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回覆時稱在不違反僱傭條例最低工資條例前提下僱傭雙方可訂立合適的僱傭條款及條件包括工作時數及超時工作的補償安排等並指勞工處經不同途徑包括人力資源經理及行業性三方小組鼓勵僱主採納良好人事管理措施包括建議僱主應以合理和公平的原則訂立僱傭合約條款並提醒僱主在安排僱員使用網絡或電話等通訊工具進行遙距工作時應充分諮詢僱員及與僱員協定工作時數及超時工作補償安排等。 近年各地開始探討「離線權」、即員工在工作時間外不回覆工作訊息權利,而線上工作愈趨普遍,有議員關注「隱形加班」補償。 (示意圖/Getty Images) 公務員事務局:公務員規定工時外工作應以補假作償.

  2. 2023年10月25日 · 施政報告2023香港勞動人口下跌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數項措施冀增加勞動力包括推出為期三年的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為連續三個月或以上沒從事任何獲酬工作40歲或以上人士提供津貼如連續工作6個月可獲最高1萬元的津貼如連續完成 ...

  3. 2018年5月8日 · 「連續性合約」關鍵:418. 要合符連續性合約的僱用條件關鍵就是418這2個號碼僱員受僱於同一僱主並連續工作4星期或以上且每周工作最少18小時即合符連續性合約的聘用。 舉個例子,某人獲聘擔任兼職清潔工作,每日工作5小時,每星期工作4天(即一周便上班20小時),又連續為同一老闆工作滿4星期以上,那他便滿足了418的條件,並理應可享獲應有福利,例如剛過去的勞動節般,他是可如其他全職員工般享有1天有薪假期。 即是說,在這情況下,即使是以兼職形式獲聘的打工仔,亦可享獲全職員工的待遇。 連續性合約的立法原意,是要為那些獲穩定僱傭關係聘用的僱員給予適度保障;如僱員在任職甚至是離職後發現公司並沒就相應條例給予適當待遇及福利,他們是有權向僱主作出追討的。

    • 公幹尋歡突然死去算是工傷嗎?
    • 法庭:性事乃日常活動
    • 香港勞工法例怎樣說?
    • 保險有冇得賠?

    法國的法庭早前就一宗有關工傷賠償的個案作出裁決,判決成為當地一時熱話。事源於鐵路建設公司TSO任職工程師的已婚男士Xavier X於2013年前往法國盧瓦爾河畔默恩﹙Meung-sur-Loire ﹚公幹時,與當地一名女子在一間非公司安排住宿的酒店中發生性行為,但交歡期間卻因心臟病發而死亡。Xavier的僱主TSO鐵路建設公司認為,由於他並非死於公司所安排的酒店內,因此不願承擔賠償責任,也不認為他的死去是因工作所致。

    但在另一方面,法國社會保險局﹙CAMP﹚卻向勞動法院提出訴訟,強調Xavier由於是在出差過程中死亡,因此TSO鐵路建設公司必須為他的死亡負責,並要支付相應的工傷賠償。 在初審時,法國勞動法院認為社會保險局的說法有理,因此判TSO敗訴,但TSO卻仍不服,因此再提出上訴,指Xavier是因私人事故而引致心臟病發,與他在公幹期間的工作內容無關,不過社會保險局卻亦作出反駁,強調性事就如洗澡和吃飯般是一種日常活動,所以是次事件應被定義為工傷。 最終上訴法庭同意社會保險局的說法,並引用現行法規,以「員工在公幹期間,無論在工作期間或日常行為而發生意外,都應該受到公司保障」為由,判處TSO敗訴,而Xavier伴侶和子女,今後每月都可獲發他離世前工薪的80%作賠償津貼,直至他原本的退休之年為止。

    其實不少香港打工仔都有很多前往海外公幹的機會,但對在公幹時可獲勞工法例怎樣的保障卻不清楚。若然大家遇上與上述個案相似的事情,即在工餘時間遇上意外致受傷或死亡,僱主需要就法例而給予工傷賠償嗎? 其實,據勞工處的指引所表示,僱員在香港以外地方工作時受傷,也是可以受到《僱員補償條例》的保障: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僱員若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遭遇意外以致受傷或死亡,即使僱員在意外發生時可能犯錯或疏忽,僱主在一般情況下仍須負起本條例下的補償責任。 條例適用於由香港僱主在本港僱用而在本港以外地方工作時受傷的僱員。條例亦有訂明,僱員在僱主許可下,為了其受僱從事的工作,並在與此工作有關的情況下,乘用任何交通工具往返香港與香港以外地方途中,或往返任何香港以外地方與任何其他地方途中遭遇意外受傷或死亡,亦被視作在受...

    據香港法例規定,僱主必須根據《僱員補償條例》而為員工購買保險,然而,若於出差期間從事非工作相關的事項而發生意外導致受傷或死亡的話,便不符合《僱員補償條例》中工傷的定義的話,勞工保險亦無需要作出賠償。 另外,有些公司會為公幹的僱員購買商務旅遊保險,這些保險產品大多都會保障如上、下班搭車及外出用餐等日常事務,不過由於每間公司推出的保險產品都不同的保障範圍(例如有些未必會保障休閒或與商務無關的事宜),所以大家最好還是先行了解當中條款。 總之,僱主或人事部管理層在購買勞工保險時,僱員應了解保險保障範圍是否包括在外公幹,而需到海外工作的僱員,應細閱保險條款並清楚各種受保障的項目。Xavier的個案在法國當地也引起社會一陣討論,不過這裏只能強調每個個案都有不同考慮的地方,香港打工仔如在工幹期間要進行私人...

  4. 2020年12月6日 · 深度報道. 【失業潮重臨・一】耽於綜援政策難以回應社會訴求. 撰文:陳澔琳. 出版: 2020-12-06 20:30 更新:2020-12-18 17:51. 12. 第四波疫情來襲,單日確診數字屢創新高,經濟繼續沉寂,難以急速反彈,就業情況亦不樂觀。 經濟復蘇無期,基層首當其衝,跨黨派一致要求港府發放短期失業援助金。 可是,特首林鄭月娥上月底發表的《施政報告》,僅建議在建造及物管業等六個行業創造就業機會、延續僱員再培訓「特別.愛增值」計劃半年及增加一萬個名額、優化現有綜援制度等,以應對失業潮的重臨,完全對民間的訴求充耳不聞。 「香港(勞動市場)現在是否見底,會否有下一波(失業潮)? 大家的期望及信心已不同了。 」長年關注香港社會保障發展的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歐陽達初說。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4年5月1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勞動節|各計劃至少批近1.8萬外勞 勞工界:前線工友感就業困難. 撰文:江麗盈. 出版: 2024-05-01 08:00 更新:2024-05-01 08:00. 31. 港府去年推出多個輸入外勞的行業計劃,並「優化」原有補充勞工計劃,放寬份工種不可輸入外勞的規定兩年,這些計劃推行至今,至少已批出1.8萬個外勞配額。 香港過往從未在一年內輸入如此大量外勞,近月有建造業紮鐵工人稱工作銳減,有勞工界也指出,聽到不同行業,包括侍應、保安、機場倉務、貨站服務員等工友反映有求職困難、薪金減少情況。

  7. 2021年5月1日 · 深度報道. 失業保險政府拒絕口徑是真問題還是假藉口? 撰文:程雪. 出版: 2021-05-01 18:46 更新:2021-07-19 12:29. 早在2000年香港政府就已經研究過各地的失業保險和援助制度最終認定強制性失業保險制度在香港不適用而在失業問題嚴峻民間要求設立失業援助的呼聲愈發高漲的今天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多次撰文分析失業保險金的利弊及政府不考慮訂立相關政策的原因。 當局每每言之鑿鑿,但當中究竟有多少是無可奈何的真問題,又有多少是懶政的假藉口? 承接上文:失業保險.上|失業保障不足 保險金可否填補漏洞? 陳茂波指出,失業保險制度由於其風險分擔的功能,可能造成「道德風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