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氣象署舉例,有人相信,在地震發生之前,海中的魚類會出現異常行為,甚至聲稱能透過捕捉所謂的「地震魚」來預測地震;坊間常說的地震魚通常是指皇帶魚或是石川氏粗鰭魚,由於牠們常常在大地震前後出沒,因此才有「地震魚」的稱號。 然而,科學研究顯示,魚類的行為可能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海洋溫度、水質、餵食習慣等,但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能表明魚類行為與地震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

  2. 2023年11月3日 ·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臉書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發文,有些人相信,地震發生之前,海中魚類會出現異常行為,甚至聲稱能透過捕捉所謂的地震魚來預測地震。 目前坊間常說的地震魚通常是指皇帶魚或是石川氏粗鰭魚,由於牠們常在大地震前後出沒,因此有了地震魚的稱號。...

  3. 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giant oarfish棲息深海,故每次在淺海區出現都會被視為大地震前兆。 近日泰國有漁民在安達曼海(Andaman Sea)捕獲皇帶魚,消息在當地引起恐慌,不過專家解釋,這其實只是印度洋偶極(Indian Ocean Dipole)現象,因冷水進入安達曼海才出現罕見魚類。...

  4. 中央氣象署表示,目前常說的地震魚,通常是指黃帶魚或石川氏粗鰭,因經常在大地震前後出沒,才有了「地震魚」稱號,但科學研究顯示,魚類 ...

  5. 3 天前 · 樓冠陞 的故事. • 14 分鐘 • 已讀取 1 分鐘. 越南海岸發現4.5公尺長的地震魚,當地漁民急忙安排「魚葬」祈福。 (圖/翻攝自「Cố Đô Huế」臉書) ©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在許多國家的民間謠傳中,都把深海魚類「皇帶魚」(Oarfish)視為大地震、海嘯發生前的預兆,故牠們又有「地震魚」的封號。...

  6. 被稱為「地震魚」的皇帶魚因棲息於深海,故每當牠們在淺海區出現時,也被視為大地震的前兆。 近日,網路上就瘋傳著一段短片,講述多明尼加民眾在海灘發現一條皇帶魚屍體,令當地居民人心惶惶。 對此,多明尼加環境部門海岸與海洋事務部副部長也出面澄清,直言雖此現象極為罕見,但並不足以構成威脅。 根據《太陽報》等多家外媒報導,有一名小男孩與朋友在多明尼加西北部蒙特克里斯蒂省(Monte...

  7. 台灣花蓮外海在3日時發生芮氏規模7.2的強震,引發世界各國高度關注。 其中,就有一名菲律賓漁民透露,他在花蓮大地震發生前的30小時左右,曾於卡蘭加曼島(Kalanggaman Island)捕獲一條擁有「地震魚」之稱的皇帶魚(Oarfish),讓他忍不住質疑,「這並不是巧合」。 根據菲律賓媒體《Pen News》報導,距離花蓮1440多公里的卡蘭加曼島上,有一名漁民卡勇(Brenjeng...

  1. 其他人也搜尋了