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關於攝影與藝術關係,3月17日在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展開面對面的討論。. 期望讓各方觀點更聚焦,並開展屬於這個時代與台灣脈絡的攝影/藝術敘事。. 攝影與藝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攝影的本質是什麼?. 這次座談 中,王咏琳、汪正翔、王聖閎三人其實 ...

  2. 2016年7月1日 · 時間再往前推,今年3、4月間,採行行政法人制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下稱國表藝中心),其轄下的台中國家歌劇院、國家兩廳院(下稱兩廳院),先後發生了票價優惠爭議,及表演團隊、經紀公司公開批評其官僚與體制問題等事件,在藝文社群內的引發廣泛

  3. 《拾月》作為重要的指標事件之一,不僅反射出80年代新藝術野性的核心,更是時代與空間全面中心化與體制化前抵抗的旗幟。 「我們現在從2023年回頭去看,你說那個(《拾月》)留下什麼影響? 如果這樣子去想,我覺得是一種『誤解』。 」劇場界人稱「大墨」的王墨林,策劃《拾月》時是當打之年的38歲,如今75歲,走過的時代老了、自己的耳朵背了,面對人生與劇場始終像是「才開始」的姿態,不輕易脫口一個溫順的答案。 「80年代充滿了一種行動力,它是社會運動的一個新時代,當時2、30歲的人,是經歷從解嚴前到解嚴後的時代,那個時候,台灣各種議題都可以變成一場運動。 運動在80年代是潮流,它的力量比劇場還大。 王墨林認為,「那個文化潮流是包攝在整個運動論述之下,通過運動才產生新時代的文化形象。

    • 台北藝術中心1
    • 台北藝術中心2
    • 台北藝術中心3
    • 台北藝術中心4
    • 台北藝術中心5
  4. 2020年4月25日 · 攝影藝術創作者,是研發與展現台灣社會聰明才智的一群人,尤其攝影藝術是當代藝術的重要一環,深入日常生活,遍及各學識領域。 有些人認為,台灣不需要眾多的攝影藝術家,因為沒有藝術市場,所以不需要培養與獎勵這樣的人才,這是對於攝影 ...

    • 台北藝術中心1
    • 台北藝術中心2
    • 台北藝術中心3
    • 台北藝術中心4
  5. 從春季的台北當代藝術館三檔展覽,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策展思維,以及多位策展人對影像的思考。 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大門外,觀眾可以看見策展人陳昌仁策劃的攝影家史帝夫 ‧ 麥柯里(Steve McCurry)個展《晃影》的影像裝置。

    • 台北藝術中心1
    • 台北藝術中心2
    • 台北藝術中心3
    • 台北藝術中心4
    • 台北藝術中心5
  6. 近來,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穿越 正義:科技@潛殖》(以下簡稱《穿越正義》)的策展人黃建宏試圖用極具創意的方式結合「正義」與「科技」 (註)

  7. 2023年9月30日 · 《城市密碼.台北賦格》 是由台灣攝影家沈昭良策展,集結來自台灣、法國、日本、馬來西亞等4國、共9位攝影師的街區影像展,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外部、捷運中山站至雙連站周邊街廓展出;不同創作者以各自觀點切入中山區的都市生活,捕捉新舊元素混雜、拼貼著居住、商業、文化與公共交通等多重空間的街道紋理。 距離 達蓋爾 (Louis Daguerre)於1838年,從巴黎市區建物的窗戶所拍攝,歷史上最早有人物入鏡的都市景觀攝影 〈聖殿大道〉(Boulevard du Temple) ,迄今也有185年歷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