04.21. 08:01. 工商時報 書房編輯. 投資理財. 股票證券. 技術分析. 金尉出版. 選股、買好價、判斷利空、控管資金、堅守本心,按照紀律來買賣,才是穩健獲利、長期獲利的鐵則。 圖/freepik. 從我的投資紀錄來看,我不會期待一定要買在最低點或是賣在最高點,這樣投資的得失心會很重,太累了。 投資的獲利鐵則只有一樣 ─堅守操作 SOP。 獲利隱形密碼,做資金分散. 有一位小資族私訊我,她說她從 2018 年畢業走入職場後才開始投資,但上班沒時間看盤、短短出, 後來看到 App 名單裡面的力成(6239),花了一點時間研究後,當時正好在便宜價,又有不錯的殖利率,當下就開始分批往下買。

  3. 2021年7月29日 · 不一定! 存股達人認為不是所有金融股都可以列為存股標的建議用兩招來嚴選金融好股存股才能存好存滿。 近年來存股派首選類股是金融股,主要看上穩定的股利配發,但是並非所有金融股都適合列入長線存股考量,股市小黑認為,有兩點一定要優先列入存股篩選指標,首先是股利配發穩定度:存股族要賺的不是價差,而是每年配息,首要篩選指標就是至少要連續10年以上,都能穩定配發股利,代表該公司營運穩定,若出現有些年度沒有配發,對於未來要靠股利過生活的人而言,並不適合,此時必須先加以剃除。 二是股利至少5%起跳:可以每年現金股利(只配發現金股利的股票)5%以上、現金加股票股利(股票股利要以還原市價計算)5.5%以上。 金融股多符合5%以上殖利率指標,股票股利還原後,有些金融股甚至超過8%以上殖利率。

  4. 2020年10月13日 · 根據我國營業稅法規定企業在計算應納營業稅額時進銷互抵」,因為公司在進貨當下為買受人需承擔營業稅但是公司若轉賣貨品給下游消費者其價格也同樣涵蓋營業稅為避免營業稅重複課稅我國在1986年改為進銷互抵機制業者可在銷項稅額中扣抵進項稅額僅就互抵後餘額報繳營業稅。 若企業生意不佳,進貨大於銷貨情形,此時等於多繳營業稅額,多繳的進項稅額可在後續申報各期營業稅申報時,留抵各期營業稅的稅額。 舉例來說,廠商今年進貨105萬元貨物、內含營業稅5%,進項營業稅額為5萬元,如果廠商銷量不好,只售出62萬元貨物、銷項營業稅額為2萬元,則多繳3萬元可掛在帳上,後續申報營業稅再抵減。

  5. 2021年3月9日 · 儲蓄險. 好險網. 儲蓄險解約改存股好嗎? 示意圖。 圖/PhotoAC. 許多人透過儲蓄險來累積一桶金,儘管投報率不一定比投資股票高,但風險相對來得低。 近期有一名網友想要把已繳滿可開始領回的儲蓄險解約,把這筆資金拿來存股,讓他相當猶豫到底哪樣好,引起大多網友建議別衝動解約,建議用另一種方式存股更划算。 原PO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秀出一張預定利率2.25%的保單照片,並說明2016年買了一張6年期儲蓄險,每年約繳7萬4,196元,如今已經繳滿,因此從明年開始「每年可領新台幣1萬元」,但近期有物色到一支波動幅度不大、固定配息3,000元的股票,且以現在股價估算可買到10張,讓他十分猶豫「該解約換存股嗎?

  6. 2023年8月4日 · 我們回顧2022年的年尾,在一系列對於數位資產現貨與衍生品交易平台FTX不利的消息傳出後,加密貨幣投資人蜂擁出逃,這個曾經是全球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在短短數日內轟然倒下,無預警宣告破產。 或許讀者們會慶幸你不是所述的加密貨幣投資人,只是在2022年單純的投資股票市場。 那就讓我們回頭來檢視這一年的股市成績單,2022年台股大盤整年下跌4081點、跌幅22.4%為史上第七大。 在這一年,不管是投資在美股或是台股,只要是忠實奉行各派股老師們的終極教條——跌越多就買越多,最終得到的投資績效都會是一張不及格的滿江紅。 從歷史經驗來看,台股真的長期向上? 這時,股派要大聲喊冤了:「不要緊,明年我們還有股利可以領! 」沒錯,可是大家都賠了30% 的價差了耶。

  7. 2022年2月24日 ·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近期查獲部分企業利用人頭帳戶隱匿公司營業收入藉此逃漏稅國稅局除針對進貨與銷售發票憑證不實開罰漏報營業稅另可裁處逃漏營所稅罰則等於逃稅一次將罰兩次依實務案例未開立進銷貨發票涉及未取得進貨憑證或未開立銷貨發票而且多半也涵蓋逃漏營業稅營所稅等刑責。 未取得進銷項發票部分依稅捐稽徵法第44條規定,按照查明認定總額處5%金額為行為罰、單次上限為罰鍰100萬元。 而企業涉及逃漏營業稅方面,則是依營業稅法第51條規定,最高可裁處漏稅額五倍做為罰鍰金額。 在擇一從重處罰原則下,營業稅漏稅額五倍罰鍰必須和稅捐稽徵法第44條的進銷項憑證認定總額5%金額罰鍰二擇一,擇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