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24日 · 由於 卡介苗屬於活性疫苗,因此常見孩童接種後出現些許不良反應,最常見的狀況是在注射位置出現膿瘍,且可能會流膿或潰爛 ,但只要保持清潔與乾燥,約2至3個月會自動癒合,僅留下一個淡紅色小疤痕。 此外,部分孩童也會出現淋巴結炎,尤其常見於左側腋下淋巴結腫大,但這也算是常見但不嚴重的不良反應;只要及早就診,經醫師診斷後給予抗生素,即可緩解淋巴結炎所造成的腫塊問題。 若淋巴未能攔截卡介苗細菌,使細菌侵犯至骨骼時,就會出現骨炎、骨髓炎等問題,使幼兒出現發燒、患部出現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 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指出,台灣幼兒接種卡介苗後發生骨炎、骨髓炎的發生率為百萬分之55,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數;且若能及早發現,早期投藥即可望痊癒。 推薦閱讀:預防接種提升保護力的原理是? 又為何生病不能打預防針?

  2. 2016年12月17日 · 卡介苗施打過後,許多的孩童會出現化膿的現象。 大約需要發個5~6次之後傷口就會癒合形成小紅疤,只要小心照顧不要讓傷口惡化就不會有細菌感染的風險,也不用塗抹任何用藥。

  3. 2017年10月1日 · 大多數新生寶寶在離院前都已接種卡介苗,而疾病管制署宣布自105年1月1日起,將卡介苗接種年齡由出生24小時後,調整為出生滿5個月,建議接種時間為出生滿5-8個月,提醒家長們自明年起於接種時間內,攜帶寶寶的兒童健康手冊及IC卡,至各地衛生所或

  4. 2019年10月5日 · 寶寶疫苗焦慮度排行榜第一名:卡介苗. 卡介苗是甚麼?. 卡介苗是一種牛的分枝桿菌所製成的活性疫苗,經減毒後注入人體,可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因為是活的疫苗,所以有免疫不全的孩子不能施打,可能會造成全身性的結核菌感染,但罕見情況下 ...

  5. 防疫大小事,都在防疫媽hen 2021上學趣報導 媽媽的魔髮樂園 婚姻真心話 夫妻大哉問 婆媳學問大 分齡談教養 教養方式 0-2歲 3-5歲 6-12歲 13-15歲 16-18歲 18歲以上 健康百寶箱 懷孕大小事 孕前準備 孕期生活 分娩準備 產後護理 孕期神隊友 媽媽愛健康

  6. 2021年3月30日 · 藥不要亂擦,跟著醫生這樣做才對!. 出色文化 更新於 2021-03-30. 看留言討論. 作者\王健宇. 前陣子有位阿公,先前至別處就醫時原本的皮膚外傷傷口狀況沒變好,又因處理時外傷傷口讓皮膚傷口惡化而來到我的診間裡,阿公的傷口花了快兩個月時間才處理好 ...

  7. 2019年1月16日 · 在疾管局的卡介苗預防接種家長通知書上,也有註明接種後可能的不良反應: 一、常見但不嚴重的不良反應:局部膿瘍、淋巴結炎等。 二、不常見但較嚴重的不良反應:骨炎/骨髓炎等。 三、我國自 2007 年起開始主動監測卡介苗不良反應,資料顯示骨炎/骨髓炎發生比率約百萬分之 50,尚在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範圍內。 疾管局表示,國內每年會接到約20例的不良反應通報,如果遇上這樣的情況,可以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為了減少類似案例發生,從2016年起已將卡介苗接種時間延後到出生滿五到八個月。 推薦閱讀:卡介苗接種年齡延後,期望減少幼兒疫苗不良反應. 張心妍事後也表示:「衛生局和醫院都有主動家訪並協助我們關於治療的流程及申請這項補助。 圖片翻攝自\張心妍臉書. 卡介苗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