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事故 ,是發生在2016年2月6日凌晨3時57分,在 臺南市 永康區 永大路 二段與國光五街交叉口的一處住商混合社區大樓,隨 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 而倒塌的災害,經過連日搜索,最終在2016年2月18日該大樓確定死亡人數達115人 [1] [2] , 生還者175人,其中96人受傷,不僅是該次地震中死傷最嚴重的災區,死亡人數亦超越了於1999年 九二一大地震 中倒塌的 東星大樓 (87人死亡),成為臺灣史上因單一建築物倒塌而造成傷亡最慘重的災難事件。

  2. 2016年2月5日 · 2016年2月6日等震度分佈圖. 成因 [ 編輯] 2016年2月6日震度5級以上地震發生時間 [14] [15]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局長 辛在勤 表示,台灣西南部原本就是複雜的破碎地層,有密集的斷層帶,包括 左鎮斷層 、 新化斷層 、 甲仙斷層 和 旗山斷層 [16] ,而地震發生的斷層為美濃地底下未被中央地質調查所標記的「 盲斷層 」 [17] 。 根據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主任陳宏宇的看法,是因為旗山斷層緣故所引起的地震 [18] 。 郭鎧紋表示,根據氣象局研判,由於此次地震的斷層在運動方向呈現平移帶點小幅度的逆衝的情況,震波力量是由東往西北方向錯動。

  3. 臺灣正體. 工具. 2017年台南地震 發生於2017年2月11日上午1時12分52.6秒( 台灣時間 ), 震央 位於 台南市政府 南偏西方14.6公里,芮氏規模5.7,深度16.2公里,最大震度6級。 [4] 此次地震造成4人受傷,台南市部分地區停電停水。 概述 [ 編輯]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主任郭鎧紋表示,這起地震是因為 歐亞大陸板塊 向 菲律賓海板塊 擠壓造成,為正常能量釋放,約釋放八分之一顆原子彈的能量,屬於單一地震構造,因此與 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 無關 [5] 。 當日發生多起餘震,包含1時15分芮氏規模4.2地震、1時16分芮氏規模3.9地震及3時3分芮氏規模4.2地震 [6] 。 各地震度 [ 編輯] 災情 [ 編輯]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台灣的地震分布. 這是一個關於 台灣 歷史上主要 地震 的列表,台灣位在 地震 活躍區 環太平洋火山帶 中, 菲律賓海板塊 和 歐亞板塊 交界上。 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平均82mm朝西北碰撞 歐亞板塊 [1] ,造成台灣地震頻繁。 台灣地震帶 [ 編輯] 台灣 地震帶 主要有三:西部地震帶、東部地震帶及東北部地震帶 [2] 。 西部地震帶 [ 編輯] 西部地震帶包括整個台灣西部地區,主要係因為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而引發地震活動,震源深度較淺,由於人口稠密,因此大地震容易造成災情。 東部地震帶 [ 編輯] 東部地震帶係直接肇因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所造成,地震頻率高,震源深度較淺 [3] 。 東北部地震帶 [ 編輯]

  6. 5 天前 · 921大地震 ,又稱為 集集大地震 ,是指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15.9秒發生在 臺灣 中部山區的 逆斷層 型 地震 ,總共持續大約102秒,期間臺灣全島都感受到明顯搖晃。 震央 位於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位於 南投縣 集集鎮 境內, 震源 深度為8公里 [1] , 芮氏規模 為7.3( 美國地質調查局 測得 地震矩規模 為7.6-7.7)。 這場地震肇因於 車籠埔斷層 的錯動,並且在地表造成長達85公里的破裂帶 [9] ,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是由車籠埔斷層以及 大茅埔-雙冬斷層 2條活動斷層同時再次活動所引起 [10] 。

  7. 討論. 臺灣正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南地震 可以指:. 1736年台南地震. 1862年台南地震. 2017年台南地震.

  8. 這次地震在 台灣 造成輕微的人命傷亡和建築物損毀但嚴重的災情在於造成多條 海底電纜 中斷 [7] ,導致東亞區內 網際網路 、 國際電話 服務受阻。 聯合國 國際減災策略署ISDR主任布里斯諾形容此次地震損害海底電纜為現代新型態災難對經濟及社會的衝擊極為沉重並表示將與 國際電信聯盟 (ITU)全面提升海底電纜的抗震標準。 [8] 歷次餘震 [ 編輯] 地震發生後,區內再發生多次餘震,當中達規模5或以上的如下: 此外,還有三個芮氏地震規模4.7、一個芮氏地震規模4.1的餘震。 [18] 直接影響 [ 編輯] 台灣 [ 編輯] 此次地震,全島皆能感受不同震度的搖晃。 位於 高雄市 小港區 的 中油 大林煉油廠在地震後冒煙,一度懷疑和地震有關,但廠方否認和地震有關。 [19]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